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审计学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当下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审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审计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职业能力视角出发从应用型审计人才基本技能、培养策略、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展开,提出培养应用型本科审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培养路径
1.前言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面对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我国的众多企业未来必然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审计活动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对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本科大学作为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本地区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但面对着当下经济转型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社会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情况,即招不到“即插即用”的审计专业人才和众多审计专业学生毕业找不到对口工作的情况。
本文以审计职业能力视角出发,着重讨论当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需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职业能力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职业能力是指个体为适应特定职业活动的需要,学习并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进而完成该职业任务的系统性能力。这里所指的系统性能力重点是学以致用的能力。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将所学的某一行业的基本原理会较好的应用于实践中的人才,这些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是相对应的,应用型人才是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为经济活动直接贡献力量的人才。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之一。
2.审计人员基本素质
结合审计职业特点,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分析,良好的审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
2.1基础职业技能
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岁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特别是本单位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基于这样的工作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要较为充分的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财会知识和审计知识,然后应用扎实的审计技能开展审计业务工作。多方面的相关审计技能必须是通过较好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才能顺利掌握。
2.2团队能力
通常情况下完成具体审计业务时时通过审计项目组完成的,大型审计项目时会有若干的项目小组。同时,在审计工作进行中,審计人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因此,要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完成,审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2.3职业精神和素养
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认同感,在审计工作进行中保持公正的心态。另外,还要有审计职业专有的敏感性,在审计现场对材料及相关实物能够及时发现可疑资之处,并针对其开展审计程序进行查找。
3.培养应用型审计本科人才策略
3.1“夯实基础,重视应用”的培养思路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合并重复课程,剔除应用型不强的学习内容,整合知识点。夯实审计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较为熟练的掌握会计、审计的理论知识,具备基本财务指标分析能力,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审计实践应用技能课程,系统设计安排实践课程,构建贴近审计环境的审计实验室,摸索建立经济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监督控制的综合审计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体系教学过程中,拓展审计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管理、金融资本、法律法规、公文写作、电脑办公应用、外语等应用能力。
3.2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建设强调的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办学要突出地方特色,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找准地方的人才需求,基于需求的人才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专门培养,这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走出去”,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征,地方行业特点,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体系,切实考虑用人单位需求,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3.3分解审计岗位,细化岗位工作描述
确定审计任务的具体岗位后,列出相关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通过对审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了审计课程的学习领域,描述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确定完成相应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结合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情境
助理审计岗位:主要负责审计相关资料收集,如会计数据收集整理;抽查各种审计相关凭证;分析基本财务指标;函证相关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其他业务。
主审岗位:负责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根据相关材料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评估风险和确定审计范围;编制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进行管理服务、咨询。
内部审计岗位:主要负责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审计;审查各项财务收支;审查财务成本计划、预算及执行;对账簿记录进行抽查;审核各种会计报表;做好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
3.4分解审计业务过程,开展项目教学
按审计行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除课堂传统讲授外,引入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带动相关联的知识点学习及模拟实践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按照“能力目标→设计任务→导入操练→交流展示→检查反馈→评价提高”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在《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实际审计业务中,审计活动任务多以项目为主,所以项目教学法非常适用于《审计实务》教学。通常情况下审计项目教学有六大程序:设计审计项目、成立审计项目小组、制定审计划、完成工作底稿、评估审计项目。专业教师负责课程中案例项目的设计,期间控制,引导学生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审计实验项目。最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
在设计项目案例时,应该尽量接近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项目教学进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借以加深对审计行业的理解。鼓励引导项目组内成员团结合作,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项目教学法虽然学生的主体性,但专业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减轻,反而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与审计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功底,还有有项目设计。管控的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好教学项目的进行。能够做到对业务的融会贯通,为学生营造最接近真实审计环境的学习情境。
4.结 语
审计工作的性质具有复杂性,在单位或者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审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受到更多的重视,而在大数据、互联网+、高速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审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创新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内容。在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就会找到符合中国当下经济发展形势的育人模式,培养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审计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仁灶,汪秀清,袁晓建.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3):74-77+121.
[2]刘晓波.基于项目导向视角的审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9):53-55.
作者简介:
肖珩,海口经济学院财务会计学院讲师,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研究,财税研究。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校级课题《基于审计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与内容体系研究》(Hjyj—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