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河南省长葛市中医院内二科,河南 长葛 4615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缺失[1]。临床表现为头昏、肢体麻木、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本研究用祛痰活络汤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108例,均为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38~75岁,平均(52.43±3.14)岁;病程4~60h,平均(31.35±1.79)h。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37~76岁,平均(51.39±3.08)岁;病程5~64h,平均(32.41±1.8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3]诊断标准。伴有头昏、肢体麻木、偏瘫、失语等症状,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②中医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诊断标准。主症为半身不遂、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舌謇不语、口舌歪斜,次症为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悬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条及以上,且经实验室确诊;②首次发病,且神经功能完好;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意识清醒,无沟通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对研究药物有禁忌症。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进行抗凝、脑保护治疗,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079)100mg,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H20120021)10mg,日1次,晚间顿服。
观察组用祛痰活络汤治疗。药用黄芪30g,半夏15g,川芎15g,胆南星15g,天竺黄10g,桃仁10g,石斛10g,赤芍10g,香附6g,地龙6g,炙甘草3g。上肢无力加桑枝12g,威灵仙10g;下肢无力加续断、杜仲各30g;肢体麻木加丝瓜络、海风藤各30g;头晕、高血压加石决明30g,天麻15g。日1剂,加水500mL,大火煎煮30min,文火煎煮至300mL,去渣取汁,日2次,早晚温服。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满分45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细胞代谢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5 m L,离心(3500r/min,离心半径3cm)取血清,检测一氧化氮(NO)、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大于90%,肢体麻木、头昏、偏瘫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评分减少46%~90%,肢体麻木、头昏、偏瘫等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发作。有效:评分减少18%~45%,肢体麻木、头昏、偏瘫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评分减少小于18%,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4 24.41±1.86 17.58±1.37 21.727 0.000观察组 54 23.89±1.81 12.04±1.05 41.615 0.000 t 1.472 23.585 P 0.144 0.000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代谢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代谢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代谢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 NO(μmol/L) MDA(mmol/L) SOD(U/mL) NOS(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4 57.74±3.96 64.85±5.21 2.93±0.28 2.57±0.25 98.13±6.42 100.85±5.12 27.87±2.34 28.42±1.95观察组 54 58.12±4.02 72.04±1.76 2.97±0.35 2.13±0.14 97.94±6.38 105.24±5.86 27.76±2.28 29.28±2.03 t 0.495 9.608 0.656 11.284 0.154 4.146 0.247 2.245 P 0.000 0.000 0.513 0.000 0.878 0.000 0.805 0.027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突然中断后脑组织出现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发生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吸烟饮酒、糖尿病等因素息息相关。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神经元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脑部代谢减弱,供血供氧不足,威胁生命安全。临床治疗脑梗死常用方法为超早期静脉溶栓、扩张血管、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症治疗,最大程度的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病位在脑部,多由气逆血瘀、脑脉痹阻、风痰上扰引起,应以化痰逐瘀、益气活血、通窍活络为治疗原则[6]。祛痰活络方中黄芪补气固表、托毒生肌,行血通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天竺黄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桃仁活血祛瘀、止咳平喘,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香附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地龙通经活络、清热息风,炙甘草补脾益气、化痰止咳。全方合用,共奏化痰逐瘀、益气活血、通窍活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祛痰活络汤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脑循环及脑缺血,镇痛抗菌,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7]。
综上所述,祛痰活络汤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细胞代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