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山 周旭壮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行,新课标已深入人心。新课标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性学习就成为了探究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表演艺术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希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究式教学 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207-02
近年,表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逐渐兴起,如何有效地将表演艺术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力求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表演艺术巧妙整合,促进教学课堂有机发展。
一、表演艺术的运用背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可塑性很強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文字不是简单的组合和堆砌,在不同的语境和环境中同一个字词表达的意思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具有很丰富的涵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中,朗读是最常规的教学方式,虽然还有播放教学视频和简单的小游戏等辅助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缺乏语感和语言积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理解和感受得到文章和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大多需要课后反复练习和运用才能较好地接收,因此在语文教学任务里,学生的作业量非常大,大量知识性训练和重复性训练的作业非常的多,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感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获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体悟,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反复练习,其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语言运用的情境,让他们在互动和参与中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表演艺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探究式教学也引入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辅助教学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运用为中心,老师把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和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玩是孩子的天性,表演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艺术表演具有强烈的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合作与参与性高,能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语文是一门可塑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表演在语文课程的教学里能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对表演艺术的自觉投入因势利导的引导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语文课程的课文朗读中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同时要求将人物的感情、语气和性格读出来,这其实就是表演艺术的运用。表演艺术中的吹、拉、弹、唱、跳总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潜能,比如朗朗上口的儿歌跟着唱上几遍就能记得住,欢快的舞蹈跳上几遍也能跟着跳上一段,动画片里经典人物形象说过的台词,孩子在课余的角色扮演中都能倒背如流,这就是表演艺术在孩子们自主学习过程中最明显的效果。表演艺术在语文的探究式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创设字、词、语句和文章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揣摩、分析、理解和运用课文知识和学习目标,让他们通过艺术表演的方式,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演绎,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编排,不仅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表演艺术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课文中穿插表演艺术前应先明确教学目标,不能为演而演。语文课程中的课文大概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还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体裁,还有字词、语句的学习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穿插其中。例如:寓言故事的教学目标是正确读写寓言、认识和学写生字词以及培养阅读的兴趣。《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表演短剧,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和转折性的剧情会充分调动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表演时正确掌握“羊圈”“窟窿”“叼走”“后悔”“劝告”“硬要”等生字词的读音,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讨的过程中主动对课文和人物角色进行简要的学习和剖析,最后各小组将寓言故事重新呈现出来。通过短剧的演绎,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小组间的演绎对比和点评更能让学生查漏补缺,并从中培养他们的协调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探究教学的内容可以是字词的音义,可以是课文的思想主旨以及文章的体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艺术表演的形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将字词形象地表达出来,通过想象和动作的设计达到加深学生知识印象和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单个字词读音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模仿表演进行学习,教授平翘舌的读音时,“南(nan)”和“蓝(lan)”,可以通过手掌模仿读音时舌头的动作,平舌就伸直手掌,翘舌就卷握手掌,同时将字音读出,直观的模仿和学习能加深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在学习成语时,由于成语一般都出自典故,因此也可以设计单人演示或多人配合的短剧,学生们通过演绎和学习加深对字词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察言观色”“道听途说”等成语时,教学设计可以创设词义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探讨词义,了解字词由来的文化背景,并将观察别人说话或脸色,揣摩别人的心意的“察言观色”和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没有根据的话,通过分工简要地演绎出来,从而对知识有所感有所悟,促进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3)教学过程的实施。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的程度越高则教学的成效就越大,因此,如何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参与就成为了探究式课程的关键。例如在学习《静夜思》的教学时,可以将民族歌唱家雷佳演绎的歌曲《静夜思》结合教学,让学生感受诗歌演绎的形式,以此为引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学习《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借助王菲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的演绎,让学生一起演唱或对唱的形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致,从而顺利推进诗词歌赋的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表演艺术的运用还要注意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符合探究式教学要求的艺术形式开展课程,不能形式大于内容。艺术表演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并将学生的兴趣正确地引导到学习中,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艺术表演只是探究式教学中教学形式的其中一种,和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灵活穿插使用,相信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1(10).
[2]陈燕,潘朝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表演艺术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5).
[3]张琼.谈戏剧元素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4]姚秀琼.语文与艺术共舞 让课堂充满活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