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 吴志红
患者 男,54岁。主因“活动时胸痛2年,加重1个月”于2017年11月19日入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就诊。患者2年前因活动时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具体不详),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低心肌耗氧、调脂等治疗,后仍有胸痛发作,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胸痛未再发作出院。1个月前再次出现活动时胸痛,疼痛位于胸骨后,并向咽部放射,休息数分钟后好转,后又反复发作。既往糖尿病史14年,常规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尚可。入院查体:血压138/88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5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1)。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44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7 mm,右心房内径44 mm;室间隔及左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减低;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入院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2)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每日2次,二甲双胍0.5 g、每日3次,依诺肝素60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
2017年11月22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中段局限性狭窄约50%,近段及远段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开口狭窄50%,近段局限性狭窄约50%,远段原支架通畅,未见再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迂曲、钙化,局限性狭窄约85%,中段弥漫性狭窄约50%,远段自发性夹层伴狭窄约70%。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于2017年11月24日行PCI。手术经右侧桡动脉入径,选用6 F JR 4.0指引导管送至右冠状动脉口,送入BMW Universal Ⅱ导丝至右冠状动脉远段。送入2.0 mm×15 mm球囊(Mini Trek,雅培)至右冠状动脉远段及近段病变处进行预扩张。拟送4.0 mm×18 mm(Tivoli,爱立)支架至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处,但支架不能通过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病变处。再送入BMW UniversalⅡ导丝至右冠状动脉远段增加支撑。应用双导丝技术支架仍不能通过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处,且回撤支架困难。反复尝试回撤时支架脱载于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病变处,且导丝脱出冠状动脉口。术者遂决定应用圈套器取出脱载支架。因本院导管室尚无备用微型圈套器,故决定应用4 F指引导管、导丝、球囊自制圈套器取出脱载支架[1]。自制圈套器于体外进行,取4 F指引导管,将指引导管内送入Sion导丝,导丝上预装2.0 mm×15 mm球囊(Mini Trek,图2A);将导丝的头端和球囊一同探出指引导管,然后将导丝头端回收入指引导管内,同时回撤球囊完全回到指引导管内,扩张球囊挤压住导丝头端(图2B);球囊挤压住导丝头端后可前送、回收导丝来控制指引导管外活袢的大小,起到圈套器的作用(图2C~D)。随后经右侧股动脉入径,送入7 F AL 1.0指引导管至右冠状动脉口,通过7 F AL 1.0指引导管送入自制圈套器至右冠状动脉近段,通过前送、回收导丝3次时成功套住脱载支架,然后将脱载支架连同指引导管一同拉出体外。最后将右冠状动脉远段及近中段病变充分预扩张后,通过7 F AL 1.0指引导管、4 F指引导管成功置入4.0 mm×18 mm(Tivoli)、4.0 mm×35 mm(Tivoli)支架。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及近中段狭窄最严重病变消失,无残余狭窄、夹层及血栓形成,远段TIMI血流Ⅲ级。术后继续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降糖等药物治疗。患者未再出现胸痛,于2017年11月30日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未再出现胸痛。
PCI可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能有效减少PCI术中并发症发生。支架脱载是PCI术中较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支架脱载发生率为0.27%~1.04%[2]。一旦发生脱载,术者处理起来较为棘手。
图1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图2 自制圈套器及使用示意图 A.4 F指引导管内送入指引导丝,导丝上预装2.0 mm×15 mm球囊;B.将指引导丝头端回收入指引导管内,同时回撤球囊完全回到指引导管内,扩张球囊挤压住导丝头端;C.前送指引导丝,使指引导管外活袢增大;D.回收指引导丝,使指引导管外活袢缩小
支架脱载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冠状动脉钙化、迂曲是导致支架脱载的最常见原因;(2)钙化病变预扩张不充分、支架通过或回撤困难时,过度用力操作可导致支架脱载;(3)支架与球囊贴合不牢,当遇到钙化、迂曲病变时易发生支架脱载;(4)指引导管与冠状动脉开口不同轴时,回撤未释放的支架可引起支架脱载[3-4]。本例报道中术者对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迂曲、钙化严重预估不足,选用6 F JR 4.0指引导管支撑力不足,致使支架通过困难,支架与指引导管不同轴导致回撤时支架脱载。
一旦发生支架脱载,术者应沉着、冷静、及时处理,将脱载的支架取出体外为最佳选择。导丝未脱出支架时,支架脱载常用以下办法:(1)用小球囊重新扩张进入支架,低压扩张取出支架。如果取出支架不成功,可将脱载的支架尽量推向冠状动脉远段释放,必要时再置入1枚支架,将脱落的支架压扁在冠状动脉壁上;(2)双导丝缠绕取出法,从支架外再进入1根导丝至冠状动脉远段,与原支架内导丝在远段缠绕,然后2根导丝回撤将支架取出。导丝脱出支架时,最好将支架取出,如支架不能取出体外,只能用一个大的支架,把原脱载的支架挤压在冠状动脉壁上[5-6]。对于脱载于冠状动脉内的支架,常选用微型圈套器,而大部分导管室并未常规备用微型圈套器。
通过本病例体会如下:(1)自制圈套器最好用4 F指引导管,因为4 F指引导管较软且直径较小,可进入冠状动脉更深,利于取出脱载支架;(2)圈套脱载的支架不可能一次成功,应仔细、慢慢操作,套住支架;(3)最好把脱载的支架拉入7 F指引导管内,全程透视下取出体外;(4)支架取出体外后,再行PCI时,最好更换指引导管,因为脱载的支架有可能损伤指引导管头部或指引导管内腔,不利于再次置入支架。自制圈套器也有一定局限性,仅适用于从较为粗大的冠状动脉内取出脱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