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不良心理及对策略谈

2019-04-01 07:01周珍伊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不良心理独生子女初中生

周珍伊

【摘 要】目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父母或家人往往把他们视若珍宝,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手包办。父母或家人的过分宠爱,导致一些独生子女学生养成了种种陋习,如: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矫治对策,希望可以为教师对独生子女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关键词】独生子女;初中生;不良心理;矫治策略

目前,独生子女类初中生占了初中生总人数的一大半。与其他初中生相比,独生子女类初中生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本文针对独生子女类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研究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良心理,分析其成因,并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分析

(一)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

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备受长辈们的悉心呵护和照顾。父母和长辈们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习惯了接受爱,却不懂得回报。因此,他们往往把父母或长辈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如我校学生小天,在家中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只要是他提出来的要求,父母和长辈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尽量满足。据家长反映,有一次,他不顾父母和客人在聊天,自顾自地把电视调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并调到最大声,父母提醒了几次他也爱理不理。其后,客人们想看一看球赛,小天怎么也不肯换台。

长辈的过分溺爱、妥协和让步往往会使学生慢慢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只顾着要求周围的人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毫不考虑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二)在“温室”中成长,缺乏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部分独生子女在待人接物时,表现得十分懦弱,面对权威和长辈十分畏惧。在和同辈相处时,如果别人说话的音量稍微大一点,就如同惊弓之鸟,唯唯诺诺,因此常常会遭到其他学生的嘲笑,甚至是被欺负。这部分学生在平时大多表现得十分内敛,若是让他们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把选择权交到他们手上,他们就会表现出忐忑不安的样子,最终多是让他人帮自己作出决定。面对难题和困境,他们也常常止步不前,对待新鲜事物,缺乏尝试的勇气。

(三)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差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父母包办一切,很多事情不需要亲自动手,这让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太关心,对待事情都是懒懒散散的态度。又由于受到父母格外的照顾慢慢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与他人相处较冷漠,与同龄人相处并不融洽,因此精神上十分空虚。同时,又因为一直以来在长辈的照顾下很少受挫,他们一旦遇到挫折便表现得十分脆弱,不能忍受,容易采取不理智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四)受不良风气影响,过于早熟

部分独生子女受到社会不良影视作品等负面信息的影响,经常打扮得像成人一样,并时不时说一两句不文明的话语。有些教师向学生的家长反映,其家长因不忍责罚,每次都只是轻描淡写,导致存在这些行为的学生越来越肆无忌惮,对师长也慢慢失去了恭敬之心。心理成长越来越早熟,且不愿听从他人的劝告,一味地追求他们所谓的“自由、独立”,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接触的各种不良信息与日俱增,甚至频繁出入各种不良场所,越来越“成人化”。

二、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不良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溺爱骄纵,让步妥协

父母及长辈的溺爱是造成独生子女初中生不良心理的主因,也是各种“熊孩子”层出不穷的成因之一。比如,一家人看电视,一味地迁就孩子,只看孩子喜欢看的;一家人吃水果,也总把最大的给孩子。这样的让步和妥协,其实是在误导孩子:看,你最重要,其他人的需要可以不管,只满足你的需要就好了。由于溺爱,孩子逐渐变得自私自利起来。父母爱孩子本来无可非议,但由于父母单方面的过分溺爱,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再多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必感恩。长此以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病根”——他人对自己的好是不需回报的;只知道不断地索取,从来都不会主动付出。

(二)管教过严,抑制过多

有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他们迫切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因此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旦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便十分严厉地对孩子进行批评甚至是惩罚,导致其子女做事唯唯诺诺,总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又会惹父母生气,对长辈或权威总是心怀惧怕。久而久之,他们则习惯于根据父母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逐渐没有了主见,变成只会听从他人的安排的“机器”,一旦要求他们提看法,他们则表现得十分难受。如此一来,学生总是在不安的情绪里学习和生活,容易变得自卑和封闭内心。

(三)家庭教育方式簡单粗暴

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他们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希望能迅速解决,平时也很少花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长此以往,本就缺乏兄弟姐妹陪伴的独生子女往往会感到更加孤单,觉得父母不在乎自己,容易变得自怨自艾、萎靡消沉。有的独生子女为了弥补亲情的缺失,寻求心灵上的“安全感”,就会主动去结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极易被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极端。

(四)包办一切,缺乏体验

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总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为孩子遮风挡雨,为他们解决一切困难,这种心理在独生子女的父母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父母或其他长辈往往替孩子包办一切,总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殊不知,这样极易剥夺孩子获得不同体验的机会,慢慢会磨掉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导致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缺乏兴趣,不知道如何交友和与他人合作,他们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要比同龄孩子更弱。我班有个学生经常不参加值日打扫卫生,有一次教师要求他放学后留下完成自己的值日任务,结果竟然是他奶奶来到课室帮他打扫。据了解,该学生在家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导致他缺乏诸如扫地、洗碗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五)缺乏引导,难辨糟粕

现在的社会环境复杂,处处是诱惑。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个时候,父母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很多时候家长容易忽略这一点。在孩子刚刚出现问题时,父母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没有防微杜渐,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积重难返。小珊十分喜欢看恐怖小说,并喜欢叫上一群同学中午在学校图书馆绘声绘色地讲各种血腥的恐怖故事。教师知道后经常和小珊聊天并及时告知了小珊的家长。但小珊却说她的家长认为老师小题大做,看恐怖小说很正常。由于家长的疏忽,没有及时对小珊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她分辨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小珊渐渐由一个活泼爱笑的阳光女生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对生活不抱什么期望的人。

三、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不良心理的矫治对策

(一)适度放手,加强引导,学会共处

1. 亲自历练

孩子的成长需要亲身的体验,这种直接经验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孩子只有在亲自尝试中,如自己叠被子、做饭、扫地,才能逐渐获得必要的生活技能,最终真正独立自主。正如教练教游泳时,如果只是让学员站在岸边听讲游泳技法,而从不让他们到游泳池里去感受、去体验,学员是永远都学不会游泳的。孩子的事情也只能靠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即使失败了,他们也可以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这样既能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又能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锻炼各种能力。学生要获得这些能力,需要家长适度放手,尽量让他们去体验生活。

2. 恰当引导

初中生心智还未成熟,社会阅历不足,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交友方面更要格外重视。如学生小林,自幼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班里的学生都不太愿意和他玩耍。小林及其家长也为此十分苦恼。于是,笔者提醒家长注意引导孩子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并学会换位思考,从平时的小细节开始改变。提醒小林的父母平时不需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要告诉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为了孩子的成长,小林的家长采纳了教师的建议。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林慢慢懂得换位思考,也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扫地,帮老师收集作业,交到了很多朋友。笔者为小林的改变和进步感到欣慰。

(二)心灵沟通,关注成长,鼓励赏识

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的问题总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且以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却不知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仅凭个人的想法武断地解决问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关心、不尊重自己。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心灵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亲子关系也会难以修复。如学生小斌总是时不时地故意犯错,且每次认错态度都很诚恳,并能及时弥补自己造成的后果,原来他那么做只是为了让教师更多地关注他。每次谈及父母,原本热情活泼的他就变得沉默起来,而每次家长会也几乎看不到他父母的身影。在仔细了解情况之后,得知他的父母忙于事业,根本没时间陪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度过。他的父母好不容易回家了,也只是给他一笔钱让他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他在学校的表现毫不关心。就连他故意犯点错误,父母也是批评他一顿了事,根本不会去了解他的想法。在了解情况后,教师跟家长谈了孩子在校的情况,并仔细分析了孩子存在的问题后,提醒家长:孩子在这个阶段是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注的,平时家长应尽量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即使工作忙也要每天跟孩子通通电话,培养亲子感情,平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要学会赏识孩子。同时,各科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进步也应发短信或打电话告知家长,并在班内大力表扬他们。

(三)尽情尝试,培养兴趣,学会抗挫

孩子是在体验中进步和成长的,因此,父母和教师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大量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身尝试和体验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如果过早地剥夺了孩子尝试各种事物的机会,实际上是在抹杀孩子身上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小。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孩子们的智力存在着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进而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因此,教师和父母要让孩子在体验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从而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孩子在大量的体验中多少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这是磨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极好机会。

(四)加强监督,合理指引,明智扬弃

当前的社会充满着诱惑,由于心智水平不高和社会经验缺乏,孩子们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这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就必不可少了。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说脏话等,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应该加强监督,并辅以适当的引导教育,督促孩子及时改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爱看书,回到家什么都不做,只顾着玩手机。然而在孩子多次带手机回校被教师没收后返还给家长,家长又马上把手机给孩子,没有做到对孩子的监督和正确引导,给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样,家长除了要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之外,还要引导孩子对各种复杂的文化和信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综上所述,独生子女类初中生出现种种不良心理表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和教师没能在正确归因的基础上及时对症下药。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弄清孩子存在问题的成因,并能以教育人特有的爱心、耐心和匠心帮助其坚持矫治,才能促使他们健康发展,早日成才。

猜你喜欢
不良心理独生子女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重症病房患者不良心理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