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2019-03-29 09:13熊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高中美术审美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

【关键词】高中美术 欣赏教学 审美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14-02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的审美体验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教学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一幅畫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的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形成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着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为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几何形所传达的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

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果子的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安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的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俄)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5

[3]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熊鹏,中学美术教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巫山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高中美术审美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