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4-03 05:40刁玉琴
读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数学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情绪高涨,对未知事物产生探求的欲望,而且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进行创造性地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在当前农村,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现象,他们对学习兴趣低落,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试想,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真心投入,从而将知识轻松地运用于生活中去,实现学习的目的。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呢?下面浅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 发扬民主思想,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愉悦的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爱问、爱想,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应该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看作学生当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朋友。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讨论,同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思想放得开,思维充分得到解放。

二、 善于创设情境,激疑解疑

每节课我们教师都要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循序渐进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重视情境的营造。努力争取在情境中努力激疑、引疑、解疑,让学生主动地去经历探索,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我尝试出以下做法:

(一) 创设趣味性的导入情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我们不能主观认为孩子们都能自觉地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也不能够单纯地用教师的身份去强迫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主动探究新知,积极地从事学习活动。猜谜语、编故事、看动画片的导入方式是他们所喜爱的,因而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奠定学习的良好基调。

(二) 创设生活化的思维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应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接受起来也容易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生活里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改编例题,适当地舍去课本里的不常见的内容,然后适当地追加问题,恰当地创设思考的情境,使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可以课后布置体验性作业,渗透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本质。

(三) 创设活动化的探索情境,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我们上课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减少,给予他们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孩子决策权、发言权。学生才能够放松精神,积极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去。

例如:学习完“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后,可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设疑:“125×88怎样计算?”然后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简算。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的疑点进行设疑,能迅速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学生得出来几种方法“125×8×11、125×(80+8)、125×2×4×11”等,这是我想不到的结果。孩子的思维能力是活跃而强大的,有时只是需要我们的点拨,给他们一个平台,放飞希望就行了。智慧是需要点燃的,机会是需要创造的。

(四) 创设开放性的辩论情境,提升思维的空间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地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遇到问题时,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我们依据这种心理,可以让学生独自去解决某种有争议的习题。当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时,再分组进行研讨辩论,最终验证后肯定正确的结果和思考方式。孩子们在互动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也有看待问题的全面意识、竞争意识等。偶尔我们教师可以让某位中等生讲某道题的思维方法,对错无所谓,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全体參与其中,实现对知识点的衔接或者整合。

(五) 创设推理性的问题情境,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中的推理思想渗透于每个学段的章节中,由浅入深的逐步递进,推理思想影响到今后学生的一生发展。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相关的情境,发展合情推理。

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的之前,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利用白板做出图形,再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分割,引发学生产生合理的猜想——三角形的面积会不会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进而引导学生动手验证。这里就蕴含了联想类比的思想。

三、 利用多媒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生年龄的特点,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包括动画形式,进行生动的授课,降低学习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公式推导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圆柱表面积进行分割,学生明显就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组成的,理解较为深刻。看到这些,学生内心不再畏惧,产生了探究欲望。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展示,由此再推出公式就轻松的多了。

四、 实施正确的评价机制

教师真诚公正的发自内心的肯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一句简短的鼓励,一个无言的动作,送上一朵小红花等会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因此,激励性评价,是实施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除此之外,也要提倡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以及自我的认知评价。班级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促进学习的提高。

五、 巧设习题,增强学习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必备的操作形式,是巩固知识、提高智能的主要手段,练习题设计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竞争的心理,适时适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练习、开放性练习、比赛类练习等,增强学习兴趣。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方面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

[2]王源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223.

作者简介:

刁玉琴,黑龙江省黑河市,和平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