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琪
摘要:奖学金制度作为高校激励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助、激励、导向等教育功能。从解释主义的研究视角对奖学金的实际评定与发放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集体风气、人际关系与互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领导者的作用是影响奖学金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為高校管理者和师生如何实现奖学金的教育功能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奖学金功能 教育社会学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148-05
高校奖学金制度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一种制度,不仅具有奖励和帮助的功能,还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实际的奖学金评定与发放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评定不公和虚假评定的现象,导致奖学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仅仅从宏观的奖励制度的合理性等角度不足以分析奖学金功能失常的原因,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解释主义的方法对高校的奖学金评定活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以期对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如何发挥奖学金的教育功能提出建议。
一、高校奖学金制度及现存问题
我国高校的奖学金制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自1986年开始实施,是政府、社会团体、高校以及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标准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学金制度一般包括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其主要依据是国家政策法规、地方政府管理办法以及各高校学生奖励规定。根据功能主义的理论,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被赋予了重大功能,学校教育传递的规范与现实社会的原则相一致,现代社会从依据先赋特征转变为依据自致特征予以奖励,奖优制度可以看作社会规范传递的途径之一,奖学金设立的原则和评比规则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对学校教育的导向和要求,是将社会所需要的品质与价值观念以奖优的形式传递给个人,高校奖学金评优活动可以看作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我国学者关于奖学金制度的研究主要从奖学金政策、奖学金价值功能、奖学金的运行制度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关于奖学金政策的研究包括我国高校奖学金政策的演变、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大学生奖学金政策从“人民助学金”发展到现今多元化的奖学金制度,改变了建国初期所实施的平均主义,转而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现状仍有诸多问题,很多学者从奖学金的设置、评定体系、操作程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奖学金制度所存在的现实困境,如奖学金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奖学金评价导向的单一、奖学金教育功能和教育实践的弱化、奖学金信息反馈系统的缺乏等,并提出促进奖学金制度自身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奖学金教育元素在评定实践中的渗透以及提升信息反馈平台的建设等。
关于奖学金功能的研究,一般认为奖学金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资助功能等三大功能,一些学者从社会、高校、学生的不同层面研究奖学金的价值功能,指出奖学金的功能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从高校层面而言,奖学金的设立能够提高高校的影响力,提升招生质量,推动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将奖学金制度视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从学生层面而言,奖学金具有奖励、激励、资助、导向、反馈、共振等功能,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确立积极正面的学习目标。
关于奖学金运行的研究,学者从奖学金的来源、设置、评定、发放、管理和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我国奖学金来源较国外多元化的筹措形式较为单一,奖学金的设置不能与时俱进,奖项设置单一,评奖条件同一,仍以“成绩论英雄”,智育元素远超于其他指标,不利于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奖学金的评定、发放、管理和使用等过程都存在一些不足,从而指出科学的评定标准、规范的评定实践、动态的管理制度应共同构成奖学金的完整体系,才能保障奖学金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
此外,由于公平原则是奖学金制度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奖学金分配和评定的公平问题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地区、院校以及学生特征与获奖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高等教育体系内促进奖学金更加公平、有效地进行分配;更多的学者则是从奖学金的评定机制和实际的评定过程中考察奖学金是否公平地发放给真正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奖学金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所关注和探讨的正是在奖学金实际评定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以及奖学金功能的发挥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当前各高校普遍采用“分级评定”的方法,即在国家奖学金制度法规的指导下,学校设立总的评定标准,各院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可操作的评定规则,最终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实际评选,之后再逐级上报评定名额。评定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评定不公和虚假评定等不规范问题,难以用书面规定、量化考核等形式进行规范,根据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奖学金评定与发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已多有表述,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视角为教育社会学,由奖学金评定的公正性问题进而探讨奖学金功能失常的问题;二是研究层面放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微观层面——班级与学生群体,注重教育活动发生的真实过程,力求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奖学金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解释主义的学校教育观与本研究的设计
(一)解释主义的学校教育观
作为西方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之一,解释主义的观点是从其他社会学理论,诸如现象学、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学、知识社会学等发展而来,确切地说是一个关于解释主义的理论群。英国的知识社会学学者麦克·F·D·扬在1971年发表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一书中宣称“人们对教育社会学的兴趣已经转变为对教育机构中的社会组织或社会知识的研究”,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转向对课程和教学问题的探讨,直接观察那些发生在复杂的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以便增进对学校情境动态的了解。由于解释主义的理论认为日常生活是构建社会的积木,要了解社会现象必须从观察日常生活入手。正如符号互动论者致力于探讨学校的互动结构及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如课堂生活中师生之间互动过程与学生的发展过程;俗民方法学则研究社会成员解释情境的各种方法,如揭示学校人员用以解释和组织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意义的方法。
解释主义的理论之间存在诸多差别,但这些理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反对功能主义和冲突论学派抛开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和实际内容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将个人作为研究的对象,而非整个的社会组织,围绕人的行动开展研究,把个体看作意义的创造者,本质上关注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强调解释方法的获得和传递,重视理解行动者对环境的理解及其活动的真实意图。总的来说,解释主义对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不进行全局性的争论,认为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同时更加关注个体在具体社会环境中行动的方式和意图。与功能主义致力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适应社会的普遍规律不同,解释主义尝试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新的方法,诸如质的方法、解释的方法和建构的方法来探究社会生活。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初期以三所高校的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主要是考虑到研究上的便利性,遵循方便抽样的原则,选择能够充分接触的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为本案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研究思路。在调研中进一步发现Z高校Y专业大二年级B班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所发生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因而根据目的性抽样选择Z高校Y专业大二年级B班为个案,为本研究提供切入点和典型案例。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实现研究目的,我们主要通过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以被研究者的访谈资料为主要数据,并以高校关于奖学金的制度文件为辅助文本资料。具体地说,研究者根据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取案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度访谈,听取他们讲述奖学金评定中所发生的故事和对事件的态度及评价,通过叙事研究在积累客观真实的资料的同时,探寻班级成员的行为和言语背后的意义。访谈结束后,我们认真梳理访谈内容,形成原始资料,并根据文本片段、文本主题、关键词对资料进行分级编码,经过多轮研究分析构建出影响奖学金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如在提炼出“人际关系”这一关键因素我们的分析过程举例如下:
文本片段:(1)因为这事闹的不愉快就不好了。(2)以为努力了就能为自己争取公平,其实评选这事还是要看人缘的,人都会感情用事的。(3)我不想因为这事把自己和班长和辅导员的关系闹的太僵。(4)说实话,我原来也有一点不平衡,但是别忘了,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当我们进去社会的时候,也要发展一下人际关系。
文本主题:(1)服从决策、维护集体人际关系。(2)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因素。(3)人际关系之间的不平衡性。(4)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因素。
关键因素:人际关系与互动。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对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有两所高校的学生都提到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班级成员之间围绕奖学金评定所发生的分歧和争论,其中河北省Z高校大二年级B班的奖学金评选活动发生的案例最为典型,本研究就以该案例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对这一班级中的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由于大二年级是学生入校以来第一次评比奖学金,辅导员在班会中将奖学金评比的精神和要求对所有同学进行了传达,并将详细的评比标准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同学手中,保证每一位同学对奖学金的评定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最终由班干部主持本次的奖学金评比活动,方式是由班干部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得分”以文件的评定标准进行综合计算,符合学校评比标准的同学将被列为奖学金的获得名额,最后召开全体学生参加的班会进行民主评选,投票通过奖学金获得者的名单。
由于评选标准有据可依,评比活动似乎在公正的氛围中进行,但是当全班同学都不符合二等奖学金的评比标准时,班干部为了使本班的二等奖名额不空缺,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以“赠予证书”的方式给学习成绩最高的L同学(不包含已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同学)加分,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达到标准,但“社会活动”的得分仍不足,于是班长M将自己多余的“社会活动证书”赠送给她,希望这种虽然违规,但是为了“班级利益”的行为能够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在小班会中,同学们没有制止,部分同学甚至表现出支持的态度,而成绩总排名因此下降的A同学虽然有意见,但是考虑到人际和谐,“我觉得班里团结也挺重要”和“将来有事儿要同学帮忙”等因素,也没有出言制止,正如她所说,“与其让名额空着,还不如有人拿了,我觉得同学之间的团结比名次重要”。
本研究基于4名主要大学生的访谈资料,力求通过学校班级这一微观层面的真实场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解释主义的研究视角探寻奖学金功能失常的原因,从而探索出奖学金功能的实质意义和实现路径,研究者认为这是学生教育与管理实践中微小的而又具有研究价值的真实问题。
三、研究发现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奖学金评定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在于评定制度的合理性,更在于评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具体问题;奖学金功能的发挥也不仅仅在于最终的评定结果,更在于评定过程中能否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以往在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时,大多侧重于在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中进行探讨,例如学校通过奖学金制度给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时,往往强调使学生内化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规则,这是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而功能主义的方法对教育系统中的具体问题解释不足,忽视教育微观层面的研究。在此次奖学金评定活动中,除了既定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文化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生群体的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奖学金教育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借鉴解释主义微观分析的方法对班级组织成员进行观察访谈并总结出以下问题:
问题1:学校规则与班级日常规则存在差异。
学校规则包括学校生活情境中明示或暗示的各种规則,如奖学金制度是以学校正式的制度文件存在的,其评定制度是学校明确的规章制度。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通过执行学校的各项规则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然而在班级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与学校规则不同的日常规则,这是因为班级如同一个小社会,充满着不同的交往和互动,班级中的日常规则本质上是这些交往互动的产物,学生对于学校规则与班级日常规则的理解、认同与接纳程度可能不同。在本次访谈的案例中,学校制定的奖学金制度作为学生评定活动的参照办法,要求学生根据学校规则进行评定。然而班级是奖学金评定的真正场所,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置学校规则于不顾,擅自改变规则,并在班级中达成共识,可见学校所规定的规则与班级组织成员在日常情景的互动中所形成的规则存在差异。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学生个体在班级交往活动中都是带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倾向,而非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和管理。所以虽然学校的主要功能就在于促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在内的外在因素并非是造成个体教育结果的唯一因素,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行动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的班级交往活动中应培养学生的一些社会能力,如自我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质疑的能力以及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社会环境中学习如何解决自身的问题,如何尊重其他个体,如何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分享。
在本研究案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方面存在不足,一些学生即使对奖学金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也不会公开表达真实的想法或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而是被要求以“集体利益”为重,舍弃个人的选择,服从班级整体的决策。但是奖学金的作用不仅是获得荣誉与奖励,也是学生认识、批判、学习、成长的过程,学生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一问题,以及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所传递的内容和价值观才是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所应关注的真正问题。
(四)领导者的作用
涂尔干认为教师代表社会权威。现代社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是由教师作为代表管理学生的日常活动,教师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活动。班干部同样可能拥有一些管理同学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来自于班级所给予的信任和荣誉。所以本研究所指的领导者是作为班级实际领导者的教师。
在本研究案例中,辅导员作为班级领导者的角色更多地体现在传授奖学金制度和外部监控,在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并不在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对受教育者大学生这一角色群体的信任,但是在实际的评定过程中,即使有明确的文本规章,也可能会面临奖学金制度所设想的理想条件和实际的情境大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确立指导方向、给予学生一定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更多地“注视”班级全体的目标和每个成员的成长,而非粗放型的管理。例如,本案例奖学金评定的动态过程中,教师应关注班级学生成员是否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存在感”并发挥作用;学生是否通过评定活动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获得经验和成长;学生是否通过班级活动相互竞争、相互协助,培养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奖学金评定这一活动和目标是否获得了班级和学生个体的成长。
五、实现奖学金功能的对策建议
在奖学金实际评定与发放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奖学金制度的教育功能,是高校管理者及师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解释主义的教育社会学方法强调深入到班级奖学金评定活动的真实情境中探讨奖学金制度功能失常的原因,弥补了宏观社会学分析在学校、班级及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和互动关系研究中的不足。
(一)坚持公平原则,树立支持性的集体风气
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命题,学校奖学金的评定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仅是在评定制度上做到公平,也要在评定程序上做到公正透明,否则将影响评定的有效性。在奖学金评定活动中,应将公平这一教育因素贯穿始终,教师作为社会共同价值体系的信使,应培养学生了解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形成社会要求的价值认同。同时班级成员应在班集体各个方面的日常管理和班级活动中注重建立开放性的班级结构和支持性的集体风气,鼓励多种多样的扩散性思考和允许每个集体成员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获得成长。
(二)注重过程,关注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与互动
在奖学金制度创新方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首先,应对奖学金制度进行理性分析,不断创新,规避原有制度的不足與弊端,在奖学金额度、种类、测评体系、管理方式等方面寻找改革空间,结合具体实践,开发适合本校的奖学金制度。其次,建立奖学金动态管理机制。奖学金制度不仅仅限于评定和发放环节,为了监督获奖学生合理使用奖学金,应完善奖学金跟进、追回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情况予以记录反馈,对不符合奖学金要求或不合理使用奖学金的学生应启动终止、追回机制。
在奖学金评定方面,应注重教育环境中过程的意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但是过程是系统中行动的部分,他表明真实发生了什么,学生在情境中互动、决策、冲突、合作,所获得的可能与社会、学校期待的有所不同,所以应将教育功能融入教育过程之中,更加关注过程的意义。
(三)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学校中的活动是以人的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活动不仅是外部力量的产物,其主体性的发挥在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每个个体在人际互动关系中都有其价值判断并表现出一定的言语行为。教师在教育互动中如何传递并不意味着学生如何理解和构建,不能忽略个体作为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所传递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被学生内化为其文化结构的有机成分取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在处理人际交往和社会问题时主动地发挥个体的主体性,学习正确的态度、言行以及道德规范。班级集体中的人际互动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尊与价值观,引导着学生之间友谊和社会网络的形成。在奖学金评定活动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如何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进行感情体验和道德判断;如何培养人际关系,正确地开展竞争与合作;即使教师不在场,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仍能构成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整过程,学生在班级情境中面对面的互动,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对活动目标的认定、对活动内容的商定、对活动冲突的调节以及对活动结果的评价等无疑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构建出自身在未来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和实际问题的参照体系。
(四)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奖学金内涵。教育者应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而不是通过违反规则的方式追求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培养社会共同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者应认真研究奖学金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将奖学金的来源、内涵以一定形式传递给学生。高校设立奖学金的目的不是为了奖励而奖励,而是将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作为国家培养人才观念的导向,学生不应对奖学金的认知停留在书本的静态条款层面,将奖学金的获得归功于个人的努力,应明确国家、社会、高校及个人关于奖学金制度的权利与义务。此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奖学金消费观。奖学金评定后,教师要及时引导获奖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将奖学金作为进一步学习和成长的条件,防止出现不合理使用奖学金的现象发生,使奖学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加强师生互动、创建信息反馈平台。解释主义的教育学认为,学校班级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系统中的所有成员的行为都是彼此影响和制约的,班级规则就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建立。在本次案例中,教师作为班级的重要成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在思想和行为上影响并制约学生的行为。
六、结语
学校通过奖学金制度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规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内化作为社会合格成员所必须遵循的规范,获得胜任成人角色的责任感和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具有积极的主动性,班级的集体风气、班级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着个体对规范的理解及其行为习惯。解释主义对学校教育的研究从宏观的社会领域进入到微观层面,深入到学校和班级组织内部的真实情境中,更加关注学校具体的文化结构,注重师生之间互动的关系模式,强调个体在情境中理解和行动的方式,为我们理解教育的全过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事实上,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的日常生活,要理解教育必须首先审视学校的日常活动,班级组织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为解释教育活动提供有利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丽芳,肖国强.高校奖学金的合理评定发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8).
[2]片冈德雄.贺晓星译.班级社会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3]葛谢添.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述评[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