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和
一个编外学生眼中的潘先生:“神在高处,神爱世人;道是平的,道法自然,无处不在;佛在底下,佛法无边,普度众生。”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能有幸遇到一些犹如神道佛一样令人敬仰的师长前辈!潘懋元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我未曾在课堂亲承潘先生教诲,更遗憾无机缘成为潘先生的嫡传学生。但在人生的大课堂上,潘先生的确是照亮我人生的导师,亦是良师,亦是指引我做人处事的忘年益友!
1982年的夏天,厦门大学校园还很朴素,凤凰花开时就那么几朵几丛,三角梅开得也不是很热烈,但显得既朴实又温馨,临近的白城沙滩还没有时下这般游人如织,但带给人的是那种惬意的舒适和宁静。就在那个夏天,我非常幸运地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录取,成为一名厦大学子。现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回首那些纯真的、奋斗的、充满理想的青葱岁月,让我无比怀念甚而感动落泪。出生于农村的我,眼见依山傍海、面向港湾的建南大会堂,眼见雄伟壮观的上弦场、芙蓉、群贤、集美……厦大的一切都让我眼界大开。
厦大有非常美丽的大楼,更有闻名天下的大师!校主、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后,聘请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师任教,如林文庆、鲁迅、林语堂等等。至上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生机勃勃,活跃着一批大师,立德树人。计划统计系有钱伯海、黄良文、罗季荣;经济学院有葛家澍、余绪缨、邓子基、胡培兆、张亦春等等大师;化学系的蔡启瑞、田昭武,高教所的潘懋元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家!
上世纪80年代初读书时期。我喜欢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更喜欢听演讲,厉以宁、陈鼓应、汪德耀、卢嘉锡和潘懋元等等许多大家的演讲至今历历在目、言犹在耳。尤其是潘懋元先生的演讲,非常幽默、风趣,非常有思想!我在本科生时期非常渴望直接向潘先生求教,苦于没有机缘!
研究生时代采访时期。1990年,我再次成为厦大的学生。就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本科时住在芙蓉二,读研时住在凌云楼。为了迎接母校70周年校庆,我决意创办一本学生刊物献礼。因为1988年曾以《自然、人类、和谐》一文获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办的世界未来研究会第十届大会,所以我积极推动厦门大学未来社的工作,因缘际会创办厦大学生社团未来社刊物《创造未来》。
为了增加办刊物的吸引力,还需要领导、大师支持,我找到副校长郑学檬教授题词。郑校长的题词是:“未来是光明的,但到达光明彼岸,需要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未来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祖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砖一瓦地建筑而成;未来属于青年,青年任重道远。由此,人民理所当然要求他们更多的奉献。题赠未来社的年轻朋友们,郑学檬,1991年4月1日。”
我清晰地记得与潘懋元先生的第一次会面。我初次到潘懋元先生家拜访,潘先生给未来社刊物的题词是:“大学既是传递人类文化的学府,也是创造未来文化的竞技场。只有以未来为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选择人类文化的精华;只有掌握人类文化的宝藏,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的挑战。潘懋元。”
再一次求见潘先生,是在1992年春天我创办厦大MBA研究生第一本刊物《工商管理纵横》之际,我在潘先生家里面对面采访潘先生。潘先生说“现在的一些企业家虽有学历,可文化修养不够,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而未来的中国企业家应具备高层次的文化修养”;这个观点今天看来非常有远见!非常有现实意义!!
随着与潘先生越来越熟,他曾邀请我参加高教所研讨会。我在1992年5月24日的日记中记录:“下午2时20分来高教所参加研讨会,潘先生演讲,接着周南照老师演讲,都特别精彩!”
后来,我先后在北京、沈阳、深圳、天津和大连等地工作,但无论工作如何变化,与潘先生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过。回母校都会找机会向潘先生求教,并多次参加潘先生主办的学术会议书房沙龙。有一次还应邀在潘先生家举办的沙龙上作主题演讲分享。
热心。有人说:热情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潘先生待人如春天般温暖,1993年,他介绍我到北京中央教科所工作;1994年又介绍厦大高等教育学博士张德祥先生与我初识。后来张德祥学长对厦大辽宁校友会贡献巨大,成为厦大辽宁校友的旗帜人物!而且,潘先生几十年来非常重视校友会工作,对辽宁校友会有求必应,关心支持辽宁校友会。他多次给厦大辽宁校友会会刊《南强之子》题词鼓励,让我们特别暖心!
重情义。记得在本世纪初,大连某高校邀请潘先生去演讲,分管教育的大连市副市长得知潘先生莅临大连演讲的消息后,委托市教育局长请潘先生餐叙,当时我在南方证券作高管,陪同潘先生到大学演讲,教育局长找到我说明了市长意图,并叮嘱我与潘先生沟通这件事。潘先生说不需要,只要同我们校友一起交流就好!我眼看着教育局长的汗水滴答滴答流下来,却无能为力,真想帮帮他,可是我办不到!尊重先生的选择才是我更应该做的。后来这位副市长擢升副省长,有一次见面提到这件事,还非常感慨!
专注睿智。每一次回母校,向潘先生面对面求教都是我最期待的事,潘先生的幽默风趣、睿智远见、真知灼见常常让我惊喜。前年春节,我梦到了潘先生,于是马上行动,在元宵节乘飞机到厦门,与潘先生一家共度良宵一起吃汤圆!度过一个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元宵节!
老骥伏枥。清华有一句响彻云霄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潘先生已经为祖国健康工作教书育人超过八十年,依然精神矍铄,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2019年11月22日,我在回母校的路上给先生发信息:“潘先生好!有事回厦大,本周日24日上午去看您方便吗?刘国和。”潘先生很快回复:“刘国和学长:非常欢迎!但我上午为EDP研究生上课。下午四时左右如何?潘懋元。”由于我24日下午返程,于是直接打电话与潘先生沟通,23日上午8点去拜访请教。潘先生1920年出生,已经百岁,仍然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不愧为人民教师!
爱生如子。潘先生对学生的爱传承了厦大陈嘉庚、萨本栋、王亚南等先生的真脉;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教育界的栋梁之才。爱生如子是学生们的共同感受,我这个编外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潘先生的高尚品格!
立德树人。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与个人发展路径相关的共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潘先生做到了:修身,非常豁达;齐家,非常和谐,儿女个个出类拔萃;治国,成立高等教育学,为国家填补空白;平天下,积极参加国际交流,真正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成为立德树人化人达己的人格典范!我敬仰潘先生,向潘先生要了一棵树;潘先生却给了我一大片森林!我向先生奉献的太少了,得到如此之多常常让我羞愧难当!!只有恭恭敬敬去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地学习工作生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辜负潘先生等等所有老师对我的期待;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好好工作好好做人!!!
我不是潘先生的正规弟子,但真真正正是潘先生的编外学生;是潘先生的铁粉!用一首小诗祝福潘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百年风雨懋中华,
岁月师道元大家。
先锋高教吉伟业,
生当人杰祥天下!
2019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