美术教育是我们推行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我们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十分有效和重要的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一门引导学生进入艺术领域的重要启蒙教学课程,小学的美术类教育必须注重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这是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目标的基础与条件。所以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具有意义。
课堂导入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所以在课前如果每一次都有一个好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有必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引入的效果,并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动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首先可以引入有趣的语言或动作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快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并鼓励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摸索、总结、比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例如,在《我是汽车设计师》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如果教师只使用理论方法来解释,学生就没有兴趣,也可能不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导入过程中引入幽默因素,可以通过现在最常见的“角色扮演”方法获得最佳效果。例如,教师用“工程师”的语气向学生介绍汽车发展的背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化学生兴趣。”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汽车的图片或模型,然后让学生观看汽车生产的视频或素材。这时学生就会必须仔细辨认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教师用这种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表达方式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小学生普遍都比较活泼好动,也都十分喜爱游戏活动。所以,教师将美术教学与游戏活动联系起来,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枯燥,而且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更为有趣的艺术领域。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一定压力,要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压力也会变得更加严重。然而,游戏活动的引入可以淡化学习目标带给学生的压力并增加学习兴趣。为此,必须牢牢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到“快乐学习,学习快乐”。巴班斯基曾说过:“游戏是激活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剂。”可以看出,在设计精彩的美术课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游戏,以便进行理论教学。把呆板变为生动、有趣,要赋予课堂教学生命力和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精美的邮票》时,教师可以先分析邮票中人物与实际图像之间的异同,让学生知道如何将生活中的小动物变成邮票中的人物。学生参与一起玩游戏:我们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师的鼓停了,花在谁手里,谁就转过头告诉教师屏幕上的人物名字。然后,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小朋友进行奖励,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会专注于大屏幕,竖起耳朵听鼓声。
小学生普遍都比较“争强好胜”。为了让美术课堂不再枯燥,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类或协作类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参加竞技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都有发言权和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让学生了解如何实现合作共赢,教师可以设计分工和协调的美术作业,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完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的同时,教师必须遵循“群体内异质性,群体同质性”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群体,鼓励群体明确划分工作,相互学习,实现学生的合作。通过团队取胜,学生可以理解团结的重要性,逐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有创意的书》课程时,教师可以与小组合作完成这项任务,并使用“打印、绘画和剪贴”等表达方式来绘制出美丽的图案,在这个过程中力求绘图清晰与精美。通过明确的分工,有的学生负责设计,有的负责拓印,有的负责绘画,有的负责裁剪和剪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最后完成精美的作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劳动与合作,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总而言之,在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要趁着素质教育的东风,积极参与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不断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欣赏到美,并能创造美,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