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杭州 310018)
学分制自20 世纪初被引入我国以来,已在全国各大高校得到普遍推行。这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自立、自我塑造的学习环境。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班级管理却面临着诸多挑战[1]。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9 年6 月15 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 所;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在政府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和重视下,高校管理也正朝着民主化方向推进,高校班级作为行政决定型学生组织和基层学生组织,在学生自治和参与学校管理,提高高校教育和管理建设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而在高校数量、班级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的不足也日益显现。纵观国内外学界对班级管理与服务的研究现状,目前大多数对班集体建设的研究都停留在中小学层面上,在高校班级方面仍缺乏专业性的研究分析和体系建设。可见,构建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开拓性举措,有利于保障和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和水平。
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发展面临较多难题:
(1)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不高,班级总体缺乏向心力。
自学分制被引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学生选课自主性大大增强,打破了传统班级的概念。目前实行的学分制,主要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只需学期结束时修够所要求学分即可。而学分制改革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班级管理间接产生了一些影响:同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在不同的教室和时间段上课,这导致了一个班的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变少,班集体缺乏共同磨合与合作的机会,影响了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班集体文化的形成[2]。
与此同时,初、高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而大学则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学生开始倾向于在学院、校、社会组织等高于班级层面的平台参与工作、拓宽交际圈、锻炼自我。此外,同学们在大学阶段,或因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或因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都开始追逐一种更自由、更开放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自己的个性在大学里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往往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和个性展示放在首位[3]。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淡化了班级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班级对学生的束缚性逐渐降低,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愿也随之被削弱。
(2)班委职权范围交叉、模糊,缺乏系统培养。
班级队伍中,班委是班级的核心和骨干,是班级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班委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能对班级同学的自我管理水平产生积极影响[1],但目前班委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中班主任、辅导员对班委工作的安排仅是方向上的引导,具体事务的实施都需要班委内部自行分配协调。而由于对各自岗位理解的不同,各人对自身职权的理解也会有差异,有时未免因权责分配的问题而产生冲突和矛盾,甚至有时会出现抱怨情绪,消极怠工。而住校生活使班委工作的覆盖面变得更广,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进行引导管理,同学们的生活情况也需要班委实时关心、处理。有时一项工作同时涉及多个职权领域,需要多个班委配合实施,这就对班委队伍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下,我国高校绝大部分班级的班委队伍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培训,班委成员在承担工作时也面临一定的角色冲突,这类问题成为了如今班委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一大障碍。
(3)班集体各方面建设不完善,建设途径单一。
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校班级能够完成学校、学院、辅导员规定的工作要求,但却极少有班级能够根据学校、学院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班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大部分班集体的建设任务仅仅局限于完成校院交办的各项工作,班级建设缺少科学设计,缺少文化氛围,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4]。集体的默契与认同感是加强班级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本集体活动可以极大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增进班级成员感情,也是加强班集体建设的一大方法,但出于安全等考虑,学校一般不建议利用周末等假期集体出游,班级建设便缺乏了以交流为软性条件的驱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学校的社团、俱乐部,校园文化活动更加流行,社团活动取代了班级活动的地位,学生对班级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凝聚力难以加强,影响班风建设、学业交流、科研活动、党团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班集体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4)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有待精准化与个性化。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主要负责班级建设、宿舍管理、勤工俭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服务、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1]。一方面辅导员面临着多重类型的工作,这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也容易分散辅导员的精力,使其很难全身心专注投入到某一项工作当中;另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不协调,许多院校并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辅导员与学生配比1:200 的要求[1],这使辅导员难以顾及集体里的所有学生,通常容易出现“抓两头,带中间”的情况,只关注比较优秀的学生和落后的学生,处在中层的学生就与辅导员接触不多,时常见不到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不足,导致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指导作用不甚理想。
国外“走班制”教学模式盛行,大多从高校之前就开始实施,学生早已习惯“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因此“班级”这个概念在国外高校中被大大弱化。此外,国外各国的班级发展模式也间接受到自身国家集体文化的影响而不尽相同。发达国家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模式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发达国家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模式对比
对比国内外高校班级管理模式,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而造成此差异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国内外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等。国内外班级管理与服务模式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国外高校的班级多为“教学班”,而国内则为“行政班”。
国外高校如美国,学生自小便是处在一种较为自由、宽松的班级管理制度下,高校班级管理流动性大,学生自主程度高,“班级”存在多用于教学而非行政管理。国内高校虽也有“走班制”,但学生小学、中学都处在严格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学生自主、自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认为班级管理与自身无关,对班级事务也不尽关注,在认知和行为上都弱化甚至忽视了班集体概念的存在。
(2)国外高校班级发展模式利于培养班级管理人才,国内高校班级缺乏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与环境。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班级单位不断增加,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高校都缺乏一套培养班级管理人才的机制和方案,人才培养跟不上人才需求,使得班级管理一直处于懈怠状态。此外,受到中小学高压学习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经历或从事过学生事务工作,对如何参与并管理班级缺乏经验和概念。而国外班级自中小学起便积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参与的意识,长期以来的参与式教育环境使得学生的服务热情与意识较高,加之国外教育中时常提起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也间接鼓励着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集体的管理与服务当中。
(3)国外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模式更加体现人本内涵,国内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模式在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方面考虑不足。
国外高校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价值,将学生工作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学校活动基于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利用班级单位,着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尤其注重培养创造力,凸显学生的自主管理权限[6]。而国内高校管理大多来自学校,班级层面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学生自主管理权力有限,学生管理体制自主化程度不足、参与度不强,且学校、班级对学生个体关心程度不够,容易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体存在的潜能,学生成长中个性化发展受限。
根据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我国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目标明确
在构建体系时,结合班级现存问题与目标,将高校班级的标准划分为“班级党团建设标准”“班级队伍建设标准”“班级学风建设标准”“班级生活管理标准”“班级应急管理标准”“班级考评奖惩标准”“班级宣传服务标准”七大目标板块,使高校班级标准体系能多层次、多角度、全覆盖,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全面成套
该标准体系全面围绕体系搭建之初设立的目标进行设置与完善,体系从上至下都在为实现高校班级更好的管理与服务而展开,体现着标准体系的整体性。
(3)层次适当
该标准体系遵循简化协调原则,合理划分层次,确保体系适用范围能全方位覆盖班集体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注重体系的协调统一与重点突出,理清在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孰轻孰重,客观划分体系层次,使得体系实施起来高效便捷、方便理解。
(4)划分清楚
搭建该标准体系时,结合高校班级现状与班委间的基本职权进行划分,确定子体系间的范围和边界,使体系更具合理性和层次化,在往后对该体系进行修改与完善时,也便于区分和判断。
参考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班级管理》,结合我国高校班级实际情况和国外班集体管理模式,运用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构建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见图1)。
图1 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
(1)班级党团建设标准
班级党团建设标准中,分为“党员团员民主建设”“党建团建活动管理”和“党团支部日常管理”。“党员团员民主建设”对党员团员实行支部的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监督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党建团建活动管理”对党团支部组建的包括志愿活动在内的各类活动提出了管理要求,此标准以确保参与人员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为重点;“党团支部日常管理”对党团支部收纳党团费、党团员档案的统计管理、党团支部的工作职能与流程等进行了规范。
(2)班级队伍建设标准
班级队伍建设标准以班委队伍建设为重点,“班级队伍民主建设”和“班委卸任、辞职管理”把班委从民主选举上任,到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再到辞职卸任,整个流程各环节作了规范,确保每位班委的上下任合情、合理、合规。同时,对班委的工作业绩提出“班委工作绩效评价”,确保班委工作验收评定标准的客观性与统一性。此外,提出了“班级人才培养建设”,对班委与有意愿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进行培养培训,提升班级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3)班级学风建设标准
班级学风建设标准中,“班级考勤管理”对班级早晚自习、学科课堂、会议、重大活动等的考勤工作作了详细的管理规定;“班级学业奖惩管理”对优秀学生奖学金分层推选、补考处理、挂科处理提出了统一的管理办法;“班级成员学业管理”为实现对班级成员的日常学业管理提供制度依据;“班级科研创新服务”为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竞赛等提供资金、指导和相关资源。
(4)班级生活管理标准
班级生活管理标准中,“寝室卫生与安全”对寝室卫生环境、安全等作出了规范;“班级财务管理”对班费审批、使用、公示和财务报销核算等财务内容进行了管理规定;“困难生报备与管理”规定了困难生生活情况的报备流程,对其的信息登记、困难认证、扶助措施等提出了规范要求。
(5)班级应急管理标准
班级应急管理标准按应急情况的时间节点,分为“班级风险管理”“班级应急处理”和“班级紧急事故管控”。“班级风险管理”对班级风险评估、风险上报、风险备案、风险预处理、风险监控进行了逐一划分;“班级应急处理”下分有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预案生效执行管理;在发生事故后,“班级紧急事故管控”对事故反馈追责、上报备案作出了规定。
(6)班级考评奖惩标准
班级考评奖惩标准对各类助学金、奖学金、荣誉称号的推选评定给出了客观的依据,也对班级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提出了处理办法。
(7)班级宣传服务标准
班级宣传服务标准将“心理健康服务”“新媒体服务”“学习互助服务”“资源共享服务”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服务板块纳入标准体系建设中,旨在为班级同学提供多元、便利的服务,丰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与交流,提高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在确保四大基本服务有效运行的情况下,逐步考虑将班级宣传服务进一步细化完善、延伸拓展。
班级文化具有教育、导向、凝聚、约束规范的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学风班风建设、塑造学生品格、全面提升学员素质等方面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种集体文化确保着班级个体与整体朝正确、一致的方向前进,它可以将学生个体凝聚起来使其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班级整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团队建设和精神塑造,同时通过无形的文化约束来弥补班级规章制度的空白。在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时,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民主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创新原则”。具体可以通过“一、加强高校班级文化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人员力量;二、推进制度创新,完善班级管理;三、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四、以高校班级学风建设为核心,优化高校班风建设;五、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这五大途径推进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形成。[8]
创新高校班级管理与服务模式,通过分层建网,对班级实施网格化管理。将班级分为两大层面,班委层面和学生层面。班委层面以班长为核心,班长负责统筹班委工作;学生层面以班委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划分,每个班委具体统筹专门的学生工作,明晰责任、分工合作。建立立体化的班级管理机制,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班委在具体进行工作对接时只需负责单元内的同学,突出了工作重点和对象,针对性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委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提升班委的实际能力。通过网格化管理以点带面,班委起领导作用,带动班级格络中的网格,同时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能动性,在班级网格中划分小组,通过小组推选代表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
班级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备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则是运行机制的重中之重。建立班级激励机制是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学生全面的、主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班级激励机制的完善,加之科学的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让每一位班委成员把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两项的结合,促使班集体凝聚力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