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研究

2019-03-30 02:15曹阜孝严佩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云南省高端云南

曹阜孝,严佩升

(昭通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属于西部欠发达省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云南省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有利于提升人民在各领域的生活需要,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云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非常突出,本文基于对云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的分析,深刻剖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推动云南省平衡充分发展的对策。

一、文献回顾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悄然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一重大论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在百度中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或“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词条,可以搜索出上百万条关联度较高的信息。同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已有所涉及。在知网中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17年到2018年检索到26篇文章,其中2017年仅3篇,2018年23篇。从学科分布看,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16篇,占61.5%,经济方面7篇,占26.9%;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关键词搜索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有所涉略,每年有几篇到几十篇文章不等,2007年后关注度开始上升,2017年检索到5443篇,2018年3292篇。可见,该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热议的焦点,并且这40多年来的文献研究中,从学科分布看,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方面占到34.4%,中国共产党方面占到27.28%,即理论研究占比高达2/3。纵观国内学者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不难发现具有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特点。

从近两年学术界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研究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内涵的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不平衡”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的问题,比例关系不合理、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而制约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不充分”主要指总量和水平的问题,即潜力挖掘不足,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距离。鹿林认为,不平衡表现在供需之间,也表现在需求中、供给中,不充分表现在资源配置的不优化。李东升认为,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总量与发展人均值存在着位次的落差;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2)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孙祥认为,新时期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比例关系层面、比较关系层面、位序相关层面、应然实然层面上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二是邱艳娟认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领域、区域、群体、法治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

(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研究大多是从我国整体情况出发得出的结论。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人文状况、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存在很多特殊性。梁君、王蒙就以广西为研究范围,分析其在新的社会矛盾下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及应对措施。综上,以往文献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探讨主要侧重理论研究,对具体区域的具体问题缺乏实证研究,致使已得出的部分结论不能及时运用于实践。因此,针对云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探讨其表现,剖析其原因,探索有针对性的应对办法,极具现实意义。

二、云南省发展不平衡状况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云南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各州市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占有量上。根据2017年云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云南省2016年生产总值为14719.95亿元,其中昆明占全省的29.21%,位居首位;其次是曲靖市占12.01%;红河州占9.06%,位居第三,而生产总值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怒江州0.86%、迪庆州1.2%、丽江2.1%(见图1)。从人均GDP的角度看,云南省人均GDP为30855.6元,各州市中,前三依次是昆明63913.2元/人、玉溪55237.05元/人、迪庆州43141.46元/人,人均排名靠后的三位为昭通市13982.28元/人、文山州20322.56元/人、临沧市21857.94元/人(见图1)。由此可见,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平衡,以昆明为代表的滇中地区经济发展好,而以滇西北、滇东北为代表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遍发展滞后,而且差距有在逐步扩大的走向。各州市的GDP在全省中的排位与人均GDP排位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迪庆州从总量看排在全省倒数第二,但从人均值看则排在前三,说明在一些国民生产总值看似较高、人口较多的州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理想。

图1 云南各州市GDP与人均的GDP对比

(二)收入不平衡

1.云南省收入的不平衡一方面体现为各州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不平衡。2016年云南省农村居民平均年收入为9020元/人,收入最高的昆明市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535元,而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低的怒江州与昆明相比,收入差距达7256元,昆明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怒江的1.37倍,迪庆与昆明相比,相差5467元,昭通与昆明相比相差4604元。此外,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还有丽江、普洱、临沧、文山、德宏等州市(见附表1)。由此可见,云南各州市间农民收入差异巨大,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也是自然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云南农村的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令人担忧。

2.云南省收入不平衡还体现为城乡收入的不平衡。从全省各州市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看,差异不太显著,略低于全省平均工资水平的只有曲靖、保山、临沧、德宏和玉溪。对比全省及各州市城乡收入(见附表1),差距明显,云南省平均城乡收入约相差7倍,其中,迪庆州的城乡收入差距高达14倍,说明云南省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三)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

2016年云南省拥有机构病床位数25.36万张,其中医院拥有19.47万张,占床位总量的76.77%,农村拥有4.77万张,只占全省床位数的18.81%,这与云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4.97%的比例相差巨大,可见农村医疗资源非常稀缺。特别是乡镇以下医疗机构条件差,设施落后,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有较大反差,村级医疗场所基本没有什么设施设备。从卫生医疗机构人员数看,2016年全省共33.0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02万,医生8.59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2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8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仍不足,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广大群众面临的生活难题,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之间差距甚大。

各组取剩余10只动物的心脏,冰浴生理盐水洗净,用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经低温离心机3 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蛋白浓度定量,采用定磷法于660 nm下测定A值,计算ATP酶活性,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四)教育文化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截至2016年,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如下:普通高等教育学校72所、普通中等教育专业学校81所、高中480所、初中1670所、职业教育中学166所、普通教育小学11673所、幼儿园7310所,学校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师资缺乏,办学点分散(当然这与山区老百姓居住分散密切相关),优质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择校难、上学贵,导致大量学生向优质学校挤,而部分学校则出现资源闲置的问题,特别是职业中学存在招生难、生源质量差的问题,大多数职业中学都把高考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与国家举办职业中学的初衷相去甚远,这类情况在乡村地区反映突出。受教育政策、经济因素、文化观念等的影响,云南省2016年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为82.6%,与全国2016年的毛入学率87.5%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云南省高等教育2016年的毛入学率是32.6%,而2016年全国的平均水平是42.7%,逼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同时意味着云南省的高等教育离“大众化”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一是办学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大,二是省内州市高校与省会城市高校差距大,州市高校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三、云南发展不充分状况

(一)产业发展不充分

从附表2可知,云南省的产业总量中第三产业总量最高,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存在较大差距。云南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靠天吃饭比较普遍,许多地方不论是种植方式还是思想观念都非常落后,小农经济普遍,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均不发达,第一产业对云南经济的贡献较小,云南有全国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但许多农民依然只能做到自给自足。第二、三产业间差距较小,这反映出云南省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第三产业发展迟缓。从各州市看,玉溪、昭通和红河三个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说明云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但缺乏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2016年云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265元,比上年增长8.0%,但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尽管云南省的整体经济稳中有进,但与全国的差距依然很大,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见附表2)。

(二)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

从近几年云南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看,云南省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女性失业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失业率在2016年有小幅下降(见图2),说明城镇劳动力资源中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未利用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女性劳动力资源。因为教育的落后,导致劳动力人口素质低,大量农村人口只能留守农村,劳动力价值不能实现。

图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三)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在分行业城镇单位职工数中,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人员为9.09万,仅占全省城镇岗位在岗人数的2.63%。2016年云南省的专利申请数为23709件,专利批准数为12032件,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方面,2016年申请成果奖的有311项,获得奖励198项,这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说明云南产业发展层次低、产业发展水平差、创新能力水平差。云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应加大投入,应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体制机制,吸引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科技创新。

(四)公共性投入不足

1.民生工程发展不充分

云南民生工程由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大指标反映(如图3),通过与东部的广东、中部湖南和西部的广西、贵州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云南在文化、体育和娱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上处于较低水平,在公共交通上比广西和贵州稍好,但与东中部省份比较差距仍很明显,贫困地区村一级普遍没有体育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很多县没有田径运动场,这说明云南在民生工程方面发展还不充分,还有许多短板要补。

图3 云南及周边省区民生工程发展对比图

2.公共性投入不足

2016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6.7%、10.5%、11.1%、14.9%和13.5%。但将以上支出与其他行业进行对比显示,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体娱乐等行业的投入仍然相对较低(如图4),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根据云南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分析发现,云南省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极大差异,见图4。投入靠前的三大产业分别是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但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入不足,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此外,对制造业的整体投入较高,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投入有限(如图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只占总投入的5.46%,医药制造业占4.6%,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占1.34%,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占5.2%。这反映出云南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行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科技行业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

图4 云南分行业固定资产投入情况

图5 云南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情况

四、云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分析

(一)受地理环境制约,交通不便

云南省位于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地势落差较大,境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2016年云南省公路总里程达23.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29公里,达到4134公里,相比贵州一样实现县县通高速,任重道远;高等级公路里程新增1076公里,达到1.7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20万公里,云南全省建制村88%通硬化路。可见,近些年虽加快了交通建设的步伐,但仍有不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经济发展滞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力有限,加之山区面积广大,特殊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地质构造,修建高速公路需要架高架、打隧道,投资巨大成本较高;同时因为缺乏整体的交通规划设计导致交通网络不健全,道路毛细血管不通畅,许多路只是起通道作用。另一方面,云南省山区人口居住较分散,交通覆盖率带动效率低下,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笔者认为,现在许多地方正在如火如荼大力推广的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在云南应该严格控制,应该在严格的生态环境评估基础上才能实施,否则环境破坏了而扶贫的效果甚微。目前,云南许多地方山区到处修路,水源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破坏,这种现象十分突出,令人担心。其实,很多人是没有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绿水青山的深远意义的。

(二)农民收入来源单一,贫困面大

云南耕地面积607.21万公顷,人均耕地约0.1公顷,其中轮歇地占16.2%,25度以上坡地、梯田、望天田占8.2%,全省实际常用耕地面积仅458.85万公顷。耕地大量分布在山区,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有限的耕地资源加上各地区作物种植的单一性,许多地方依然是玉米土豆,加之种植技术的限制,导致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遇到气候不好的年份或自然灾害,很容易切断经济来源,从而增大城乡差距,加剧区域的不平衡性。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6年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包含全国592个贫困县,其中云南73个,占全国的12.33%,位列各省之首。这些贫困人口主要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干热河谷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边境一线,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

(三)教育发展落后,人才资源缺乏

古人云:“一年熟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没有教育的支撑和保障,一切都将归零。守着金山、银山,端着金饭碗讨饭就永远不能改变。纵观古今中外,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落后总是和教育的落后缺失紧密相连。2015年云南人均受教育年限8.05年,相当于北京1992年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滞后发达地区20多年,教育的落后必将带来思想观念、文明素养、科技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落后,人口优势不能转变为优势的人力资源,从而影响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云南人才的稀缺一方面体现在创新型人才资源稀缺,创新动力不足,影响产业的发展升级;另一方面体现在“留人难”方面,越是经济滞后的地区越难留住人才。加之对人才的使用方面缺乏科学性,使得人才效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由于受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影响,云南人普遍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等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保守思想,许多地方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作为的思想和行动差,没有生存的危机感,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精神。政治生态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官员妄自尊大又妄自菲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父母官意识强,公仆意识差,严重缺乏人民中心理念,整体素质不高而且自我中心思想突出,人情社会现象突出,办事讲人情不讲规矩,营商环境差,行政办事效率低下,谋发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自觉性,缺乏领导地方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不能正确认识云南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优势,没有形成对人才的渴求和对知识的尊重的良好氛围,缺乏竞争意识,缺乏钉钉子般锲而不舍的干事创业精神。

(五)产业落后,现代化产业体系没有形成

云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缺乏现代产业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层次低、水平差,许多地方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鲜明,缺乏现代产业发展的国际视野,没有从国家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产业发展、产业布局,过度依赖本地资源,缺乏现代产业支撑。特别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就农业而言,云南大多数地方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情况比较普遍,经济效益差,农产品只能实现简单价值转移,一些具有独特资源禀赋的产品没有形成长尾效应。在工业领域,现状更加让人担心,云烟一枝独秀的状况依然存在,在全国有影响的规模以上企业占比太少,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布局没有形成。

五、促进云南平衡充分发展的对策

针对云南省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笔者认为云南应该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总体战略,即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精髓,充分发挥云南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精心谋划好云南发展问题,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1.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落后地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如果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意味着云南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式发展,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实现和全国同步。因此,我们首先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找准云南贫困的根源,积极补短板、促攻坚。一方面,必须打赢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特别是交通水利通讯条件差,严重制约了云南贫困地区的发展。其次,必须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因户精准施策。实际工作中,云南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攻坚模式:整村推进、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特殊困难区域开发、农村社会保障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等,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同时,扶贫既要扶“智”,也要扶“志”,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起脱贫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派驻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等形式,鼓励贫困户发挥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永久脱贫摘帽。此外,在产业就业扶贫方面,实行特色产业精准到户、旅游扶贫带动到户、利益机制联接到户、金融支持惠及到户、培训就业服务到人。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要花几番绣花的工夫。

2.走云南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云南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云南乡村的发展与振兴应该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一是应结合云南的地理环境特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技术增值增效。其实,云南在发展农业上是有过成功的经验而且在全国都是领先的,这就是云南烤烟的种植栽培和田间管理的标准化。以昭通苹果为例,资源禀赋很好,因为没有统一的种植标准,因此产品没有品牌效应,没有竞争优势。二是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要素的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云南有可以建成全域旅游资源环境优势,但是因为没有或者缺少总体规划,许多地方乡村依然脏乱差,农村私搭乱建现象触目惊心,破坏了环境,影响了形象。三是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推动农业走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之路,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之路。四是结合云南多民族的特点,挖掘多元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文化附加值。五是有下大力气建强农村基层组织。

3.实施人才振兴战略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产业现代化,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资源。对于云南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引进懂技术、会建设、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外来人才。一方面,要造就一批能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育农村本土人才,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对紧缺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要下决心拿出像解决农村教师那样的气魄提高乡村干部的待遇,特别是村社干部,非常辛苦和值得尊重,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执行、产业发展、乡村治理都要靠他们,而待遇却微乎其微,这是最关键所在。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吸引创新性人才的加入,助推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要切实发挥乡镇面向农村基层站所的功能,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产业上发挥作用、增强活力。

(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该阶段云南应重点发展高端产业,即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端产业是第一、二、三产业的更高发展阶段,所以其发展涉及三大产业。云南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具体可从以下行业入手打造高端品牌:

1.打造高原特色高端农业

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农业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已由吃饱转化为吃好、吃健康,因此借助高原优势打造高端特色的高原农业成为云南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端农业是指为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以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独特的高新和传统生产、加工技术为手段,为高端消费群体生产、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农产品、加工品以及相关的体验、服务,以实现整体农业产业链最大效益的现代农业模式。根据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理论,云南应结合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下工夫:一方面加强高端农业品牌建设,根据本省农业资源禀赋,选择已有一定基础的特色农产业,循序渐进地建设高端品牌,并建立高端品牌准入制度,保证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创新产品的销售渠道,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把销售渠道放在重要位置,树立以销定产的意识,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作为高端品牌的突出优势,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即赢得市场,才能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传统的销售渠道与当前的网络销售渠道相结合,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但开展网络营销的目的不再是缩减成本降低价格,而是将节约的成本用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依托旅游资源发展高端旅游业

云南旅游业起步较早,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就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周边省市旅游业的兴起云南旅游市场有萎缩趋势,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要稳固云南旅游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推动云南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发展思路,走高端旅游业发展之路,打造旅游强省。一方面,结合云南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特色资源发展高端休闲旅游,结合发展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打造精良旅游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细分旅游市场,针对高端旅游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高端旅游产品,逐渐树立品牌形象,并培育高端旅游消费群体,以促进高端旅游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注重高端旅游营销,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和方式对高端消费者实行一对一、差异化的服务,加强时尚营销,针对年轻的高端消费者,借助互联网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强网上服务平台建设,使时尚消费者能享受酒店、餐饮、停车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

3.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展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是指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的目标。云南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地处西南边陲,面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发展高端制造业,使云南的制造业逐渐向国际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实现跨越。云南可借鉴国际高端制造业发展有益经验,建立制造业集群,对集群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利用集群优势、创新优势、合作互助优势打造高端制造业品牌。

(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

实现中国梦,云南不能迟到。怎样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云南讲话精神就是我们的基本遵循,要认真研究习近平创新发展理念,把习近平新时代经济学思想用以指导云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要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率先在云南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尤其是要把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美丽云南布局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通过发展新兴产业高端产业支撑美丽云南建设。思维的逻辑走到这儿或许我们才找到研究和解决云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答案,“来而不可失者,时矣;蹈而不可失者,机矣”,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只要我们苦干实干会干,美丽云南一定会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附表1 云南省各州市收入对比表(单位:万元/人)

附表2 云南省三大产业发展对比表(单位:亿元)

猜你喜欢
云南省高端云南
高端油品怎么卖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