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历程中,我们逐渐从意识上重视学生发展到行动上重视学生的未来。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全方面发展,特别是美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那么在《国家音乐课标》与《国家艺术课表》的指导下,我们更应该从教学意识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更要从教学行为中反思自身教学意识。
关键词:艺术课标 教学行为 教学意识
纵观《国家音乐课标》与《国家艺术课表》,我们必须毫无疑问地确定音乐教学或者是说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是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的。那么,作为教育者,应该怎么做才能传播这份美好呢?笔者认为可能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发展
我们很容易知道,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且在十九大过后,国家对于艺术学习也是出台了分布性政策:取消音乐特长生招生。让艺术学习大众化、普遍化。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艺术教育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經费的投入
教育经费的投入简单来说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培养教育者的经费;另一个是培养学生的经费。教育的付出和成效往往不成正比,但是这却是一个加速显现成效的过程——即幼儿时期的培养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所以目前为止,社会上很多幼儿园的培养费用比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多得多,那么国家也应该需要重视这个阶段孩子的培养教育。其次就是教育环境的建设。伦敦西区一百余座剧场,纽约曼哈顿岛有一百余个剧场,莫斯科一个城市有二十多个职业交响乐团,仅仅60万左右人口的澳门特区也有一个职业交响乐团、一个职业民乐团、每年举办澳门国际音乐节......可以这样说:国家审美素质、艺术修养与文化艺术生活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文明水平的标志;审美素质不足、艺术修养差、文化艺术生活水平低,将严重阻碍一个国家称为伟大强国的步伐。
2.教育者的选拔
芬兰教育在国际上是引领潮流的,取得的教学成果也让世界肯定,我们有必要、有需求向其学习,在芬兰的教学体系中,所有的教师必须拥有硕士学位(它是全额补助的)。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有时甚至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足以让学生铭记一辈子。然而在我国教育体制下,绝大部分家庭还在讨论读研有没有用?女性学历太高不容易找对象;好像研究生毕业了还不如本科那时的精力去考教师招聘考试;快毕业了还要找专门的老师学习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这些种种都不是教育该得出的果实。听说一个笑话:有一排士兵,排好队,站得整整齐齐,等着军官训话。军官说:“愿意到前线去的,向前一步走”。“刷”,士兵们都朝后跨了一步,只有一个士兵保持在原地。军官说:“那就是你了”。也许这个笑话会博取大家会心一笑了,但是这个笑话我所理解的当今教育中含有的寓意是:如果在别人倒退的时候,你还能保持不动,你就能脱颖而出。在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以学习为荣。所以对于教育者的选拔更应该优中选优。
3.教育者的社会地位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来说,并不像古代时那么“尊师重道”,甚至在新闻报道当中时有师生冲突的极端例子;国家立法不许体罚;导师制下学生压力大而自杀;这些现象,都是“怪象”,我们可以从问题切入,但是要从根源治理:在优中选优的教育者中,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保证教育者的薪资酬劳,提高教育者的社会地位。
二.教育者意识的开放及敢于先行的态度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在教育改革成功后的经验总结说道——“改革的关键:最大限度调动教师改革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说明了教师角色的作用是多么的关键。那么要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的精力分配有非常多的方面,以至于真正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参差不齐,甚至有的教师把“养活自己”作为首要目标——在校外办补习班,等等教育矛盾突出。包括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再教育”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社会主要还是以骨干教师进修、培训;精品课交流;课题研究;文艺活动展示为主的一个体系进行促进学习,但是这样更多的是一种自身输出的过程,教师教学上真正补充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在此基础上能做到教育先行的教师就更加屈指可数了。
三.提供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
在李希贵教育家践行改革的北京十一学校中,对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保障,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课表的落实,在因材施教中,更体现了因需(兴趣)而学。笔者个人非常认同这样的做法,当我们还在讨论应试教育好不好;是否应该以职业需求来学习;又或者进行通识教育的培养的重要。这些学习需求的选择权利为什么不交还给学生呢?都说兴趣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又为什么在现实教育中扼杀了她呢?
在重重的的问题下,我们应该怎样在当下做好教育呢?
对比两份课标来说,笔者认为当下的音乐课堂已经到了从音乐教学转入艺术教育(通识教育)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部分我将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等同起来,主要是因为,通识教育的中介手段应该是艺术教育。
在现在的分科教育下,有些人长大后去学另外的学科会有完全不开窍的感觉,就像有一堵墙一样横在他的生活里面,他会潜意识地觉得有些领域自己碰不得,这些领域就是墙。这样的思维,未来的选择空间就会窄很多。
但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有通识教育给他打下基础,打开思维,长大后他就不会有碰到墙的感觉,他的选择空间就会大很多。所以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做通识教育。
知识很重要,它能打破人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此外,知识多了才会有思考和想象的素材,知识面广,也容易让人触类通。而有了知识体系,我们再学到新的知识点,就能知道它在头脑框架中应该填补进什么位置,就容易综合地理解事物。
而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教师要注重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郝景芳是当代经济研究专家、科幻作者、儿童教育专家,她发起了儿童通识教育项目“童行计划”。曾说道,“我们是不可能知道孩子未来长大了学什么是最有用的,但是我们要保证让孩子长大后有能力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不是让孩子学一个技能保一辈子,而是让他学习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让头脑运行方式是灵活的、会学习的、有能力学习的。做到这些,不管将来是什么样的,他自己都能去应对。 在培养孩子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过程中,父母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一开始父母可能会有担忧,害怕自己知识不够,或者没有能力去指导孩子锻炼思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其实不用担心。孩子小时候并不是说要求父母一定要学识渊博、文理兼通,要有多么庞大的知识体系,而是说让孩子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即可,比如科学里有哪些科学知识,历史上有哪些历史故事,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是美的,这些感知性的东西是知识基础。上了小学之后,孩子就可以去看各个门类的书广泛阅读了。
最后将芝加哥大学的办学经验与大家一同分享,也希望在国家不断改革的进程中,中国教育终有一天,能作为世界典范: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德鲁-阿伯特,2017年来参加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仪式上他做了个演讲,以芝加哥大学为例,谈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尖学科,为什么能一直保持长盛不衰。
芝加哥大学是世界著名大学。这里诞生了“芝加哥经济学派”这样著名的学术团体,走出了世界上约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据统计,到2015年为止,有91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以及22位普利策奖得主,都在这儿工作或学习过。
安德鲁教授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第一个重要原因是,社科楼里有多个院系,在一起办公,这就让芝大的学者们,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处于跨学科的环境中。芝大的学部制度。
学部制度是芝大在学术结构上的一个创举,它将不同的院系放在了同一栋楼里。比如说,1929年秋,建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楼,里面就包含了社会学系、历史系和经济系等不同院系。院系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让芝大各个院系的学者能畅通地交流思想,为学者们提供了开放交流的条件,第二个原因是,核心课和文明课体系,也是推动芝大跨学科研究的两个引擎。芝大的本科核心课除了改过几次名字以外,从1930年以后就没再变过,一直保持着通识教育的色彩,以阅读经典著作为主要内容。比如说,阅读涂尔干、弗洛伊德、卢梭和黑格尔等等。到了1950年,芝大又创建了“文明课程”体系,包括印度、中国和伊斯兰等文明课程。正是核心课和文明课体系的设置,才让那些永恒的人类文明核心问题,不断地在芝大社科学者的思考中出现,让芝大的学术研究视野扩展到了狭义的西方世界以外,使芝大历史系这样的院系不再只关注美国史研究,而成了一个致力于世界历史的大系。视野和格局的扩大,让芝大走的更远。
无论是芬兰教育体系、北京十一学校又或者芝加哥大学的办学经验,我们依旧还需立足现实、开放视野,在《國家音乐课标》与《国家艺术课表》的指导下在学校教育中不断推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露露: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石的芬兰教育生态系统——兼谈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2—2016)[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年07期
[2]肖朗、孙岩:20世界美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哥伦比亚和芝加哥大学为考察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15年01期
[3]洪笑洋:基于自我体验的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标解读[J].北方音乐,2018年16期
(作者介绍:罗雪花,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