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视成语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积累丰富的词汇,研究解题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让鱼和熊掌兼得。基于此,对初中成语教学与解题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兴趣;教学策略;积累词汇;解题方法
成语是在语言应用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学习成语,探究成语的出处,了解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使其了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进一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丰富文史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收到词简义丰、形象生动、透彻犀利的效果。然而当前中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并没有把它当作专题来介绍,导致了对这一重点、亮点的忽视。在成语教学上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成语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很多教师往往只看重分数,却忽视了成语本身的文化魅力,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或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结果只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视成语教学,并在成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理解成语的文化意蕴,提高学习的效率,鱼和熊掌兼得。
一、兴趣是成语教学的前提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好学,把成语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我在成语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竞赛、讲故事、表演、猜谜、诗歌朗诵、办手抄报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成语、学文言文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成语,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因此,只有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成语言简意赅,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轶事、典故。例如,成语“一鼓作气”就来自《曹刿论战》。我在教学中把它作为一个突破口,让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前后照应的一个亮点。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求知欲望,都想了解“一鼓作气”的来历,并且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战略战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即争先恐后地谈它对学习和生活的意义,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成语教学多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形式来完成,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收获知识。比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学生对“箪食瓢饮”这个成语较难理解,我先从颜回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抓住“箪食瓢饮”的意思进行理解,学生通过思考后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颜回用竹器盛饭吃,用木瓢舀水喝,形容过着清贫的生活。我乘势点拨:“有没有相近的词语来形容颜回的生活状况?”学生马上脱口而出:“粗茶淡饭,节衣缩食。”我继而追问:“颜回过着箪食瓢饮的生活,却依然不改其乐,可见这个成语还体现古代读书人安贫乐道的思想。”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积极思考分析,把这个成语意思牢牢记住了,并对安贫乐道这个成语有了真切的认识。
总之,我们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古代文化的热情,这不仅在成语教学中效果显著,即便是古文教学,也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积累是掌握成语的关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在学习中的作用非常大。中学语文课文中丰富的成语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推敲。
学习成语,掌握成语的内涵,了解古代的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还是从研究教材入手,联系课文,联系语境,因为课文就是学习最好的依托。例如,讲授《木兰诗》时,对于成语“扑朔迷离”的理解,我首先要求学生联系语境:“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只有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才能准确把握这个成语的含义,由此得到这个词的意思是: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再如《周公诫子》中的“握发吐哺”一词,联系语境可见其义。周公對人才非常重视,对前来求见的贤士无不是迫不及待地接见,唯恐怠慢。当他正沐浴着,或是正吃着饭,恰逢贤士到来,就立刻起身,一次次把头发握起来,一次次吐掉口中的食物,去接待客人。通过对整个句子的分析,这个成语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所以,只有学生在学习时结合语境并通过自己的领悟,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才是真正学到了这个成语的内涵。积累和掌握语文教材出现的成语尤为重要,对课文出现的成语,要落实词义,做好归纳。近几年中考题出现的一些成语,在我们语文课本中也常有出现,如:精益求精、惟妙惟肖、赏心悦目、沧海桑田等,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不要忽略成语的词义,注意该成语的褒贬、范围、用法等,并做好成语词类的归纳。
学习成语,重在过程,重在课外。中考考查的成语有些很少“露面”,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多收集整理成语资料,加大成语的覆盖面。成语积累多了,遗漏就会少。复习方法除了读和记这些常规方法之外,还应该学以致用,人们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成语也应该词不离口。在课堂上,我率先垂范,带头讲成语;也鼓励学生多用成语,说得多、用得好的学生及时予以奖励。课堂外,我要求学生注重阅读与积累,养成讲成语、用成语的好习惯,每天坚持记20个左右的成语。同时,可以用学到的成语来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或用成语写作文。这样内学外联,真正让学生学会自学。当然,成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单凭几节课就学好成语。平时的点滴积累和阶段的系统梳理结合起来,是积累成语的有效方法。不过在这里应该注意一点,如果学生使用成语时出现了错误,大家要及时指出并纠正,避免以讹传讹,甚至误导他人。
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成语运用题是近年广东语文中考试题必考的基础题型,通常有两道题直接涉及成语,一是根据拼音写词语,二是选择运用正确或错误的词语。从得分情况看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成语数量多,记忆量大,而考生解题往往不得要领。要拿到成语题的分,方法有很多,但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有句话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成语解题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如下:
(一)先易后难,学会推断
所谓先易后难,是指先确定成语使用的正误,再推断成语的意义。对考生来说,可能有一两个选项是比较容易排除的,有两个选项是较难理解,这就需要考生重点围绕这两个选项进行斟酌。
(二)撇开语境,直击成语
学生做成语题极为错误的方法就是,一拿到题,不假思索就读选项的句子,以为这样结合语境,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判断成语的正误。殊不知,语境本来就是迷惑考生的,陷进去就麻烦了。对此,我要求学生做题时只看成语,看完后,用一点时间想一想成语的意思和它的特殊之处。这样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先看成语,这时候我们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十有八九是正确的,不会受到语境的干扰,然后再把正确的成语意思放进句子中,就容易判断其使用的正误。
例如,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2018年广东中考题)“沧海桑田”的意思:大海变成了桑田,桑田变成了大海,喻世事变化很大。再放在语境中用来形容景色就错了。
再如,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广东中考题)“抑扬顿挫”形容的是声音,放在语境中用来形容情节就错了。
(三)抓关键字,重点理解
有的成语有一两个关键字,如果关键字的意思理解到位,整个词语的理解也就豁然开朗。如: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关键在于“鳞次”和“栉比”的理解。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关键词:悛,悔改。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关键词: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关键词:副,符合。
再如下面这道题: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2014年廣东中考题)
对“不厌其烦”的理解关键在于“厌”字,是“嫌或厌倦”的意思,整个词义就是不嫌麻烦,相当于很有耐心。与语境联系在一起,可见成语就用错了。所以,理解了关键词的意思,做题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四)辨析形、音、义,拒写错别字
组成成语的字都是形、音、义的组合,在形、音、义三者之间,义是首要的。掌握了义,音、形也就容易解决了。成语“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每次接战前都要磨快它的嘴。学生明白了“厉”同“砺”,指磨快的意思,就不会再写成“再接再励”了。“汗流浃背”形容出汗很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学生明白了“浃”是湿透的意思,就不会把成语写成“汗流夹背”了。只有掌握这些成语的确切含义,在拼读词语时,才能少写甚至不写错别字。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易写错的成语分门别类做了一些整理。如:
形似字:暴(珍)殄天物、不落(巢)窠臼、苦心孤(旨)诣、鳞次(节)栉比、(磐)罄竹难书、明察秋(亳)毫等。
谐音字:淋漓尽(至)致、貌(和)合神离、迫不(急)及待、直(接)截了当、好高(鹜)骛远、不(径)胫而走、蜂(涌)拥而上、既往不(究)咎等。
总之,成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学习成语,培养兴趣是前提,积累词汇是关键,解题过程是手段,三者关系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学得轻松而扎实,鱼和熊掌亦可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马爱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7(48).
[2]张军英.浅谈初中语文成语教学的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259.
[3]李相军.谈初中语文成语教学策略[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70.
作者简介:许楚双,出生于1975年,男,汉族,广东普宁人,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