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华,陈 欢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骨二科,广东 河源 517000)
老年人因钙质流失,骨骼强度明显低于标准水平,易出现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1]。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压缩性骨折常用术式,虽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病理体质,仍会有新发骨折的风险。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发病与肾有密切关联,治疗当从滋补肝肾入手[2]。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94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1例,女26例;年龄56~83岁,平均(64.97±6.75)岁;病程2~13年,平均(4.37±1.36)岁。观察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57~84岁,平均(65.12±6.68)岁;病程2~12年,平均(4.26±1.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有骨质疏松症病史,胸背腰部有持续性或间断疼痛症状,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且配合随访,椎体压缩35%~70%,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有椎体转移性肿瘤及椎体原发性肿瘤病史,有影响骨代谢障碍疾病,有肠道与肾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
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C臂X线机监视,找准压缩骨折的椎弓根,调整身体矢状面和穿刺针角度呈15°,进针至椎弓根的开口位置,当穿刺针抵达椎体的前中1/3位置,置入空心导管,将骨水泥注入,当骨水泥完全硬化后退出导管。术后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4]0.5μg,1日1次口服;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77),初次剂量2mg,后改为3mg,静脉注射,每间隔3个月治疗1次。
观察组加用补肾壮骨汤。淫羊藿5g,黄芪、巴戟天、生地黄各10g,白术、龙骨、刺五加各6g,紫河车3g,山药、丹参、牡蛎各15g。加水1000mL煎,1日1剂,分早晚服。
两组均治疗6个月。
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腰椎L2-4骨密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统计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时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腰椎L2-4骨密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L2-4骨密度比较 (g/cm2,±s)
表1 两组腰椎L2-4骨密度比较 (g/cm2,±s)
组别 例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观察组 47 0.72±0.09 0.84±0.16 0.91±0.13对照组 47 0.73±0.10 0.77±0.14 0.83±0.11 t 0.510 2.257 3.221 P 0.612 0.026 0.002
两组椎体再骨折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椎体再骨折比较 例(%)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钙吸收障碍及营养不良等各因素均有密切相关性,补钙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3]。中医认为,脾肾虚衰和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联系,肾气亏虚,导致骨髓生化乏源;胃脾虚弱,导致运化失健,久病则会髓空精亏[4]。治疗宜补脾益肾,强筋健骨。
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确切疗效,但术后与椎体相邻阶段容易出现骨折,原因主要是骨水泥在注入椎体后可增加其强度,导致上下椎体应力随之增强,故增加了相邻椎体骨折事件的发生率。研究证实,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再发骨折有很大关系[5]。补肾壮骨汤方中淫羊藿、巴戟天强筋壮骨、助阳补肾,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紫河车补气益精,丹参、刺五加活血凉血、祛瘀止痛,生地黄、山药强骨骼,龙骨、牡蛎安神养精。诸药合用,共奏强健骨骼、行气活血、补肾益精之效。研究发现,骨骼功能的降低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下降,从而造成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6]。补肾壮骨汤则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有改善作用,从而减少骨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再骨折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