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异议话语的序列组织研究
——以谈话节目“圆桌派”为例

2019-04-07 04:19景晓平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冲突性蒋雯丽异议

边 婧 景晓平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4)

一、引言

异议话语(disagreement)是当听话人认为说话人所表达的命题内容(proposition)不正确时,提出的与之前命题内容或其含义(implicature)相反的话语[1]。表达异议是一种违反礼貌原则的行为,具有不礼貌的语用属性[2]。与异议话语相近的现象有冲突性话语(conflict talk)、争论(argument)、争辩(dis⁃putes)等[3],体现了异议话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冉永平指出,冲突性话语产生于异议话语、辩论、争吵、批评、责备等言语行为[4],但异议话语可能、但不一定会引发冲突性话语,而冲突性话语中也可能不包含异议话语,即只包含争吵、责备等。从会话序列上来看,异议话语的基本序列组织为“提出观点—提出异议”[5],若在此基础上产生具有冲突性的话轮3,则为冲突性话语。赵永青认为,在电视节目、政治访谈新闻中,异议会话中的话轮3 可能并不具备冲突性,所以异议话语不等于冲突性话语[6]。本研究语料来自谈话类节目,属于赵永青谈到的非冲突性异议话语。

从会话分析领域来看,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两人会话中[3,7],但这些研究忽略了多人会话互动的几个重要方面,如参与者的社会关系、互动形式以及参与人数对话轮系统的影响等。赵永青指出,多人冲突性话语中,相邻话轮并不一定就会构成相邻对,即打破了冲突性话语连续基本序列结构,形成了非连续基本序列[7]。但多人会话中,不具备冲突性的异议话语的组织结构却鲜有提及。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多人会话中,异议话语在会话中的微观和宏观结构。

二、分析框架

会话分析方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不是随意、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特定的交际秩序[8],因此,序列组织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人们掌握交际中的规律和秩序。序列组织的基本单位是相邻对(Adja⁃cency Pair),“相邻对是由两个话语,或者说由两个话轮组成的序列结构[6]”,前面的话轮称为前件,后面的称为后件,且相邻对的前件和后件具有条件相关性(Conditional Relevance),第一个人提供前件后,在话轮转换相关处(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第二个人就要提供后件,若第二个人没有提供后件,则会构成相关缺失(Relevant Absence)[6]。

Schegloff 指出,已有的话轮分析研究同样适用于超过两方的对话[9],但在多人会话中,话轮占有不均或打断、重叠等现象的发生,导致相邻话轮有时并不会构成相邻对[10],多人交际比两人交际的话轮交替模式更加复杂[11],如话语序列组织经常会以非连续的形式出现,多出现插入话轮[12]。另外,多人会话往往伴随着结盟现象的发生,即“因共同利益临时结盟对抗另一个人(组)”形成“同盟”[13],结盟的同时,形成了“同一交际方”[14],该交际方形成“多人交际方”[10]。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谈话类节目“圆桌派”第三季中的四集,主题分别为“乐迷”“怀旧”“失恋”和“亲戚”,该节目包含一位主持人和三位嘉宾,四位在场人员可自由发表意见,其中四名男性,三名女性,收集到的语料时长215分37秒。

三、访谈节目“圆桌派”中异议话语的序列组织结构

异议会话的原型模式为一方提出观点,一方提出异议(A-B-A),但多人异议会话的序列组织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可能延续基本类型,异议集中在两人间,其余成员提供支持性反馈等信息或辅助一方完成异议话语(图1 中的1);第三方参与异议表达,异议序列结构受到影响,形成多人异议(图1中的2);多人异议重新裂变为其他两人异议,异议发生转移等(图1中的3)。

在本文中,为方便表述,称第一个说话人为A,第二个说话人为B,其余成员为C 和D;T1、T2 等分别表述话轮1话轮2,以此类推;“→”指需要读者注意的部分;“[]”指重叠话语;“-”指话语内部的短暂停顿;“=”指紧随话语;“><”该符号之间的话语比其他部分的速度快;“hhh”指呼气;“↑”表示语调突然升高;“(())”双括号之间的部分是研究者对某个现象的描述;“…”指省略的话语[15]。

图1 异议话语的序列组织抽象结构图

1.两人间异议

在异议序列的话轮1与话轮2中间穿插着一个或多个话轮的为非连续基本序列[7],这种插入的话轮属于插入序列,不影响会话主体结构。因此,异议会话还是集中在两人之间。

(1)T1 窦文涛(A):那比如说-古典音乐,不代表更高级吗?

T2张亚东(B):当然是更高级了。

T3梁龙(C):从学术地位吧,应该是高级的。

→T4周轶君(D):我觉得学术地位而已吧。

→T5张亚东(B):不是[不是]。

T6周轶君(D):[古典音乐]在那个年代,也是流行音乐吧。

→T7 张亚东(B):我理解-当然,你可以说他们也有摇滚…但是我是说,但是还是不同的…

例(1)会话中,异议发生在B 和D 之间,于T4-T7。B 提出观点,古典音乐与其他音乐相比更加高级,然而D 却认为A 的说法太绝对。在T2 处,A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D 在T4 处第一次表达异议;B 在T5处第一次反驳了D的观点,T6处D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古典音乐在那时也属于流行音乐,就无法说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高级,但B在T7也再次阐述了自己的异议观点。整体来看,该段会话属于B和D之间的异议,C尽管在T3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却没有得到关注,属于插入序列。也就是说,在多人会话中,异议可能仅集中在两人之间,第三方可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没有形成独立的异议表达,不影响异议话语的组织结构(图1中的1)。

在多人会话中,由于人数的增加,参与者之间拥有足够共有知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A 提出观点之后,B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反驳A,当B的话语中出现非共有知识时,为了使所有参与者(包括观看节目的观众)了解足够的背景知识或引导B继续说下去,任何一位参与者都有可能去打断说话人B,以此达到补充共有知识的目的。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辅助人员可能也会是首先提出观点的人,在反驳的一方结束时,往往话题就会结束,不会引起下一轮的反驳。

(2)T1 窦文涛(A):…失恋的人有的甚至会自杀…

→T2蒋方舟(B):但是我觉得有的自杀的,其实还有一层原因,就不只是因为过不去…

→T3窦文涛(A):是他要跟你-=

→T4蒋方舟(B):=我跟他分手…

→T5蒋方舟(B):对,或者说他希望留下…

例(2)会话中,异议会话主要发生在T1-T2。主持人A 认为人失恋后会由于自身状态的不好选择自杀,B 在T2 表达了自己部分不赞同的观点,构成了一个相邻对,但在还没结束话语时,被A 打断,A通过使用主持人管理性话轮试图提出一个问题,以帮助听众理解B的话语。在T4中,B通过参与者管理性话轮回应A 后才得以继续阐释自己的不同观点。因此,相邻话轮T3和T4不属于相邻对,T3是异议会话相邻对的中扩展前件,T4既是相邻对中扩展后件,又是相邻对的接续话轮,完成T2没有完成的表达。整段会话中B 的异议跨越了多个话轮(T2、T4 和T5)。也就是说,在多人会话中,因为参与者可能缺少相关的共有知识,主持人或其他会话参与者通常会引导会话,辅助说话人给出完整有效的意见表达(图1中的1)。

2.多人间异议

与异议会话结构的基本类型不同,还有一种多人间的异议会话结构,即异议双方之外的成员加入到了话题讨论,表达了自己的异议,使整个会话结构产生了变化,由此,该话题变成了多人的争论对象。

(3)T1 窦文涛(A):就好苦啊,我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就好苦=

→T2 蒋雯丽(B):=不文涛,我觉得我跟你不一样的是…有一种少男少女之间的[朦朦胧胧]的感觉。

T3马未都(C):[感觉]。

T4 蒋雯丽(B):其实真的手也没摸过…你就能感觉到他在-

T5马未都(C):他在看你。

T6蒋雯丽(B):对,那种,我觉得那个就,其实那个是美好的。但是-

→T7 窦文涛(A):这个就是-对,这叫什么呢>饥饿心理学<。不是你说这叫什么美好。我我我我-

→T8马未都(C):当然是美好。

→T9 窦文涛(A):我能跟你在这一点上,我不知道这个,你比如说,要说现在你跟一个女孩拉手,你还能有触电的感觉吗-没有了吧。但是的确在那个时候=

T10蒋雯丽(B):=对啊。

T11 窦文涛(A):我记得我跟我那个高中女同桌…那你说你觉得那是特美好的是吗?

→T12 马未都(C):你也觉得美好,我看你说的很兴奋。

→T13 蒋雯丽(B):↑对啊,我觉得你也觉得很美好啊。((笑))

→T14窦文涛(A):是吗?

→T15窦文涛(A):我觉得那叫矇昧。

→T16马家辉(D):没有,我觉得-

→T17蒋雯丽(B):那你觉得什么叫美好呢?

→T18马未都(C):矇昧就是美好的。

→T19 蒋雯丽(B):对啊,我觉得距离是有美感的。

→T20 窦文涛(C):我还是较为相信呢,就是-智慧指导人生…

例(3)对话中,A认为青少年的恋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而B与C则认为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并分别展开了对A的反驳。异议会话集中在T2-T20。首先T2、T4 和T6 都是B 在表达相反的观点,但T4和T6 均被打断,A 在T7 处反驳B 的观点,该话轮属于坚持性话轮,是“争论中参与者坚持或重述自己已经陈述的观点的话轮”[7]。因此,T6为异议话语相邻对的前件,T7 为相邻对的后件。同时,在这段会话中,C在T3通过重叠话轮辅助B完成了对A观点的反驳,后来T8处,C又反驳了A的观点,T8属于接续话轮。从T8 开始,C 占据了异议话语的主导权,体现在T8、T10、T12处。在T9处,A回应C的反驳,因此,C的观点进入到了话题讨论中。会话后半段,从T13 处开始,B 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C 结盟,合作完成对A的反驳。而在T16处,D也是试图插入对A的反驳,但并没有成功,所以,在多人会话中,由于对话语权的争夺,同样会存在很多“失败”的异议话语。该段异议会话中,A、B、C、D同时参与到了话题的讨论中去,但主要为A、B、C 之间的博弈,在C 加入到会话中后,影响到了主体异议会话的结构(图1中的2)。

3.异议转移

在简单的两人会话中,会话序列组织一般是由两个参与者交替完成。但在多人会话中,会话可能会由两人间转向多人间,进而回归两人间的可能。异议会话中,异议话题可能由A、B 发起,随着C 的加入发展成A、B、C,进而转化为A/B 和C 间的异议讨论,发生异议转移的现象。

(3)T1 窦文涛(A):我现在说的是另一个问题…(跟不熟悉的亲戚聊天烦)这些事儿啊,他一聊起来就烦。

→T2马家辉(B):=不会烦啊,没有…

T3许子东(C):=难得享受一下。

((笑))

T4梁文道(D):=过年聊了几天,你就从了吧。

→T5 马家辉(B):…就像子东说我们不一定知道谁是谁,然后坐在那边喝杯茶,自己感觉有个完整的群体在那边。而且文涛你刚说什么总要有共同爱好,这个那个才能聊,那你如何理解我们去餐厅或者酒吧,可以跟陌生人聊得很好,那个心理学家叫陌生人效应,stranger[effect]。

T6梁文道(D):[嗯][对,没错]。

→T7 马家辉(B):因为[陌生人反而你觉得说],我一年只能跟你聊一天,一个钟头,甚至=

T8梁文道(D):=[才能交浅言深]。

→T9 马家辉(B):[半小时],对,半小时之后不相干了…

→T10许子东(C):对,但这里面还是有些不同,酒吧里去跟一个陌生人聊天,他其实跟你有一个最基本的相似点,就是说他也到酒吧,hhh对,>他也是一个职业人士,他也在这个时间去酒吧喝酒等等=<

→T11 马家辉(B):=这样的话-↑你跟亲戚也一样啊。

→T12许子东(C):=不一样。

→T13 马家辉(B):=>而且子东别忘记<,不要以为只有我觉得跟亲戚聊烦,亲戚↑也可能觉得跟我聊很烦的。

→T14许子东(C):跟亲戚那是另外一种。其实我前面都同意你讲的。我只是觉得跟酒吧里,跟陌生人讲是两种不同性质。hhh亲戚那个其实很有必要,文涛-你在大城市里住的时间久的是体会不到…就小学程度的=

T15梁文道(D):=[占主要的]

T16许子东(C):[三分之二]

T17梁文道(D):=对

→T18 许子东(C):=那么然后多多少少的人春节的概念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例(4)异议话语集中在T2-T18。T1中,A就“过年需要亲戚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B(T2)紧跟着反驳了A的观点,在T9处完成异议表达。其中,C和D(T3、T4)打断了他,产生了打断话轮,属于该会话的插入序列,C和D表达了对B的赞同,与B结盟。T5属于B 在T2的接续话轮,T6、T8为D 的重叠话轮和合作话轮。另一方面,由于B在T5处提到了C和A的名字,选择了话轮转让中“下一说话者”,试图寻求C 或A 的结盟,但C 在T10 处反驳了B,象征着结盟失败,接下来的T11-T18 多个话轮都是C 和B 对于话题的讨论,发生了异议转移。尽管异议话语在一开始是A、B 之间的对话,但在复杂的多人会话中,异议话语会出现从A、B间转移到B、C或其他人之间。因此,多人会话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参与者随时都可能通过话轮转让的各种方式,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使原话题讨论者成为旁听人,新加入的参与者成为新的异议表达方,完成异议转移(见图1中的3)。

四、总结

本研究基于异议话语序列组织基本的两个话轮的研究上,即“提出观点—提出异议”,对多人会话中复杂的序列组织形式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多人的真实会话中,异议话语仍然主要发生在两人之间[3],其他参与者或辅助初始异议方完成异议表达,或争抢话语权表达异议,或与初始异议方结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仍体现为两人间的异议。

多人异议话语的序列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三种:两人间异议、多人间异议和异议转移。两人间异议、多人间异议和异议转移。首先,异议会话仍集中在两人之间,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方面,其他参与者通过自我选择话轮的方式,参与了异议话题的讨论,但没被关注;另一方面,由于人数的增加,参与者之间拥有共有知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为了使所有参与者(包括观看节目的观众)了解足够的背景知识或引导说话人继续说下去,其他成员可能会打断异议表达者,辅助其完成异议,该异议话语还是集中在初始异议方,形成两人间异议。其次,在两人间异议会话结构的基础上,其他成员成功地加入到了话题的讨论中去,并受到了异议方的关注,造成了异议会话主体结构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多人间异议会话的结构;最后,人数的增加也会造成话语权转移的现象,即新的参与者抢夺了最初异议方的话题支配权,初始异议方退出讨论,新成员成为新的异议话题讨论主角,发生异议转移。

猜你喜欢
冲突性蒋雯丽异议
注销异议登记的实务探讨
异议登记只能破解善意取得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异议登记的效力
在平淡中流光溢彩多面蒋雯丽
例说高中历史课堂的冲突性链式情境设计
影后蒋雯丽:养女也是我的亲闺女
浅论《林海雪原》的戏剧性
欧专局改革异议程序,审结时间缩短至15个月
双面蒋雯丽白天主妇夜晚阔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