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明 郭田田 关 伟
目前我国提倡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不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不能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突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幅度下降。
大部分中学生对物理学科存有恐惧的心理,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毅力。学习不佳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将自己错误的定位,产生自卑感,不战而退,从而丧失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在接触物理学科后,不能适应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导致理解错误,影响知识的掌握。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也失去了原本就不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学困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一般来说,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对批评较为敏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讽刺、挖苦或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师的对立面。这时良好的师生情感就是润滑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当然,在情感交流过程中,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教师处在主导地位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个体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情感交流途径与方法,耐心地寻求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要知道与学生平等、坦诚的交流,并不违背“师道尊严”,反而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新课程物理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时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尤其实验教学中应突出实验、观察与操作的趣味性,用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知识,巩固技能。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变成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利用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把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将演示实验尽可能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这样做,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兴趣。
要使实验教学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就需要激发学习兴趣。一般说来,刚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若既有收获又能得到他人的好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屡屡失败则会丧失原来的兴趣。因此,不仅在平时测试中找到其闪光点,并加以表扬、鼓励,更应重视实验教学,以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光学内容前布置学生观察“隔着水滴看字”趣味实验,若干人一组,把水滴到预先准备好的透明塑料纸上,看教材上的小字,会看到教材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好奇地追根究底去看教材,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达到教师的目的。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从当今物理教学改革中,学生对教师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具以及低成本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种教具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参与的吸引力强,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在课堂的引入中,在随堂实验中,在课后作业中和在课题研究中,都可以有自制教具及小型实验的用武之地。例如,我们可以用塑料可乐瓶做液体压强的实验,用纸片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等。有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在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此时,教师则应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用好激励语言,比如,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经常这样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当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美,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