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素芳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教学观念也与时俱进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数学素养思路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是应得到重视的重要内容。所谓的数学素养是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的基本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两个能力都是数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具备的,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思路的指导,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素养 培养方法
一、建立生活化情境,培养数学素养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一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建立适当的教学情境,将课本的知识点适时的、合理的给书本知识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并且在教学中设置一些适当的悬念,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其中教师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必须记住,第一,这些情境必须是和学生切实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第二,就是要懂得选择教材的内容,因为不是每一个教材内容都适合展开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眼中的生活是有丰富多彩的设想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计算知识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想象结合起来,这种做法既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同时又非常符合数学计算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以使数学知识变得不仅有用而且还有趣,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的。然而,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个目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枯燥的教材中提炼出有关于生活的元素,同时将这些教材内容以学生“会喜欢”的方式进行展开,从而找到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之间相契合的一个平衡点,这样一来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更为贴近实际生活的课堂教学情境。借助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枯燥和排斥的心理,从而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数学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踊跃。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教师在教授《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个小节的时候。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结绳计数这一种计算方式,即带领学生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其中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结绳计数的方式和演变过程,面对这样一个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所以在这个小节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合理的安排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之中来对这个小节的内容加深影响。如可以在家里面找一些能用的绳子自己尝试着用它来计数,或者可以去找寻一些有关这样的数学知识的视频来观看,或是和父母在参观纪念馆的时候,有些地方也会有关于结绳计数的保存并将所看见的记录下来。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让学生在掌握计算的方式的同时培养学会类似思维的数学素养。
二、通过总结回顾,培养数学素养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学生在回顾总结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要让学生适时的对已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只有通过对已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才能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对知识回顾总结较科学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建立错题集,错题集地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课堂笔记,让学生学会整理属于他们自己的错题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学生整理错题的时间,还可以将错题以一个最为精炼、最为好记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他们的解题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小学生的思路一遍又一遍的具象化,让小学生在不断重复中提升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教师在教授《认识更大的数》这个小节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面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要用的数字,或者能够体现数字的事物来进行讲述。如以学生的身高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给自己进行身高测试,然后帮助周围的同学一起测试,并在测试之后讨论一下,各自的身高相差多少。或者是以学生爱喝的水或者饮料为例,一瓶水300毫升,或者这杯咖啡250毫升之类的,通过这些例子来推导一下还没有测量出身高的同学或者是没有明确标明毫升的水平的容量。在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起信息技术,将学生提到的比如说饮料,各种不同的饮料瓶容量,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适当的记下解这一种类型应用的步骤,然后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类型的应用题时,就可以找出错题集,通过错题集上的笔记很好地进行解题,在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强化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计算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数学素养的培养。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除了通过上面的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开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而且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在新课改中就明确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方式来鼓励学生动手进行实践。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他们自己动手去做了,才对会这个知识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动手一次,比教师讲十遍都有用。而且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也是学生数学素养中的一部分。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教师讲授认识三角形的时候。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第二让学生学会画三角形的高,第三在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其中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和学会画三角形的高。面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教学教具,让学生用教具中的小木棒组出三角形。然后在自己組成的三角形中,找到这个三角形的高。学生摆弄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一旁观看,给予学生指导。在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再对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高进行知识讲解。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单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没有那么枯燥,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举数得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学生基础教育时期的重点,这个时期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数学思路的培养。核心素养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思路,因此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于教学生知识,而是应该有意识的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去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