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荭蕾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出自《礼记》。意思是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品质,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1]这也是读完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学讲座》后对高等院校主要任务的最大感受。《高等教育学讲座》(以下简称《讲座》)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泰斗潘懋元先生根据高等教育理论问题所做的报告以及文章整理而成的一本专著。这本著作共印发了三版,问世已有二十五个年头,从图书馆借来时封面已经破损,书页已泛黄,书的作者潘懋元先生也成为“90岁后”的一代。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重要阶段,不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学讲座》所谈及的思想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仍然焕发着时代的光芒。该书共包含十一讲,包括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规律和作用、职能与结构等,重点论述的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德育部分。从教学与德育出发,谈谈学习此书之后的一些想法。
高等教育以高等院校为运行载体,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讲座》通篇围绕着“人的培养”这一主旨展开论述,那么教学必定是重点论述的篇章。潘先生对高等教育有两个强调的重点,一是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二是高等教育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2]11从这两点出发,高校的教学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潘先生指出,“教学工作必须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即传授知识、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递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所决定的。”[3]154最初,学校就是一个教学生以“事”的场所。从奴隶社会的庠序之教到古希腊的学园,从汉代太学的“大都授”到中世纪的大学和城市学校,“教之以事”中的“事”随着人类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时代的演变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和目的这一点没有变。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学生建立起交流、合作的联系,将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是教师之为教师之本,但三尺讲台早已不再是教师全部的天地,知识的传授方法也更加多元。“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不要去追求创造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来教任何课程。”[4]251如今,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讲授和讨论,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带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实践,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的远程教学、网络大学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接收知识。“有人预言将来可以坐在家里学习,取消课堂,取消学校。但恐怕不可能,因为教育除了智育之外,还有德育、体育,而智育除了智力因素在起作用之外,还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些都很难通过计算机教学来完成的。”[5]252对这一思想笔者深表认同。在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风靡全球,甚至在欧美国家产生“学校消亡论”思想苗头时,潘先生能够理性看待教育的特殊性并提出反对的观点,实属难得。
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另一主要任务是发展大学生的智能。知识的学习对一般大学生来说都基本没有问题,当代的教育重视的应是如何学习、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这是建立在传授了基本的规律性知识基础之上的任务。只有先教给学生一定的规律性知识,才能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举一反三”;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对学生提供一些超出智力范围的问题和材料,促进学生智能的自我突破。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讲座》中关于教学原则的叙述是笔者感受比较深的一点,潘先生在《讲座》中使用了两讲篇幅来论述教学原则,并归纳了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对教学原则的论述,也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印象中,教学原则更多地出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中,而高等教育教学的原则总是被我们忽略。在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今天,因材施教、系统性、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依然是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所关注的重点,甚至更应该是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导师面对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研究生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针对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潘先生提出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创造性与独立性,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少而精”等十条教学原则,每一条都切中时弊,具有操作性。原则是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所在。试想,一个学校的教学没有了原则,那么教学也就会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教学原则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正常运转的基础。
总而言之,教学是为了将基础知识、必备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是教学生以“事”,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高校的办学之所在,是高等教育的使命。
《讲座》中另一个论述的重点是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群雄并起,思想火花迸发,百家争鸣,而“争”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人性”,不论是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思想家们都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社会发展和治国之道的。甚至科举考试指挥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四书五经”,所学习的都是与伦理准则、忠义孝悌等相关的道德知识。古代西方,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西塞罗等雄辩家谈及雄辩家的教育时,也要求雄辩家首先要具有德行这一品质。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必然导致社会阶层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也会突出。一个国家人民的素质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进入普及化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只有少部分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中的精英式人物。我们之前强调高等教育的普及是为了通过高等教育消除社会中的“文盲”,而在当下,认为高等教育进行普及在今天的意义更多的是陶冶一个人的素质,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这也正是高校作为社会机构之一的重要职责所在。
在2017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德育与教学并不分家,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始末。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曾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指出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是教学的目的。可见,高校只有将学生的培养摆在首位,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注重“师德”建设,对道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一票否决制”,通过优质的教育教学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为社会培育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把教师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一个人要接受道德规范,首先要从内心对这一道德产生认同,才能逐步接受和内化。对于20岁左右的青年人来说,其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经历,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道德修养,在大学里面对教师进行的道德教育就会或认同或不认同。那么教师在进行德育时也应意识到学生是有自我教育能力的青年人,针对其现状实际地、有目的地做思想工作。德育的方式以教学为主但远不限于教学。高校的德育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重视道德实践对道德内化的重要作用,防止思想道德修养仅停留在书本和认识的表面。
我们对“教育”一词进行拆解,一部分为“教”,一部分为“育”。教人成事,育人成人,成人才能成事。育德,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学教师发展是当前不少学者关注的两个重要议题。教学、科研与师德是大学教师作为学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教师要对教学保持极强的热情、积极性与信心。师者,传道,解惑,授业者也。教师要传道,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在学科专业知识支撑的基础上找到教学自信。高校应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业绩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要求,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维持知度平衡。从潘先生的思想和经历来看,作为一个高校教师,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专注教学,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自豪。大学教师面对的群体较为特殊,是具有一定思想能力储备的青年人,同样是成年人,如何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的、互动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大学教师的一门艺术。教学更多的是一种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升华理论知识。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我们在对学生“教之以事”和“喻诸德”时,才和德也是作为教师所需要的两个基本素质。只有育人者将教书育人相结合,言传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肩负起培育下一代人的光荣使命。[7]
作为高等教育学者来说,潘先生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思想一直活跃在高等教育的前沿,这种精神首先就难能可贵。我们也能从潘先生的思想中看到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学者的特质。第一,时代嗅觉灵敏。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是这一门学科的先驱,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书中对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有所涉及,包括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和文化大革命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先生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方向与脉络。有一些具体措施到今天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但是传递出的方向和精神依然闪烁着光芒。第二,以身作则,笔耕不辍。教师是一个极具社会性的职业,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先生在教育界坚持几十年,教学能力强的同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著书立说来告诉教育学者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三,视角全面,立德树人。从这本《高等教育学讲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大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小到教师的板书,潘先生所讨论的东西涉及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注重当代大学生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这些都是当代高等教育学者应具备的基本特质。
古今中外,人们对教师职业抱有崇高的敬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21世纪,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始终充满活力的灵魂,是“教事”与“育德”的主导者。
《高等教育学讲座》是一部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专著,此书确立了潘懋元教授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者的地位,其所涵盖的思想之深和之广让人感受颇丰。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阶段性,而二十五年前《高等教育学讲座》中潘懋元先生重点论述的教学论和德育论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说明先生思想的前瞻性,一方面也说明“立德树人”对当代高等教育来说仍然是一个重要任务。德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认为,“10000 hours of training makes you a master”,专家级的水平是靠不断掌握和运用逐渐形成的。作为高等教育学者的潘懋元先生在高等教育这一事业上的时间,已远远超过了一万个小时。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当代教育家名单,[8]潘懋元先生当之无愧地位列其中。高等教育是高级专业人才接收知识的途径,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育德是高校的核心任务。社会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时代变迁,高等教育也将在时代的洗礼中愈加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