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众所周知,初中时期是学生辍学的高发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少在校初中生都与社会上的青年保持联系。相关心理学家指出:当下,不少社会青年都存在着心理扭曲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学校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保证在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要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将情感渗透其中,来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情感教育;必要性;措施
初中是学生由小学到高中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日益成熟,学生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新课改提出之后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它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发展方向。当下,随着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增加,学校有必要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將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必要性
1.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由教学性质所决定
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增开的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该必修课相当,这两门课都是政治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自己的德育知识。“真正的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学校为学生开设的众多必修课中,道德与法治课不仅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起到帮助作用,还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众所周知,政治理论课都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要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情感的渗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由教学原则所决定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守知行合一原则,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就要在课堂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教师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作为一门思想政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能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法律是严肃的,在我国,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一个人在触犯了法律之后,不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法律的这一特性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师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借此来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渗透方法
1.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
教师是课堂氛围的主导者,课堂氛围是否良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若在授课过程中带有一些负面情绪,当有学生在课堂上不小心犯了小错误时,教师就有可能把他训斥一顿,使整个班级都处于一种低气压状态,进而影响其他学生的积极发言。倘若教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教学,就会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学生个个是察言观色的能手,在老师情绪的感染下,学生就会放松自己的紧绷情绪,积极地参与课堂,使课堂富有生气。
2.选取典型的讲解案例
道德与法治课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较多,倘若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下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都会降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在授课时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校园暴力”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借用现有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这样一则视频:A同学在餐厅吃饭的过程中,不小心把菜汁弄到了B同学的身上,A同学及时向B同学道歉,但是B同学还是找来自己的帮手对A同学实施群殴行为。这一视频在帮助学生了解何为校园暴力的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对此视频内容有感而发,此时,教师就可以让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在授课时使用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深入交流的媒介。相关研究证明: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使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富有感情的语言不单单是指人说话时的音色,还指人说话时的语调、动作。教师要想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角色中,只有这样才能跟随课本中的知识来实现自己情绪的转变,进而将情绪受到感染的学生带入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加强对相关内容的记忆。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自己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更深层次来说,这门课程可能在学生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偏差。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孟颂峰.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3).
[2]陈雯.心理情感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3]顾引新.小议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J].长三角(教育),2014.
[4]蒲勇.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方法[J].新课程(下),2018(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