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术论坛
——“双一流”大学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9-02-20 18:15左文琦
山东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教授

左文琦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12)

2018年11月9日至11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青岛大学承办的泰山学术论坛——“双一流”大学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化了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理念认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教科院以及部分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双一流”建设与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管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双一流”建设与大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内涵,课程教学改革则是打造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厘清课程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张应强教授指出,一流本科教育是所有本科高校的任务,“双一流”建设高校更要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避免本科教育质量的“标签化”倾向。其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待调整,从身份性目标向素质性目标转变,由工具性目标向主体性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再次,单位制的偏颇导致本科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最后,他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应作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窄化和矮化了大学教育的价值,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曲解。

尹弘飚教授对激励中国大学生投入学习的因素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双一流”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建设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投入。王兆璟教授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延伸到教育学术共同体,在他看来,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本质就是教育学术资源的共享,此外,跨学科建设也十分重要。翁伟斌教授指出,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同时,他还对课程建设的趋势与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周文辉教授阐明了一流学科的特点,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学科知识文化的差异,而世界一流学科和普通学科的差距是学科组织文化的差距。简言之,世界一流学科具有普通学科不具备的“精气神”和“氛围”。

苏春景教授就“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新常态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要坚持以一流本科是基础,一流学科是关键,一流大学是目标,课程改革是抓手,人才培养是目的。“双一流”背景下大学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战略,是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他还借鉴了2012年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认为构建科学的学科建设是目前全世界建设一流大学的主流目标。王轶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演变、形成体系和主要特点,认为美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经验对我国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刘凡丰副教授围绕高校促进跨学科研究的组织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学科制度是大学组织结构的“基石”,是高校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基本障碍,跨学科的中心“跨越”是跨越学科和院系的结构,很可能就是“鸡蛋碰石头”的博弈。对此,他还提出了三类组织策略的建议。

二、“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财政

高等教育财政是“双一流”建设不容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财政如何影响“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源使用效率如何等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孟大虎教授认为,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会直接对“双一流”建设产生影响,这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学相对地位的变化、优秀师资的争夺、优质生源的争夺、资源配置和管理效率差异等。

高文书教授做的《“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人力资源国际化》报告认为,高校对人力资本国际化的投入,有利于促进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进程。宁本涛教授指出,一流大学的教学目的在于“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靠拢所造成的“师范属性”弱化(特色的弱化),使得师范院校向“双一流”综合大学靠拢,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与师范教育升级中找到平衡点,全面发展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建设,是当下大学以及师范类学科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需要一流的师范教育来保障。

宗晓华副教授基于超效率和Malmquist指数分解分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效率及其变化。他认为,要提高高校绩效科研效率,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改变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四唯”倾向,建立更为注重科研质量和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高校树立更为科学的科研价值取向;第二,加大高校在资源配置和使用上的自主权,激励高校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推动科研组织和技术创新;第三,导致不同区域、类型的高校科研效率的因素有所不同,高校所处的规模收益阶段也有所不同,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支持政策。

三、“双一流”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范跃进教授就“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双一流”建设是一个整体战略,其目标是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也是一个体系,须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系统进行设计;此外,“双一流”建设还是一个标准,要同时体现中国特色与国际水平。在他看来,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所谓“综合”,既蕴含着政府、社会、高校联动改革的含义,同时也意味着改革并非单项改革,而是综合改革。

杜育红教授阐释了内涵发展背景下高校管理改革的逻辑。他认为,一流学校需要一流管理,预算管理是大学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结合北师大财务管理的经验,他从预算管理角度分析了高校管理改革的难点,指出决策分散化、缺乏真正的团队是造成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为解决上述问题,他从团队逻辑提出了大学教学、科研管理改革的途径。由于大学目标的多样性与组织的多样性,必须关注各行为主体在各种活动中行为逻辑,设计针对不同行为的组织形式。

刘复兴教授认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然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政策安排。大学文化变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包括解放教授与科研工作者、重建大学的课堂学术文化、保持大学的批判性与创新品质。总体来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肩负着艰巨的使命,“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要加强协同与合作,共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胡钦晓教授在多样资本与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资本的多样性构建与分享促进了大学的各方面发展。荀渊教授认为,可以从欧美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路径来反思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翟应龙教授着重探讨了中国大学评价的现状、趋势与问题。他认为,中国大学评价经历了从谨慎鼓励到“不赞成、不支持”表态的变革,生存状态的演进可以概括为由轰轰烈烈到大浪淘沙,对于大学排名,争论焦点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公正评价到市场行为,未来的趋势则从争议不断到事实默认。大学排名是世界各国的趋势,中国在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也要跟随世界的步伐,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宫准副教授指出,为响应“双一流”的建设主题,高校应当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拓展学科育人功能、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加大地方统筹以及加强引导指导。我国现在面临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匮乏,“双一流”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张继明副教授强调,构建有质量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要实现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过渡阶段”的高等教育治理。“过渡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主要任务可以分为四点,第一,持续深化管办评分离,扩大和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第二,政府改进治理方式,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和分类管理;第三,充分释放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第四,树立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强化质量管理。

盛振文教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聚焦教育,其本质在于育人、重点在于分层分类。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应包含知识、见识、胆识和学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于突破传统文化与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要与专业教育结合,而要与德智体美劳全面结合。在应用人才培养方面,民办高校应当尽可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推动地方区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孟繁华教授对“双一流”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新的历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更是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工程。他提出了两点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一是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转型以激发人力资本活力,二是大力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做到引育结合。

岳昌君教授根据大学生的就业数据分享了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看法。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三产业占比变为最大,中国制造缺乏核心竞争力,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的世界趋势,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包括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和能力结构、重视高等教育中STEM的规模和质量、教育国际化和提升全球视野能力、加强IT相关专业的发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从院校提供的学习条件、机会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维度来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存在差距的。调整结构、提升能力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系统也应从“背多分”转向创新力的培育。

范先佐教授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决不能忽视“寒门难出贵子”问题。他强调,“寒门难出贵子”源于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存在,“寒门难出贵子”与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之差异密切相关。解决“寒门难出贵子”问题,出路就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城乡与农村的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教育内部改革等方面的措施。

李立国教授从机制创新角度分析了“双一流”建设在高校的推行,他认为要完善建设机制、实施机制、治理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蔡先金教授认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与变局是区域大学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词,此外,他还阐述了区域大学在实现“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应面临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叶赋桂教授讨论了“双一流”建设的利益冲突与国家意志,就价值、目标、权力、责任及名利冲突分别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国家目标迷失、缺失的利益主体、社会需求蔽隐、缺乏利益整合、缺乏建设统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滞后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国家意志成为主导和贯彻“双一流”建设的方向,外部干预与院系自治统一结合的治理方式,学术自由及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

丁延庆副教授从高考考生报考行为取向分析了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他认为高考考生报考的行为取向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分数/位次等级与学校“档级”的严格对位在报考中极端盛行;考生及家长对中国高校系统和专业的认知严重不足且有重大缺陷,“这所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就业偏执”与“专业偏见”同时存在;“地域分”有增大趋势;注重“就读体验”尤其是生活体验;对高校宣传材料普遍的“疏离”态度。针对上述问题,他提出要建立正确的择业导向、改善学生的“就读体验”等建议。

邓峰副教授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结果符合教育目标程度的评价,教育结果越接近教育目标,就表示教育质量越高;反之质量就低。高校要从学生满意度来看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把握大学生人才培养策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实现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稳健进行。

陈昭志博士在“双一流”对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研究中,得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推动高等教育成果效率产出的有效评估,促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成效;第二,不同教育信号的高校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质量上具有明显差异,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创业支持等就业服务体系,应该针对不同群体实施精准帮扶和分类管理。

孙百才教授就内涵式发展与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因为国家发展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发展的希望则在教师。跨国数据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表明: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作用较大,生均开支、设备等投入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不确定。最后,他还提出了促进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田永坡教授在劳动力市场转变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劳动力市场正在变革,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特点也应当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就业趋势的发展,从而使得高校与劳动力市场有着更好的衔接。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