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彦鹏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在全球化时代,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各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2010年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这一目标既阐明了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也肯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意义。如何科学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路径,是摆在我国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在地国际化”战略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是今后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路径。
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成熟的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鼓励学生跨国学习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想方式,甚至是唯一途径。由此形成了固定化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留学奖学金和学生交换项目,以注重学生在地理位置上的跨国流动为主要特征,鼓励学生出国学习。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些不足已成为制约各国高校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瓶颈。客观分析制约条件,在充分考虑本国高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在地国际化”成为了各国高校的优先之选。
“在地国际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于1999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EAIE)春季论坛所作的《在地国际化——理论与实践》(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ory and Praxis)报告中首次提出。他认为,“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简称IaH)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2]将在地国际化的重点落在了对在校所有学生进行本土的国际化培养,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对有能力出国学生的小范围支持。
“在地国际化”理念提出后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德国学者贝恩德·沃切特(Bernd Wchter)在《在地国际化:一种立场》(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A Position Paper)手册中将“在地国际化”定义为“高等院校中发生的除师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教育活动。”[3]乔斯·贝伦(Jos Beelen)和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在《重新定义在地国际化》(Redefi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一文中提出:“在地国际化是指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国际性和跨文化维度融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课程之中。”[4]三位国外学者都支持本特·尼尔森提出的对在校所有学生在本土进行国际化培养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国际化课程和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在地国际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洪大勇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立足本校,营造国际化氛围,提升国际性;学生不跨出国门,就可接触到国际一流的教师,聆听国际一流的课程,与不同国家的学生自由交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5]文东茅等认为,在地国际化主要指在大学校园中就可以利用“校本资源”提升国际性,包括相关的提升本校学生国际性的交换项目,在校国际学生、外国专家、交流学者等“人员资源”,校内提供的国际互联网、外文电子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以及由留学生公寓、国际会议、国际活动等构成的“国际化环境”。[6]两位学者也都倾向于在本校的范围内利用已有资源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学者张伟,刘宝存的界定则较为全面,也是本文所取之义。他们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利用已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7]
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跨国的“游教”和“游学”之风就相当盛行。[8]“在地国际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地国际化”正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向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区,成为了多国高等教育学界普遍接受的以落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首要之选,其特殊之处在发展过程中也得以凸显,是理论得以付诸实践的有力保障。
第一,重视本土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其他国家的社会和生活,在国外高校的校园文化熏陶下进行阶段学习,在一定的时期内满足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但也存在些许问题,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受社会需求、量化评估等因素的影响,某些高校将国际化人才培养重心置于对数量等量化指标的追求,把跨国学习中的“跨国”形式置于“学习”目标之上,为了国际化而跨国流动。将参加跨国学生的数量、跨国项目的多寡成为了衡量一个学校国际化学生培养水平的尺度,从根本上违背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初衷,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根据学者索里亚(Krista M. Soria)等人在2011年对美国213160名大学本科生的跟踪研究,具有跨境学习(study abroad)经历的学生与接受在地国际化教育的学生相比较,前者在全球性、跨国性和跨文化能力(global,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ies)方面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优势。[9]在实现跨国学习的情况下,学生的受教育效果令人堪忧,显然是未能达到预期的。
出于对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在地国际化”的最显著特征在于注重学生的本土培养,即通过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国际性校园,在本国本校为学生提供接触国际性教育资源和跨国文化的机会,无须跨国便可获得相同或更加优质的教育效果。受益于日渐增多的国家间教育交流和发达的网络共享技术,各国高校内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项目合作、外聘教师、国外课程和留学生等已然丰厚。立足本土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既可以避免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过程中陷入“为国际化而跨国流动”的怪圈,又可以解决学生在跨国学习中时间短、难适应等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不离开本国的情况下能够接受国际性教育和跨文化熏陶。
第二,群体普惠性。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相关素质,不仅需要高校的国际合作项目和足够的财力投入,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学生进行跨国学习的瓶颈。研究发现,尽管欧盟的1987年伊拉斯漠斯·蒙得斯(Erasmus)计划、1995年苏格拉底计划等项目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在不同国家间流动的机会,努力推进学生流动制度化。但能够到国外进行学习的学生依旧很少,只有近10%的欧洲大学生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剩下的大学生都未能获得跨文化教育的机会。这一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在地国际化兴起背后的社会与经济逻辑,呈现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
相比于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地国际化”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其群体普惠性,力求确保校内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国际性教育和跨文化熏陶,使高校能够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区别于以往的留学奖学金和资助项目对部分学生的支持,这里的全体学生指的是有条件进行跨国学习和无法进行跨国学习的所有在校学生。通过对学生群体的全面覆盖,“在地国际化”可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由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教育普惠性缺失,弥补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受惠群体上不均衡、不充分的缺陷。扩大学生受惠群体的范围并不意味着取消跨国留学和普遍降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质量和标准,而是在保证个体培养质量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国际性资源取得人才培养的整体最优效果,它是对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和延伸。
第三,国际化教育环境。与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在地国际化的特殊之处在于教育环境国际化。教育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学生进行跨国学习的直接原因,其核心在于国内外高校的课程与课外活动的不同。事实上,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过程,就是实现以课程国际化和跨文化课外活动为核心的教育环境国际化的过程。以营造具备国际性教育功能和跨文化熏陶的良好教育环境,满足以往跨国学习中的环境需求,对本土本校培养国际化人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开设课程、外语教学和国家间校际联合开发三个方面。通过在已有课表中增加包含国际性要素的研究课程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全程外语授课也是必要前提。其中最具潜力和难度的操作是如何进行不同国家间的校际联合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从而实现跨文化、跨地区的碰撞与交融。而跨文化课外活动体现在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学校里的访问学者、留学生等就是活动的重要成员。一个有趣的概念叫做国际教室(International Classroom),一些国家,随着交换生和移民的增多,同一个教室里有时会坐着来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的学生,国际教室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丰富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元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10]在类似的课外活动中,舍弃“差异化管理、区别对待”的理念和政策,使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可以表达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学习和娱乐方式,以多元视角探索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在地国际化的出现,不仅代表了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呼应,也是对以跨境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刻而系统的批判与革新。在今天,培养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校的共识,并已被列入高校未来重要发展战略中。而如何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将国际化惠及更多学生则成为摆上案头的新任务。借鉴国外经验,在地国际化可为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新的路向选择。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鼓励学生跨国学习转变为以立足本土本校的在地国际化为主,从量化目标转变为提高国际化教育质量和学生跨文化素养的手段;国际化的受惠群体从一部分学生扩大到在校全体学生;国际化的内涵也进一步深化,从强调国外的教育和文化变为了更加关注校内的课程国际化改革和跨文化课外活动学习。
“在地国际化”作为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和延伸,受到瑞典、荷兰、巴西、南非等多国个国家高等教育界的青睐和重视。欧盟委员会在2013年出台的《世界图景中的欧洲高等教育》(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的报告中将“在地国际化”正式纳入官方文件,并且认为:“在地国际化已经获得发展的动力,它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也已经成为许多成员国教育政策的一部分。”[11]6从理念到实践,从政策计划的雏形到政策的落地实施,“在地国际化”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根据EAIE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56%的欧洲大学已经将在地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中,64%的学校宣称其将会采取实质行动来推进这一进程。[12]拉美、非洲等地区的高校也在逐步推进落实中。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层意义上的改变。“在地国际化”在学校中建立一种异质性的、语言混杂的、文化多元、种族多元的人文和学术生态环境,从而使得不同的文化在大学发生冲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这里得到互补和改造,使得大批高质量的、极具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和提高。[13]它在多国高校的成功推行,为我国高校的借鉴和实施提供了可能。
我国正处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单向鼓励学生进行跨国学习仍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当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巨大需求与跨国留学培养不均衡、不理想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两个现实悖论:一是教育普惠性与教育机会的不充分相悖,二是跨国教育投入与教育效果的不理想相悖。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起始至今,教育普惠性与教育机会的不充分相悖的现象便一直存在。事实上,这一在国外高校的培养历程中同样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不是我国的个别问题。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国际化推进速度,这一问题才显得尤为突出。区别于其它教育形式,学生跨国学习需要大量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支持。对我国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就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受限于国家教育经费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种现实因素,以跨国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的应对全体学生的跨国学习诉求。出于寻求更优质教育及就业前景等原因,在有条件进行跨国学习的学生中,又有占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留在了国外未归。如阿特巴赫(Altbach P.)所指“学术人才大量地从南方流向北方,即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北美和欧洲,利益受损害的是一些边缘国家,已经拥有庞大的、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的中国还是发现自己在全球学术市场上处于窘境。”[14]如此便陷入了教育机会不充分导致无法落实教育普惠性,教育普惠性缺失又加剧教育机会不充分的怪圈之中。近年来,巨额跨国教育投入与教育效果不理想之间的相悖现象也日益凸显。由于我国是高等教育后发国家,出现大规模跨国学习的“出海”现象具有历史必然性。但就教育效果评价来说,受困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不管是个体、学校还是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都很难对跨境学生的教育水平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衡量。[15]“海龟”受到国内热捧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花费百万留学,归国月薪数千”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从侧面也反映了跨国教育的大额投入与教育效果并不相称。
现实的悖论引发对传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反思,单向鼓励学生跨国学习的现象是否应该继续?马太效应显著的精英培养能否让步于机会均衡的普惠性培养?本土本校有无培养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可能?“在地国际化”的兴起为思考和解答当前疑问提供了可能。
本文认为,在地国际化就是高校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设以课程国际化和跨文化课外活动为核心的国际化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于本土本校获得媲美跨国学习的教育效果。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分为由本土本校提供的“本土资源”和在国外向本土本校中提供的“国际资源”组成,后者包括:留学生、外聘教师、国际学者等国际化人才资源;国际项目、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国际化环境资源;国际教材与课程、网络远程教育、外文图书与数据库等国际化信息资源。
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被不断地介绍到我国,在学生与教师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逐步加深,国际化已经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已经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16]我国高校推行在地国际化所需的国际化人才资源、国际化环境资源和国际化信息资源等优质教育资源已较为完备,据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统计,中国重点高校平均每校有外国留学生约10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有外籍专任教师约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有外语类课程273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9.3%;有海外或国际组织资助的科研项目9项、项目经费总额325.8万元。[17]此外,我国约600多所高校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有2000余个。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高校在地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宏观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
高校推进在地国际化,既能有效整合我国已有的国际化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保证全体学生在本土本校即可获得与跨国学习相同的教育环境,完成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使命。又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积累相关经验,并在未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
“在地国际化”在欧洲、拉丁美洲乃至非洲的成功实践表明,它并非是一个固化的概念范式,而是一个可以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那么,我国高校实施的在地国际化培养人才策略也将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其整体运行和效用是科学、合理和有效,同时又与我国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目标自洽的。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现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着力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
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认为学生进行跨国学习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最佳选择。不可否认,在教育资源全球流动匮乏、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里,跨国学习无疑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想路径。时过境迁,“在地国际化”正逐渐取代跨国学习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流选择。据福布斯发布的《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中披露,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成为国际人才环流必须的“交换器”。这表明,中国将不再是一个依靠学生单向跨国流动来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出发节点,而是一个同样具备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力的交换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认和舍弃学生需要跨国学习的思维方式。跨国学习和在地国际化只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策略方法,是力图将国际性教育和跨文化熏陶完美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只有何种更适用的区别,没有优劣之分。在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以在地国际化为主、跨国学习为辅的二者并举,还是如何,需经受时间的检验后方可得知。
“在地国际化”在我国尚属新兴事物,转变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推进落实在地国际化培养人才,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科学配套机制的规范和保障。就宏观层面,政府是在地国际化得以在高校顺利推广和实施的有力保障。政府应为高校推进在地国际化战略提供合理规范的制度支持,包括政府出台确保在校群体学生接受在地国际化权利的法律法规、予以调配整合本土本地的优质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政策许可、搭建专业财政经费分配和资助体系、国际化人才质量评估标准等等。就高校层面,高校是落实在地国际化的实践主体,也是配套机制的直接使用者。只有认识到在地国际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概念范式,才能构建贴近中国高校实情的配套运行机制。在地国际化的群体普惠性意味着高校应确保在校所有学生都拥有接受国际化教育和跨文化熏陶的机会,那么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将是高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样,随着在地国际化成为高校整体人才培养战略的一部分,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而且带来了教师群体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的调整和转变。因此,高校还应结合在地国际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教师评价考核机制改革,以每位学生的国际化技能和跨文化素养作为衡量效果的标准,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
落实在地国际化,关键在于营造以课程国际化和跨文化课外活动为核心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得益于日渐增加的国家间校际合作和发达的网络技术,中外合编教材教程、本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MOOCs等大规模远程在线课程教学已然成为可能。充分利用国际项目、国际会议,实现由传统“外事接待”模式向“国际交流”模式的转变,也是实现教育环境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外聘教师和留学生群体是举办跨文化课外活动、营造国际化氛围不可缺少的力量。历史上受物质条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曾实行“区别管理、区别对待”的政策。为留学生开设专门公寓和餐厅,对留学生进行单独的编班上课,并设立独立的机构进行管理,这一传统在如今中国的大多数高校仍然存在,人为地在留学生和本土学生间设置了障碍。高校要实现在地国际化培养人才,就必须打破这一传统,通过共同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体会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提高国际化培养水平。
“在地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昭示了高校人才培养从笃信跨国流动到接受本土培养、从部分学生受益到普惠全体学生、从倚重国外教育环境到自我教育环境国际化的时代变迁。我国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重大使命,囿于传统不足以解决当前的诸多挑战,“在地国际化”的出现不失为新的路向选择。可以预见的是,“舶来品”的性质决定了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培养人才仍将遇到些许困难。好在它并非是一个固化的概念范式,如何在未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值得我们继续为之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