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宗思想领略王维诗中的“色”

2019-03-30 02: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暖色调青色禅宗

陈 晨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王维诗的用色分析

王维是中国古代文人中诗艺术与画艺术融为一体的集大成者,苏轼曾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苏轼对王维的评价我们看出,王维诗非常具有画面感,读诗也能让读者领略到画的既视感。然而,颜色是构成一首诗具有画面感最重要的元素。王维今存诗376首,其中涉及颜色的诗148首。在这148首诗中,涉及到各种颜色14种,共计113次。各种颜色出现次数如下表1中所示。

从下表我们不难看出,王维诗中冷色调的使用比暖色调多得多。而冷色调之中又以青、白二色两家独大,然而暖色调除红色之外,其余色彩出现的频率都是很低的。冷暖两个色调,无论是同色调并列,还是异色调对应,都是颇具灵性的。

(一)以冷色调来描绘景物

王维诗所有颜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青白”两色。在一首诗中,青色和白色作为上下句颜色的对仗出现也是王维比较常用的写法。青色多给人以浑厚、深重的感觉;而白色给人以缥缈、灵动、自由的感觉。青色多用在变现王维政治上的失意之后心中抑郁之情的抒发;白色更多在王维归隐之后内心闲适、自由的情怀。

如他的《辋川闲居》一诗中“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一句,青和白的对仗可以说是相当工整的,并且从对仗之中给人以素雅之感。“菰”即水边的青草,青色的草在河边生长,白色的鸟向山尖上面飞。通过青白两色之间的搭配,引导读者想象出一幅山水之间,淡淡的景物画面。诗评家张谦宜评价这两句云:“无景中有景”(《斋诗谈》卷五)。可以说,这首诗中色彩运用的精彩是颇被后人称赞的。

表1 王维诗中颜色出现次数

当然,青色单独出现的频率也是为数不少的,最著名的就当属这首《鹿寨》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尾句就是一“青”字洗刷画面。作者的行动仙踪难觅,青色的苔藓被太阳光所照射。禅意的灵性通过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给人以奇异、清灵之感。就好比西方印象派画家在作画时的变现手法一样,对于光与色,一刹那之美感的突出,王维无疑是中国古代文人中能够将色彩表现达到顶峰的高手。

绿、黑、苍、碧、翠、黛等冷颜色。虽然出现的次数没有青和白二色多,但多为放在尾联或者尾句作为点睛之笔来使用。《送李太守赴上洛》《送张判官去河西》《观别者》等诸多诗的开篇或结尾中多有出现,描写刹那之美,或是形容景物的神来之笔颇多。

(二)以暖色调来表达情境

暖色调在王维诗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相对而言,却比较集中在几个如红色的主要颜色。例如王维的《山居即事》颈联“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一句,红色的莲花在凋谢的同时,花瓣也随之脱落了,此话效仿庾信《如彭城馆》“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一句,王维对莲花颜色的描写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红色似乎是凝固静止的。王夫之评价这首诗的时候说:“八句景语,自然含情”(《唐诗评选》卷三)。对事物颜色的观察入微,对字句的仔细雕琢,构成了王维在暖色调运用上的娴熟。

(三)冷暖色调的交融与转换

在禅者王维的内心世界中,对田园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所以在他的诗中,同时使用冷色调和暖色调,相互勾芡与灵活互换以描绘大千世界点点滴滴、自然景色的方方面面,描绘得是细致入微。

在冷暖色调的对仗运用上,以红色和绿色一起出现的最多。无论暖色到冷色,还是从冷色到暖色,体现了作者情感上的变化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就是心情发生变化的产物。颜色词用来修饰自然之中的景物更是活灵活现。如王维《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青草与桃花对应,绿色和红色对应,雨中和水上还是对应的。雨中,注重表动态字的描写,而“染”“燃”反化静景成为动静。由静入动,在如此工整对仗的同时也做到了对气氛的清新的烘托。

明代钟惺评价说:“右丞禅寂人,往往妙于情语”。从这首《早春行》确实可以看出,王维诗善于体会和描绘对象的心理活动变化,尤其是对象内心的落寞伤感,都能很细腻地刻画出独特的韵味。

二、王维用色与禅宗之间的联系

王维在唐代就已经被诗人称赞为“诗佛”了。他曾拜禅宗慧能的嫡传弟子神会为师,修习佛法。所说摩诘诗信仰禅宗的俗家弟子,但他在佛法的造诣与尊崇却促使他的诗歌形成一方特色。

王维在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当中,达到了从汉代之后就一直占据主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通过生活上的所见所感,来揭示出禅理的真谛。而王维诗中色彩的运用,是王维对大千世界一个最为合适的解读。如他的《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的颈联“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一句,王维运用了一个“白”色。白法是禅宗所讲的一切善法的总称。佛门弟子通过执行善法,来使诸事光洁而白净,“白法调狂象”也就是使用佛法来调理自己,从而灭除掉自己心中的恶念、杂念。王维在这首诗当中采佛法入诗,通过禅者的修心之说来将一件简单的小事描绘得清新而又有神秘感。

再举王维的《终南山》其中一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就和之后的北宋北宗的禅法很相近了,将虚无和缥缈写入诗中,写出大自然静谧的同时自然之永恒,静心之追求。眼中完全是禅宗的所见,以小见大,耐人寻味。清代黄培芳称赞这首诗“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是唐诗当中不可多得的佳篇。

对于暖色调,如红、紫、黄一类的颜色,也能让读者从颜色中探究出禅者王维的思路与眼界。

摩诘在《送张判官赴河西》中写道“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风将蓬草卷入黄色的云彩,佛言:“万物本静,是心在动矣”。伴随着张判官出塞报国的同时,自己送别友人的一瞬间,作者的心情自然也是不平静的。但是摩诘将这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白雪与黄云的对比不但使当时的画面描绘得极具层次感,而且这一系列白黄交加的意象也强调了张判官的去处是边疆之外。所以,使用禅意入诗,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也是摩诘诗的创意所在。

三、以禅宗思想解释王维诗中色彩的特点及功能

佛言:“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勿佛心,向何处求佛?”也就是佛法自在于心,心中有佛,则生命自有可贵;心中无佛,世间也并没有求佛之处。

青色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王维诗中,例如“青苔、青草、青溪、青松”一类的意象比比皆是。“青”字在王维诗中的出现,给读者以幻想和希望之感,这是和禅者自谦、含蓄、敬畏生命、对生死和分别珍惜的观点是一致的。如以下几个诗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寨》)

以上诗句中同样包含“青”字,有的形容依依惜别时伤感,还有的单纯放在咏物诗里折射意境的空灵。无论哪种,王维都达到了对禅宗的秉承与坚持。

王维诗歌当中,白色与禅宗联系是明显的,例如,《积雨辋川庄作》是描绘白色的典范之作。

这首诗颔联也涉及到一个白色,“白”对于禅宗来讲一般为“素”“善行”,或是与祭祀、超度有关的事物、活动。白鸟飞回,黄鹂鸣叫是为颈联的禅理做一个铺垫。

对于颈联上句,有一个“习静”。习静就是禅宗的精修,像坐禅、静思之类的活动。朝槿,是一种生长在夏季,清晨开花、午间枯萎的种类。将朝槿和习静放在一起,即突出了禅宗自思的重要性,禅者就要无时无刻领略时间之快,生命之芳华一瞬,这就要求禅者习静,客观、平淡地看待世间万物,这与“白”色所表达的想象空间是极为一致的。

颈联下向,又涉及到一个松下清斋的活动。清斋,即素食,佛门弟子是终身不允许开荤的,因为佛门认为众生平等,弟子不能为了自己的贪欲去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权利。摩诘虽入沙门,但是作为俗家弟子,仍需依照素食时间吃斋。李善注:宋玉《讽赋》曰“为臣煮露葵之羹”。“葵”作为一种草本植物是青嫩可食的,在素食日当天折露葵食是禅者的自律,内心清净、意境空灵是这首诗取得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对于红色,本来是中国古代喜悦与丰收的特指颜色。但是在王维笔下,随着禅意的指引,红色被摩诘概括成为生命力的强悍,或是起到形容景物,用来记录时间变化的作用。

这一类带有红色的意象主要有,“红豆”“红叶”“红莲”“红花”“红萼”等意象。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蓝田山石门精舍》

可以看出,红色一般来讲用以装点景色,用红色将意象包裹起来,而马上被寂寥散落,也不再给人以鲜艳之感,达到寂然界的顿悟层面。寂然界是禅宗所向往的禅者顿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与世间的纷纷扰扰隔离,求得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我们不难看出,摩诘这么写红颜色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反衬出自己远离尘世的理想,自身不愿受尘世的杂乱所影响,达到自己所向往的孤独、清幽的禅者氛围。

伴随着红色,又诱发出了如朱色、赤色一类的相关色。同属于红系列色,出现的频率不及红色多,所属的功能也不尽相同,这里也不一一赘述了。

滚滚红尘,大千世界,在王维眼中是简单而又鲜明的;禅宗佛法,铭记于心,是王维自己独有的坚持。摩诘人如此,摩诘诗亦若此矣!

猜你喜欢
暖色调青色禅宗
青色的海
禅宗软件
你性格里的冷暖色调比例是怎样的?
灵 山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云淡风轻悟人生——写在王慧骐《青色马文存》首发之际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落叶禅
明快暖色调
青色草原上的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