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

2019-04-04 01:02刘晓晖
科学与财富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摘 要: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将会越来越侧重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 ;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性模拟;校企联合

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社会需要更多建筑人才。而选择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对于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主要服务在建设工程领域的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投资咨询公司、招标代理公司、造价咨询单位、财政评审中心以及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从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竣工结算,工程审计,索赔,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相关方面工作。学习造价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全过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每年各大院校大批的学习工程造价的毕业生进入建筑行业,由于在学校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没有经历过实际培训好多学生难以适应岗位需要。那么对于设有工程造价专业各大高等院校,将如何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性人才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解决教学书本的内容和工作实际脱节问题。建筑行业施工规范、规程、图集、计价規定、计价管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书本上太过理论化和传统化。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往往无法适应真正的工作需要。 应该让学生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前接触到施工规范,计价规范、计价管理办法、结算文件。

2、进入专业课学习后,走出校门,走进施工现场。如果在校期间能够走进施工现场,在建筑一线锻炼,一是可以尽早了解和理解自己未来从事什么工作,二是明确自己今后学习的重点和侧重点。

二、应用性模拟

1、场景模拟。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情景教学。模拟招标项目进行投标,模拟施工现场进度结算情景,模拟竣工结算情景、模拟工程造价审计情景。带入式教学,针对一个具体项目,让学生们换位模拟不同岗位。这样毕业后不会茫茫然,不知所措。毕业后会很快会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2、应用软件操作。目前建筑市场广泛应用广联达软件,有钢筋、图形、计价软件。让学生能够在校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更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

三、校企联合

1、学校提供学生进入社会学习的平台,课程设计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进入企业适应性锻炼。

2、企业和校方签订联合协议,可以将校方的优秀毕业生推荐到联合企业,这样达到三方共赢。有利于校方提升学校知名度,为招生和扩大招生提供了声誉。对于企业有后备的人才储备提供了无忧的平台和源源不断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毕业就业分配。

四、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专业方面的技能学习和锻炼,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专长爱好,人文技能,道德情操的培养。为进入社会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都是有好处的。

五、职业规划引导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2000后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怀揣理想进入大学来学习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文凭,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父母的选择,一部分是因为高考失利不得不来。所以学生入学之初就应当让他们有个全新的全面的职业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不是分散的凌乱的没有规划的学习。带有目的性的学习比盲目的学习,学生会更有激情更主动去学习。

建筑工程造价侧重的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竣工结算,工程审计,索赔,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都需要我们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知识转变成能力越早就越能体现自身价值。我们就是帮助学生在校实现知识转变成能力的基础性培训。

六、提前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职称证书和注册执业制度

建筑行业职称评定根据毕业年限和工程实践经验年限进行考核和评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即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提前让学生有这样的目标和认识。造价工程师应是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造价工程师应具备技术技能,应具备人文技能。应有健康的身体,宽广的胸怀。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七、加强高等教育学院师资配套

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当代高校发展的需要。聘请建筑一线的专家作为教师,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都是我们高等院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

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人才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相信高等院校会多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

作者简介:

刘晓晖(1974.6.30),女,职称:高级工程师,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从事专业:工程造价。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企业生产力系统 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准上岗人”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