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红
小学语文承载着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具有时代精神,是未来建设者们的任务。文化的传承取决于人,人的修养必须通过一定的阅读质量来保证。通过阅读和理解经典作品,掌握语言工具,接受文化熏陶,在积累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我们的文化就会充满活力。小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是记忆的黄金时期。以课堂为基础,注重课外活动。它不仅是要重视阅读氛围的营造,而且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应用。
课堂布置要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关于阅读的名言,并把它们放在教室里,比如,莎士比亚——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人生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没有书的智慧,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普希金——人的影响是短暂而微弱的,但书籍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杜甫——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等等。老师还可以在班级里设立图书角,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和更换图书,在校报的板报上,设立一个阅读专栏,每月评选出阅读之星,张贴学生的阅读笔记、阅读理解和推荐好书。
教师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老师的榜样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每天中午老师要安排二十分钟的课外阅读,一起和孩子们手里拿着书津津有味地读。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将交流各自的阅读进度和体会。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们看我读书时做的笔记,自己写的经历,以及最近读过的那些对自己有启发或帮助的书籍。渐渐地,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和自己谈论阅读,并且他们自己也会爱上阅读。
学者型家庭的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阅读的热爱。通过家长会议,让家长认识到为孩子建立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长的阅读示范、陪伴阅读、指导沟通等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情境。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推荐阅读,更有利于儿童的阅读理解和思维发展。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以拼音书和绘本为主。孩子们可以推荐读《小猪哭啼》、《吹泡泡》、《365夜知识童话》、《我不是个坏孩子》、《中国最著名的民间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三、四年级可推荐幼儿阅读《高士奇科普童话》、《管家奇幽默童话系列》、《鲁滨逊漂流记》、《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狗狗十动物小说全集》等。五、六年级可推荐儿童阅读《冰心新编儿童文学获奖丛书》、中国四大名著《昆虫》、《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等。让这些书从浅显到深刻地丰富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通过这些书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对孩子来说,学会课外阅读也很重要,这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有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但由于浅显,收效甚微,对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帮助,其中的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对。“不动笔不读”,在阅读时,要边读边做笔记、做提纲。做到“百读不厌”,一本好书,不只是粗略的一瞥,一定要读几遍,通过反复精读,更熟悉书中的内容,学习更多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发更多的思考,从而启迪智慧。教师还可以给孩子上经典的鉴赏课,教孩子如何看表面的内容,来把握书的实质内容,看序言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具体的内容来体会主要的思想;如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如何品味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在《教育漫谈》一书中,洛克说:“每一个机会都应该抓住,即使是可能的时候,也要创造机会,让它们成为不可或缺的实践……这将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成功,就会在不借助记忆的情况下,轻松自然地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阅读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关系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丰富的语言积累”已写入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及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第一,是养成安静阅读和集中思考的习惯。阅读在“理解”中很重要,读者和作者都要理解,并阅读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要有这种“理解”的状态,读书必须心平气和,才能去感受和思考。因此,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安静精神”是关系到阅读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给学生一个安静的环境阅读;让学生自己决定阅读任务,让他们自由思考,充分发挥。
二是,养成“不动笔不读”的习惯。阅读中的写作和绘画都是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和表达。在此过程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来回循环,实现了完美的组合。首先,概述老师读过的文字和段落。然后,自己做好笔记和摘录。在这个“动笔动墨”的渐进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更加用心,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定期的阅读测试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考试的方法和手段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每周检查学生的阅读积分卡;阅读成语故事书后,开展成语故事大赛、成语故事接龙等活动;读完《史记》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故事改编成剧本。阅读中外经典,组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
总之,生活没有终点,阅读也没有终点。课外阅读量大,高效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尽力让学生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