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帅
摘要:自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同时大学生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但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面临着许多问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自信 缺失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132-02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1)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缺乏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诸子百家、传统文学、传统节日、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地域文化,等等。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先行者,肩负着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目前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却不容乐观,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极低。当代大学生一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了解一点,很少有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研究以及深入了解。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缺乏足够的重视。
(2)对红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漠视。长期以来,大学生所接触到的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大多以革命时期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主。当代大学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很难对这些革命精神产生认同,也不会传承这些精神。改革开放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使得部分大学生沉浸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下,完全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丝毫不愿意吃苦。因为在他们看来革命精神是革命年代特有的,而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需要。
(3)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多元性盲目盲从。目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尚未成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判断。当代大学生盲目地追随西方语言、节日、娱乐及生活方式。与传统的中国节日相比,他们更喜欢庆祝像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的节日。对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概念含糊不清。在娱乐方面,部分大学生崇拜外国明星,喜欢看外国电影,反而对国产影片、节目关注度较低。在价值观念方面,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上更容易体现出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
(4)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注不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社会思潮,建设精神文化高地,是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然而,虽然当代中国大学生普遍受到激励,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倡导道德文明,弘扬先进文化,自觉抵制落后文化。但是,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上传授的部分内容、街道上张贴的标语和口号,网络上流行的新闻短视频,而对先进文化的精髓要义却知之甚少。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1)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实效性不足。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是课堂教授,高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高校的一项光荣使命,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向,加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但是目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规划,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
(2)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文化认知。虚无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大学生的政治观,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不仅否认民族历史英雄人物,也怀疑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动摇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虚无主义本身来看,他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贬低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笑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虚无历史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大学生怀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影响当代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知。
(3)当代大学生自身文化判断力不成熟。当代大学生面对文化辨别、取舍、整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判断力尚不成熟,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以及知识储备的欠缺,使得他们很难在多元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保持坚定的文化自信思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化,而在这种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下,大学生自身很难辨别出积极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从而对我国的文化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4)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由于非主流文化包含许多负面信条和生活中的负面信念,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过去的奉献精神开始动摇,而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占了上风;过去,为社会服务,感恩亲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自我完善,自我实現,自我提升逐渐成为生活的信条。从而导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感兴趣,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认识。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对策
(1)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一是高校在开设一些基本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应酌情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为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支持。二是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自信相结合。将文化系统整合之后,把符合现实生活要求的内容融入进去。如果说,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是继承,那么丰富其内涵,则是发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时感受其时代价值,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指导,坚定传统文化自信,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2)强化大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共鸣。首先高校要注重对近代革命历史框架的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对革命年代的历史事件进行系统的梳理之后,把红色革命文化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及历史精神进行解释。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系统的事例中体会文化的力量。其次,要摆正并且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与意义,这是引领大学生正确认知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明确了这一点,大学生在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感染中就更能认同主流价值,提升文化自信。
(3)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模式。针对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过于简单而没有深入其实质的问题。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先进文化的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而成,内容深刻简练,富有哲学意味。而意义丰富但枯燥难懂的社会主义被大学生完整认知还存在一些障碍。用简洁、明确、生动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来阐释内容,使大学生尽可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现实思考与智慧沉淀。
(4)提高文化辨别能力批判继承外来文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拥有对不同文化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改造、吸收和同化能力。当代的大学生只有拥有开放的文化视野,具备兼收并蓄的特性,敢于并擅于汲取国外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摒弃外来文化的糟粕部分,积极借鉴和发挥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中对我国文化发展的积极成分,进行充分的民族性改造和本土化加工,我们才能坚持自己,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蒋晨菲.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