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实践探索

2019-03-29 06:17薛曜祖李佩娟范冬梅
山东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试题库范式试卷

薛曜祖,李佩娟,范冬梅

(1.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一、引言

一直以来,高校考试方式采用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具有操作简便、适用多种课程的优点,这种传统教学范式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因教设考。然而,这种考试模式存在弊端,缺乏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对考试缺乏监督。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学与考试的主体均为任课教师,无法保证监督和评价教学活动的客观性,在教学与考试的过程中,教师主观性与随意性现象严重,制约考试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与作用。其次,考前“圈范围”、“划重点”在高校中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由考试成绩真实地反映出来,同时也削弱了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目标实现程度的功能。

针对教考合一的弊端,为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部分高校开始积极实践教考分离的方式,如《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中强调高职院校推进教考分离、规范教学考评制度对健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重要作用。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的同时,作为一种教学质量检测的手段也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

唐艺、黄颛等以湖南商学院504名高校在校学生为访问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发现体育课以“教考分离”作为考试模式,能够提高教师责任心,促进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1]张静波在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实践的研究中,对两种考试模式进行对比,指出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优越性,并指出在教考分离实践中建设试题库时需要关注的问题。[2]鲍卫新针对教考分离改革实践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3]周恒在分析总结现有各类考试平台软件和题库管理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教考分离题库管理系统”,其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4]

综上所述,现有对教考分离的研究集中于研究教考分离模式实施中某一阶段的完善,例如如何完善试题库的建设;或针对教考分离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针对某门课程的实践,研究教考分离制度的改革,且大多为定性研究。本文结合已有文献,以考前、考中、考后三个阶段定性研究教考分离模式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作问卷,对山西财经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取得350份有效样本数据,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学生对教考分离模式的认同度为评价标准来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得出教考分离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学范式改革的建议。

二、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思路

教考合一考试模式中教学、辅导、命题、评卷,乃至试卷分析的环节均由同一位教师负责,其弊端在于不能严格贯彻落实依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基本原则,任课教师的主观倾向和个人意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和考试,难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5]基于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提出教考分离考试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以上问题,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一)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思路

本研究认为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教学范式的改革应体现在考前、考中、考后三个阶段。考前阶段,首先选择适合于实行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其次,建设区分难度、题型和内容全面的试题库,是教考分离实践成功的关键;最后,由于考试方式的转变,教师传统的考前划重点的行为不再适应教考分离考试模式,应督促教师转变日常教学方式,对所授课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详细讲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以便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考中阶段分为试卷选择、印刷与监考两个流程,选择难度适中的试卷、确保印刷后密封试卷以及严格的考场秩序,能维持考试的公平性,保证考试成绩真实反映教学质量。在考后阶段,组建教师进行集体阅卷,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考试质量的评估和试卷分析。进而规范高校教学与考试工作,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图1 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思路图

1.考前阶段

(1)教考分离适用的课程性质

教考分离考试模式对所实践的课程具有一定要求,不能一刀切地应用到所有课程中去。如王素君认为对教考分离的适用课程要正确加以区分。[6]基础性理工类学科可以尝试实践教考分离考试制度,而像社会科学等具有文科性质的课程,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基础与思维方式,以及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的不同,不同学生对相同问题产生不同的答案,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因此,这类课程不适合应用教考分离考试模式。实施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学科应该具有稳定的学科知识、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的学科共同课等特点,以便充分发挥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优势。

(2)试题库的建设

建设区分不同难度、涵盖所有题型和教学大纲内容的试题库是教考分离考试实施的核心。王素君专门研究了试题库质量的问题,指出在教考分离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的现象严重。[7]试题库的建设由任课教师与所授课程相关专业的非任课教师共同编制多套试卷组成,并由任课教师抽取试卷进行错误改正和修改,这样任课教师在考前掌握了考试内容,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辅导。试题库由固定成套的试卷组成,在抽取试卷过程中,任课教师虽不知道具体题目会被抽取作为考试的试题,但是由于任课教师参与了试卷的编制,针对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试题库不是稳定不变的,应根据最新的教材及该学期教学实际,对试题库进行修改与更新,满足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发展下学生创新思维的需求。高校要成立专门的考试机构,严格考试制度。因此,实践教考分离考试模式时学院应设置专门的考试部门,与学校考试机构对接,避免由于教考分离考试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学院脱节导致教考分离失败的情况。

试题库的建立应由专门考试机构来组织完成,制定切实有效的基本原则和命题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考试大纲。[8]设置专家组与教研室,对试题库的质量进行科学的审核和评价。由教研室组织权威专家及任课教师根据考试大纲进行试题库的编制。试题库针对教材每一章节涵盖所有知识点,设置不同的题型,在每一题型下编制多道试题,并对试题的难度、知识点编码进行详细的标注。对不同的题型设置不同的重复率,简述题、论述题等大题不得重复编制,其他题型重复率不得高于10%。值得注意的是,每套试卷中详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也是试题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试成绩。在教考合一的考试模式下,授课与考试的工作均由同一人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出题情况进行知识点的重点讲解,甚至出现考前重点辅导环节,部分学生对此形成依赖,考前进行突击,使得考试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质量的预期存在偏差。在教考分离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一样,考前只知考点和题型,不知道具体考题,从而针对所教授学科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讲解,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考中阶段

(1)试卷的选择与印刷

试题库建设完成后,应由专门负责试题的教务管理人员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试题抽取,避免任课教师与考试试题的接触,对实践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班级按不同课程统一安排考试时间与考场。采用智能抽题的方式,抽取A、B两套试卷,通过设置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由计算机抽取出难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同时又包含少量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使得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获得高分。试题抽取出后,选择专门人员送往印刷厂进行试卷的印刷,印刷完成的试卷由专人专柜保管。在考试时间派专人送至考场。

(2)监考

在教考分离考试制度实践中,考试期间监考老师由学校考试机构选择非任课教师担任,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开,严格实施教考分离。

3.考后阶段

(1)组建教师阅卷小组

在评卷过程中,由教考分离考试负责机构选择同专业的非任课教师组成阅卷小组进行评卷工作,保证阅卷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由教务人员进行成绩的录入工作,防止分数在评卷过程中被随意更改。

(2)考试质量分析

考试质量分析作为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改进高校考试工作和教学工作。对考试质量的分析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通过认真的教学评价,指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表扬,督促授课教师及时进行教学经验总结,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在考试结束后,考试管理部门应及时总结考试的整体情况,找出考试过程中各环节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与不足,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工作。加强对考试的评价工作,以便提高考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水平。

(二)基于不同角度教考分离模式实施的重要意义

教考分离考试模式严格依照考试大纲,以完善的试题库为基础,以高校自动组卷系统为技术依托,由高校专门考试机构完成考试工作,将考试从教学环节中成功分离出来。教考分离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良好校风形成的重要手段,是对教师考核管理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规范教学工作。教考分离的实施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体系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学生的角度看。教考分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必须全面复习才能掌握各个知识点,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进取精神,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可以避免个别教师出题的局限性,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促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全面掌握课程内容体系,真实完整的反映学生学习水平,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实现个人的长期发展。

2.从教师的角度看。教考分离能够有效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形成高校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竞争的局面,通过提高老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从学校的角度看。教考分离能够减少课程教授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统一教学标准,明确考试内容,保证教学质量,进而形成重教重学的高校环境,有利于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活动实施监控,建设高素质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校风的建设。

三、学生视角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实践的分析

(一)数据来源

为定量研究教考分离实践中高校教学范式的改革,本项目组对山西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学生对教考分离模式下教学范式改革的相关指标的评价结果,从而使得高校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范式,提高教学质量。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70份,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95%以上。

(二)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设定

本文以高校大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认同度作为因变量,通过研究大学生对高校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认同度,反映出高校教学范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反馈信息优化高校教学范式。“0”表示大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持不认同或无所谓的态度,“1”表示大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比较赞同,本研究中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72.7%的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方式的改革持赞同态度。

2.解释变量设定

自变量的设置分为个体特征、学习态度、考前指标、考中指标、考后指标五个维度,在五个维度下分别设置性别、专业、政治面貌、一天学习时间、学习是否认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对教改分离模式的了解、考试改革前是否征求意见、对老师转变上课方式的满意程度、实践改革的课程类型、对试题难度的评价、考试监管的程度、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对知识掌握的影响14个子指标,其中X4、X9、X11为多分类指标,在回归过程中设置为哑变量。表1为各指标变量设定、赋值说明及基本统计信息。

表1 变量设定、赋值说明及基本统计信息

(三)Logistic回归模型

由于本文将大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认同度分为“不认同及无所谓”与“比较认同”两个类别,因此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概率单位模型,Logistic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具有不同个体特征、学习态度的大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不认同及无所谓或比较认同的概率,以及什么样的教学范式更可能使得学生认同教考分离考试模式。设X1,X2,X3,…,Xn为n个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为:[9]

(1)

(2)

(3)

公式(3)为线性函数,回归系数为β0,β1,…,βn,表示模型中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大学生比较认同与不认同及无所谓的发生比的自然对数值的改变量。[10]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stata13统计软件对350个样本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回归结果显示,Log likelihood=-19.278,属于合理范围,Pseudo R2=0.863,接近于1,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模拟效果较好,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应用于此类问题的研究。

表2 大学生认同度影响因素Logistic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由表2可知,大学生个体特征、学习态度维度的子指标中性别X1、专业X2、政治面貌X3、学习认真程度X5、对考试成绩的态度X6五个具体指标对因变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一天学习时间X4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大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认同度,也就是说,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越多,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认同的概率越高。由于传统考试模式存在划重点、考前突击的现象,使得部分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成绩,对那些平时花费较多时间学习的学生并不公平,教考分离考试模式消除了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平时花费较多时间学习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认同教考分离考试方式的实施。

在考前指标、考中指标与考后指标中,对教改分离模式的了解X7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即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越了解,认同教考分离的概率越高。老师转变上课方式的满意度X9、考试监管的程度X12、对知识掌握的影响X1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教考合一考试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并不适应于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考试模式调整之后,老师应针对考试大纲,全面详细的讲解所授课程的知识点,教师的教学方式显著影响着学生对教考分离模式的认同度。而监考越严格,越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因此,严格的考场秩序也显著影响学生对教考分离的认同度。对考试成绩的影响X1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认为对考试成绩具有积极作用的学生,对教考分离考试实施的认同度越高。

四、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教学范式改革完善的对策建议

教考分离模式通过教学和考试的分离,任课老师不参与所授课程的考试工作,其成功的实践能够真实检验高校的教学水平,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以上定性与定量的研究,针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教考分离模式下完善高校教学范式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考前阶段

教考分离考试模式实践的第一阶段,要明确考试大纲、向学生详细介绍教考分离模式以及转变高校教师传统授课方式,考前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编写详细的考试大纲是教师授课与试题库建设的依据,全面、详细的考试大纲是教考分离成功应用的前提。在考前,应明确让学生知晓,本门课程考试所采用的教考分离模式,打消学生对老师划重点、短时间突击备考的侥幸心理,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导致教考分离实施过程中考生出现成绩整体下滑的现象,进而使得教考分离的实施结果不理想,影响教学质量的评估。教考分离考试模式下,应督促所有任课教师授课前需要对每堂课所有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在授课过程中,对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详细讲解,不能有所侧重,对所授课程所有理论知识点全面讲解,不能有所遗漏。更重要的是,督促教师按时上习题课,对学生进行每章的测试,通过阶段性的检验,针对学生掌握的薄弱地方进行讲解,有助于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上课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中阶段

教考分离考试改革实践的第二阶段。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试题抽取、保证印刷质量以及维持严格的考场秩序,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的进行。建立完整的试题库,通过在分章节、分题型、分难度的试题库中,采取智能抽题,获得科学的试卷。同时,加强监考力度,教考分离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应为非任课教师,应提高监考老师要求,严格进行监考,保证考场秩序。加强学生诚信考试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加大违反考试秩序后的处理后果,严格防治学生不诚信考试行为。

(三)考后阶段

在考后阶段,建立完整的试卷质量评价体系,引用严格的试卷评价体系,通过统计学量化指标,即:难度、区分度、信度及效度,对试卷进行科学的量化。针对教考分离实施院系与学院考试中心脱节的状况,实践教考分离的院系应成立与学校考试中心对接的考试管理机构,保障教考分离工作的进行,通过明确高校各部门在教考分离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建设高质量的试题库,完善教考分离工作,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严格规范教考分离考试模式各环节工作流程,从制度角度保障教考分离的成功实践。具体而言,在阅卷工作中,对试卷上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隐藏,聘请同专业的教师进行阅卷,保证阅卷工作高质量进行,同时成绩的录入工作应由教务人员进行,保证成绩安全准确。

猜你喜欢
试题库范式试卷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石油炼制技术课程试题库建设的探讨
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以导游资格笔试科目为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C语言考试题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高校试题库建设新探讨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