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优势 建设美丽乡村

2019-04-04 00:54靳艳华宋荣斌
科学与财富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美丽乡村生态环境

靳艳华 宋荣斌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描绘出蓝图。文章以梁才乡为例,分析了乡镇依托当地獨特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的实例,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定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生态优势,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乡处位于滨州市东郊,黄河北岸,南依黄河,沿黄长度9.8公里、土地1万余亩,水土丰茂、底蕴深厚、环境秀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滨城区及梁才乡政府审时度势,进一步挖掘黄河沿岸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结合沿黄休闲观光农业改造工程,突出亲近母亲河、体验农家乐、突出大项目三大关键节点,着力抓好黄河风情游项目,实施“旅游兴办”战略。区政府成立了沿黄开发建设指挥部,带领乡镇村民因地制宜,以建设“沿黄特色小镇,体闲采摘乐园”为目标,深挖发展潜力,发挥地域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转变,着力打造沿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带。

1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

梁才乡黄河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南依黄河,北靠黄河大坝,东与东营市利津县毗邻,离滨城城区不足7公里。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是一个集地域特色游、民俗风情游、观光生态游于一体的旅游开发项目。独特的地域风貌和悠久的沿黄文明,为发展黄河风情游创造了积极条件。滚滚黄河的雄壮与长河落日的静谧交相辉映,悠远浑厚的沿黄文明与自然淳朴的民俗风情相互交融,雄伟壮观的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横跨两岸,一望无垠的绿色长廊平覆千畴。听黄河涛声阵阵,观岸边杨柳依依,赏田园绿意青青。在这里,可以随心享受绿色自然的惬意,可以尽情体验休闲农业的快乐,可以静心感受沿黄文明的熏陶。方便快捷的交通,优越独特的区位,为发展黄河休闲观光项目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里荷塘是沿黄开发的核心景区,景区紧靠黄河,具备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原有零散的荷塘,因势造型,将景区面积连片扩展到1200亩,进一步发掘莲(廉)文化,培育荷(和)品牌。通过挖掘河道、布置游船、安装观光木栈道、建设瞭望台和水车、休闲凉亭、开通观光小火车、引进种植26种观赏荷花等方式,使景区从视觉体验、生态价值、人文休闲等层面全面提升。2018年端午节有近五万游客到十里荷塘景区休闲游玩。黄河沿岸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发展黄河风情游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寻求远离城市喧嚣,回归绿色自然,畅享惬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推出黄河风情游恰恰迎合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党建引领,打造“长效化”组织阵地

为做好沿黄开发工作,区政府成立了“沿黄产业联合党委”,将3个沿黄街道、7个区直部门、25个村居以及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致富能手中的245名党员纳入其中。梁才乡围绕“依托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组织设置模式,整合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力量,创建一种由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党员群众联合共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即“产业联合党支部”形式,共促沿黄开发。产业联合党支部依托产业党校、实习基地、党员企业示范园三个平台,构建项目建设、特种养殖、政策宣传、市场营销四个功能党组,实施抓典型选能人、建组织抓队伍、抓培训提能力、建基地抓示范、抓帮扶促发展五项措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组织建设与沿黄产业发展的“双推进”。通过产业联合党支部,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企业、合作社的信息、技术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将党支部、党员、专家人才的力量有效凝聚,由党员示范户带动,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纷纷通过个人承包种养大棚、参加专业合作社、在产业项目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3 产业先行,发展“多元化”旅游项目

乡政府按照“种植园区景点化、特色产品品牌化,形象包装礼品化,土地流转多元化,农技服务职业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旅游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全力打造周边地区的“养生休闲地”、“旅游目的地”、“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通过制定“1+2+N”总体思路,“1”指围绕一条蜿蜒的黄河,紧密依靠黄河的资源优势,统筹现有农业资源,整合沿岸万亩土地;“2”指打造两条沿黄道路,以车行大道和骑行绿道为主线,打造环境优美主轴,串联起沿黄10个村居,盘活沿线各项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条“绿树红花掩映,休闲娱乐共享”的沿黄美丽景观带;N指配套开发多个特色项目。围绕滨城区沿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一批项目,招引一批项目。不断引导佳禾农庄、腾达农庄、禾家风尚生态园、张王无公害采摘园、小高花卉园等项目扩规模提档次,做好“十里荷塘”景区、千亩花海、游客驿站、张王生态采摘园、龙王崖古村落、民俗特色村等项目的建设服务。制定出台沿黄落户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共同参与沿黄开发。最终实现“N个项目点上突破,两条线上景色串联,一个面上整体提升”,呈现出“十里黄河百花争艳,千亩瓜果万家飘香”的美好画卷。

截至目前,沿黄片区已累计成立专业合作社30个,流转土地2.22万亩,引进和培育生態农业、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等高端特色项目共53个。发展佳禾农庄、腾达农庄、禾家风尚生态园、张王无公害采摘园、小高花卉园等景点化农业园区13处,新上龙有生态园、一揽芳华生态园等特色种养殖项目7个,建成黄河风味园、禾家风尚生态园等特色农家乐7处,发展冬季草莓、冰淇淋西瓜、红心火龙果等特色农副产品20余种。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一年三季赏花、四季有果,成为市民节假日的首选地。每年举办的草莓、火龙果、黄金梨等各类采摘节,吸引了大批城区居民前来休闲、游玩、采摘。

4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化”美丽乡村

梁才乡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立足村情实际,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示范创建为载体,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依托自然生态,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打造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美丽乡村。

坚持做好“结合文章”。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生改善相结合,打造村居“硬条件”。对村内主街道路进行硬化,对排水沟渠进行衬砌,对通讯电缆进行下埋,对文体活动广场进行修缮,不断以美丽乡村的持续推进夯实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打造村居“软环境”。开展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倡导“爱护环境,你我有责”的环保意识。增设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打造喷涂墙,开展剪纸艺术、锣鼓表演等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宣传文明新风,提升村居内涵。开展创建文明村等评选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陈规陋习,构筑起农村精神文明的新阵地。三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村居“景观带”。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龙王崖、后刘、大郑、张王四个村居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在墙体重要节点彩绘立体画,画面内容以黄河四季农耕、丰收、庆典为主题,突出沿黄民居特色。在车行道景观带附近,打造各类木质造型和农耕工具实物展示,打造沿黄博物馆,展现沿黄农耕文化。

截止2017年,梁才乡已累计投入资金840余万元,打造了龙王崖、后刘、张王、大郑4个美丽乡村试点,2017年参加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夺得第一名。沿黄村居道路绿化、美化、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大力提升,村居群众“幸福感”日益提升。通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2017年沿黄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实现了“乡村美丽,农民富有”。

梁才乡依靠毗邻黄河的地理优势和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山东沿黄两岸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山东乃至全国的乡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也是一种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1]https://www.sohu.com/a/198818661_777860

[2]http://www.qlwb.com.cn/2018/1113/1365798.shtml

[3]https://item.btime.com/m_98c58cd0d5b5bec63

[4]http://binzhou.sdchina.com/show/4350845.html

[5]http://binzhou.dzwww.com/bzhxw/201806/t20180615_16531372.htm

作者简介:靳艳华(1966-),女,滨州医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发表论文20余篇。宋荣斌(1976-),男,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乡政府科技站站长。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美丽乡村生态环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策略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黄河三角洲奋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