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质疑品格的培养

2019-04-02 10:52施燕
关键词:创造质疑小学生

施燕

摘 要:创新与创造必须从学会质疑开始,质疑也是追求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前提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村小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质疑品格缺失严重。因此,教师应重视更新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增强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生;质疑;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49-1

质疑,是指心有所疑、提出疑问以求得解答。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质疑”,他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他还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并明确地说“这个疑字我当重用他。”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疑问,质疑是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金钥匙,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体现了小学生不盲从的理性和积极的态度。

一、营造和谐氛围,提供质疑的心理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质疑品质的心理保障,学生在舒适、活泼、民主的环境里,能够消除心里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水平,释放潜能,从而享受质疑的乐趣。

1.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小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往往存在有问不提,疑而不问的现象。分析学生心理,很多学生因为害怕遭到嘲笑或惩罚而不敢提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当学生感受到尊重之后,才会追求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陶行知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到平等、受到尊重的课堂,学生才能大胆质疑。

2.环境布置,鼓励学生乐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教室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而在农村小学,教师往往忽视教室环境的育人作用。在教室、实验室的学习园地、科学角等地,可以张贴有关质疑的名言警句,如“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质疑角”,让学生把平时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按照学生提问的角度、深度、广度等不同的标准评选出“小牛顿”“小爱因斯坦”“探索家”等称号,鼓励学生乐于质疑,树立问题意识。

二、提出判断性问题,培养质疑的思维方式

判断性问题是指需要进行论证,并不止一个可行答案的问题。以可靠论证为依托的判断超越了事实和观点本身,只有判断性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应理解学习内容,通过独立思考,提出判断性问题甚至论证判断性问题,从而提升质疑的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1.质疑需要注重理解

在一节STEM的示范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沉浮知识制作一个沉浮子,有些学生面面相觑等待老师出示标准步骤,迟迟不敢动手。这时一位听课老师按捺不住,告诉了一小组制作方法并伸出援助之手。而开课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我该怎么操作?这样对吗?”只有一句回答“你自己想办法。”最后绝大部分学生不仅完成了沉浮子的制作而且制作出了各色各样的沉浮子,也真正理解了沉浮子的秘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学生往往唯书是从,唯师是从,他们更多地提“这题的答案是……吗?”类似的事实性问题,只求唯一答案,而不注重真正地理解。更多的教师像那位听课老师一样,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并要求记忆,而告诉答案意味着学生思维的全面停滞。

2.质疑需要寻找证据

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为了一个猜测争得面红耳赤,撼天震地,例如教师一开口问“你们觉得它会流的快一些?”“铜球能够穿过吗?”学生就会大声地吼“会”“不会”“能”“不能”而这样的猜测全凭学生的前概念和主观感受,再强烈的表达对质疑的论证也没有太大意义。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并不是谁的声音喊得大谁就正确,也不是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就正确,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依据。学生可能会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猜测,不同的经验和推理会有不一样的猜测结果,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寻找更多的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丰富课堂形式,激发质疑与创造欲望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单一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发展创新与实践能力。

1.组织交流,引发辩论,激发质疑

在探究式的课堂里,经常有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辩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此时学生参与度高,独立思考,思维活跃。例如,在教科版《控制铁生锈的速度》这一课,有一位学生对课本上一张研究“水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的实验图片提出质疑,他认为课本的设计并没有完全控制空气一样,而其他同学都否定他,坚决维护书本权威,此时教师抓住教育契机,请该生阐述他的个人想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真理越辩越明,最后,学生不仅仅发现了课本的设计不完善,并且提出了更多的實验方案,完成了“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的研究。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利用课堂上的争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在交流和辩论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2.走出教室,开展实践,诱发质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创造教育,社会就是课堂。教育不局限于教室,教师要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让学生向花草树木、走兽小虫,山川湖海、风云雨雪等学习,它们都是活的书,因此,动手动脑读活书才是学生树立质疑意识的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创造质疑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