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匠人匠心”

2019-04-01 05:47张怡
出版广角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世纪儿童文学理论

【摘 要】 随着我国童书出版及原创儿童文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儿童文学进入一片创作、研究和评判均面临挑战的艺术领地。其中,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依然处于关键地位。在方卫平、赵霞的新著《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一书中,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文类的生存与艺术发展的相关论题,被赋予了深度的创新性表述和阐发。

【关  键  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学术出版;编辑手记

【作者单位】张怡,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3.016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童书出版及原创儿童文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儿童文学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进入一片创作、研究和评判均面临挑战的艺术领地。传统的理论体系如果囿于原有的维度,极有可能与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场域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抵触。这其中,理论批评到底扮演着并且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借用方卫平教授的一句话,“在文学的阔大森林里,理论和批评扮演的是地图和指南针的角色”,无论前方如何纷繁复杂,保持清醒、拨开迷雾、求索问源、指点迷津,始终是理论和批评责无旁贷的使命。在方卫平、赵霞的新著《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一书中,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文类的生存与艺术发展的相关论题,被赋予了深度的创新性表述和阐发。

在当代童年文化被商业浪潮所裹挟,而所谓“市场为王”已经不可避免地占据童年书写的相当一部分篇幅时,作为编辑,作为出版者,我们为何对一部严肃规正的纯学术著作如此珍视?事实上,这代表一种期待文学与学术在更高层面上相互交融、携手前行的姿态。尽管当前的儿童文学市场已经人声鼎沸,儿童文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中国作家已经问鼎“国际安徒生奖”,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上发出了更多的声音,然而,这发展的底蕴还不够深厚,动力还不够强劲,声音也还不够响亮。重视儿童文学理论和批评,意味着一种正视历史足迹的反观和反思,意味着一种引领中国儿童文学走向艺术高地的期待,也意味着一份面向世界、走向经典的责任与气度。

一、缘起:出版的使命和理论研究的使命

笔者与方卫平教授结识于一次“大别山笔会”,和赵霞博士则因一场国际活动而一见如故。其实早前,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酝酿五年策划出版的“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就是由方卫平、赵霞主编和选评的。参与编辑工作的成员都能从中感受到两位老师的严谨细致、目光精准、学养深厚。四年时光过去,笔者在儿童文学编辑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除了常常读到两位老师的理论文章,和他们的交流机会也越来越多,彼此越发熟悉。2017年11月,笔者接到社里的安排,参与编辑方卫平、赵霞的理论新著《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欣喜、期待,以及一切忐忑不安的心绪,都被笔者化为案头一次次忘我的审读。

实际上,策划出版《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与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出版战略两相契合。早在2012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就以建设者的心态,集聚资源,以品牌为先导,提出了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儿童文学理论“三位一体”的推动路线,力求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并且倡导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儿童文学出版模式。这其中,儿童文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方卫平、赵霞的这部学术新著,因其视角宏阔、论述细致,尤其是着眼于业界尚未深入研究的“新世纪以来”这一历史区间的特点,注定了其出版意义之重大。

二、投入:给厚重的作品以完美的呈现

接到书稿后,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迅速成立了项目组,由原总编徐凤梅负责统筹,儿童文学编辑室副主任阮征带领笔者担任责任编辑。该课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原稿本身已是非常成熟的作品,编排有序,逻辑清晰,论述有力,语言规整。我们在仔细通读原稿之后,从编辑的角度,又和方卫平老师、赵霞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沟通。

例如,在体例上,关于“引论”的位置,编校时一般将其放在正文目录之前,作为“序”处理。但经两位作者解释,该引论是正文论述的组成部分,应按原稿体例安排,页码也统一编号,这样全书的逻辑才更为完整和顺畅。又如,在下编“批评与展望”中,两位作者经过反复考量和比较,最终决定将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的顺序对调,先讲“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再讲“新世纪儿童文学的美学问题”,从普适性、外延性的问题到专业性、内涵性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论述。

在内容上,由于该书的写作时间跨度较大,有些近年来出现的出版现象没有在书中得到及时的更新和体现。征求意见过后,两位老师随即做了认真的增补和修改。如在“图画书艺术发展”一节中,论及国内图画书的奖项,原稿只提到了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和“信谊图画书奖”。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图画书的相关奖项已逐渐增多。在对文稿内容进行增补后,“张乐平绘本奖”和“图画书时代奖”这两大致力于推动原创图画书事业发展的全新重要奖项也进入读者的视野。

在编校过程中,我们还配合作者查证核实文中引用的相关名词和历史事实。如书稿中多次提到法国史学家菲利帕·艾里耶的《童年的世纪》,经核实,全书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本的书名,统一写为《儿童的世纪》。又如原稿中提到的“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现在称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经与作者商讨,为尊重写作时的历史原貌,也为避免破坏全书写作的历史脉络,使读者在阅读时不至于产生混淆和错乱之感,特保留原有名称不变。

对这样一部厚重的著作,如何在形式上给予完美的呈现,也是编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邀请著名艺术家缪惟先生担纲设计工作。为突出该书的学术感、厚重感和收藏价值,整體装帧设计采用硬精装形式,大气的16开,色彩搭配和谐,风格沉稳厚重,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巧妙运用,与图书的内容紧密契合,相辅相成。封面设计共分外封和内封两部分。外封设计雅致清新,内封选用布面特种纸,辅以烫银工艺,与外封的清新色调形成对比。环衬采用树芊纹纸,中偏厚的质感增加了书的立体感和厚重感。一遍遍的分析、比对、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读者们看到的成书效果。整个编校过程虽然繁复,但编辑们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直到2018年5月这部著作出版,笔者一共读了四遍书稿。睿智而深刻的理论光芒,让笔者也和两位作者一起,过上了“一种幸福完整的儿童文学理论生活”。

三、领悟:先锋意识和具有指导性的洞见构成核心价值

如果说《童年写作的重量》是方卫平近年来在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等方面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论文章、序文、对话等文字的结集;《儿童文学教程》是方卫平在数十年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经验和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对儿童文学的历史、文化、艺术、教学等维度的知识阐述和理论思考;那么,《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则是方卫平和赵霞对新世纪以来十余年中国儿童文学的“重新发现”。这场发现,耗时十年,凝聚的笔力和精力巨大。他们以一种宏阔的姿态,书写了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波澜壮阔的自我演进历程。让我们致敬并感恩的是,最终,我们看到了一次独立、理性而意义重大的抵达。

在当前浮躁的儿童文学出版和研究生態中,《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的出版之所以独具价值,是由于它用严谨的、事实与理性并重的域内域外比较研究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高度,用开阔的文化视野和融会贯通的文艺理论拓宽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广度,用深刻的学术分析和理论阐述发掘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深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助推力量,也成为进一步提升儿童文学整体水平强大的精神动力。

正如方卫平、赵霞在引论中所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正在展现它完全不同以往的气息和面貌,而这种气息和面貌,将深刻影响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走向。要辨清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就不能不认真思考相关的童年观与童年精神问题。基于这种思考,该书试图从近十余年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文化环境与文学艺术的演进中,梳理、揭示和思考新世纪儿童文学在总体文化语境、自我艺术突破以及理论批评三个层面所面临的具有鲜明当代性的发展课题。

在上编“文化语境”中,该书选取与新世纪儿童文学发展密切相关的当代童年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媒介文化等话题,探讨文化语境的变迁对于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及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艺术选择和创作、出版反思。在中编“艺术轨迹”中,该书在回顾新时期以来原创儿童文学艺术探求轨迹,梳理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进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代表作品的分析,阐述了作者对儿童文学及其各个文体的当下艺术症结和未来艺术走向的思考。在下编“批评与展望”中,该书对童年精神、文化内涵、现实书写这三个新世纪儿童文学发展亟须突破的重要艺术课题进行了考察和思考,提出了包括“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在内的一系列本土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课题。

例如,在探讨当代商业与开放的市场经济文化对于儿童文学艺术变革与出版兴盛的内外促进作用,探讨童年文化、消费文化、新媒介文化和新世纪文化形态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以及对儿童文学的影响时,有两个核心的观点贯穿始终:一是作者重新强调和阐明“儿童本位”应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在儿童生活的普遍书写中,儿童文学应该始终寻求一种独特、纯正、高级的童年文学趣味;二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要有现实的肌理,又要能揭示现实之下那些真实、普适、透彻而又深刻的生活真谛,给读者以一定的真理判断。由于一些作者在实际创作中得不到建构儿童文学乌托邦理想国的任何鼓励,适时、清醒且善意的理论作品就可以给他们温暖,告诉他们创作变得美丽、快乐、公平、仁爱的可能性,而这种期待会激励着他们去思考该为建构理想世界做些什么。

又如,在“小说艺术发展”“童话艺术发展”“图画书艺术发展”等章节中,作者基于开阔的童年文化视阈,贴近儿童文学细密的文本内部,对相关的作家和代表性作品,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理论分析和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不拘泥于语义评判,也不纯粹抱有某种理论期待,而是力图跟随作者的思路进入文本之中,站在批评家的立场对作者的思路进行评点。而这评点中所蕴含的风趣、豁达、平等,又恰恰是对儿童文学精神最好的表达,是对儿童文学中“平庸之恶”的最含蓄温柔又最坚决的抵抗。或许这正是儿童文学理论的独特价值所在。

当然,作为理论研究者的作者本身,对理论与批评也有着清醒甚至严苛的认识。与飞速发展、急剧变化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形态相比较,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评价标准研究略显滞后。新世纪以来的儿童文学理论,亟待一次系统的、对当代问题和当代面貌的回应与探讨,以具客观性、规律性的理论视角发挥理论引导功能,引领儿童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走向。因而,作者在整个“批评与展望”章节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当儿童文学的写作出现文化缺失、成长体验错位等问题时,作者抽丝剥茧,打桩立柱,提醒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坚守责任与使命,永葆一份纯粹、美好而有力量的童年精神,才能朝着新的进展和突破前行。这也暗含着作者对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二者之间交互性和思辨性的期待。高水平的儿童文学理论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提供参考、指导,以及更足的艺术底气;与此同时,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提升了儿童文学研究对象的层次,使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出理论声音,拥有更稳的理论底气。

四、品格:低调的“匠人”和高贵的“匠心”

对研究者来说,比眼光更重要的是品格。我们常说,“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想说春风有包容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尽管是学术专著,方卫平和赵霞也写出了理论研究者认真、融洽、勤奋、自觉的品格和性情。

在笔者眼中,两位作者都是独立而不偏执,坚定而不狭隘的人。哈维尔曾说,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是对的。儿童文学因其写作对象和阅读对象的“非成人性”,易被作为创作者和研究者的成人“清浅化”,因而,这也是一门很容易陷入浮躁的学科。方卫平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一种沉静的心态来从事这项工作,没有超常的定力是做不到的。一部作品的背后,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如果幸运,他有一位在技法、人生和灵魂层面有交集的同道中人。实际上,方卫平教授也是幸运的,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这条道路上,赵霞博士也坚定而安定地行进着。闲谈中,赵霞博士还曾说过,自己总是能从那种令人头脑发热的过度狂欢中很快抽离出来。

可以说,他们是在儿童文学理论界实践着“工匠精神”。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绝对安静、安定的。做顶级的匠人,往往意味着缓慢、少量、辛劳、孤独。这背后所隐含的同时也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可方卫平教授仍常常谦虚地言语,专注做点东西,至少能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其实,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好评如潮。曾有评论说,该书的研究是站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制高点上,为当代的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参照和借鉴,对提升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水平,改变我国儿童阅读生态亦有帮助。

除了作者方卫平、赵霞所奉献的文字本身的重量,作为编辑,笔者也从中看到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身份的壮观的关注者队伍。我们无须太害怕这个时代的力量,虽然有时候它喧嚣、嘈杂,但真理、常识和洞见,总在“复行数十步”的地方,让人豁然开朗。

这也是该书作者厉害的地方。他们用文字钩织出了儿童文学理论的细节和质感,扎实得可以让读者用脚踩上去。看着作者在儿童文学理论生活中观望、耕耘、充满期待,读者也会获得一种深刻的体悟和慰藉——参与了他人的研究,延展了自己的思考。

五、期待:创造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的“中国想象”

圣埃克苏佩里在《要塞》中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创造是“用生命去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而以创造力实现的文学,可能是这个时代对抗无聊和平庸的关键力量。

童年,也许因为它有着最纯粹的美与善意,以及可以塑造未来的特性,才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一代复一代,永不停歇。一部厚重的著作,其中凝结着人的岁月、希望和信心。

严谨、细致如方卫平教授、赵霞博士,他们是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匠人”,他们始终保持着勤奋自觉,不为世俗、名利、喧嚣浮躁所动的“匠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匠人匠心”,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文学更为丰富、细密的一面,以及走向经典、走向世界的艺术可能。那不是一种虚幻的追逐,而是一种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的“中国想象”。

猜你喜欢
新世纪儿童文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