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雅心
【摘 要】戏剧的结构,就好像建筑物的框架,有了框架,其他部件的存在才有價值。所以,戏剧的结构在剧本的设置中至关重要,作者在创作初期,只有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明白自己创作的核心是什么,明白自己的主要冲突点在哪里,这样才能从容不迫的设置情节,才能不脱主线,主次分明。
【关键词】戏剧剧本;《琵琶记》;结构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036-02
戏曲结构是剧作家在编纂剧本时对全剧的情节、人物和矛盾冲突的设计和安排,如果把戏剧比作一栋建筑,情节、冲突都是建筑物上的主要部件,而结构就是最重要的框架,因为有了结构,情节才能更好地连续起来。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将结构放在第一,认为结构在戏曲创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张少康说,“李渔的戏剧理论在中国古代戏剧理论批评史上具有突破性的重要意义,这就是他特别重视戏剧文学剧本的创作,明确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思想。”李渔的戏曲理论集合了前人理论的大成,他的“结构论”更是备受关注,可见结构的重要作用。对于剧作者,在创作剧本之初,只有将结构了然于心,对于情节有个大致的规划,将核心事件、关键情节牢牢把握住,才能在总体上把控好全局,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以高明的《琵琶记》为例,《琵琶记》采用两条线索叙事,一条线索写蔡伯喈被父亲逼迫进京应考,高中之后便开始了辞官皇帝不从,辞婚丞相不从,继而便开始了在丞相府的生活,蔡伯喈一方面心中有着矛盾与愧疚;另一方面也在享受着丞相府的富贵与安逸。另一条线以赵五娘为主导,在蔡伯喈离开之后,蔡家的生活一下子便惨淡起来,接下来便写遇到灾荒,赵五娘吃糠充饥,却仍不能阻挡二老的相继去世。
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一个极尽奢华,一个冻饿至死;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正是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中,将作者的意图表现的更加明显。《琵琶记》双线叙事的结构进行得很成功,高明用自己高超的叙事能力,去带动两条线的发展,牵动观众的心灵,自己却隐于幕后,在不动声色中运筹帷幄。正因为作者自己对故事情节心中有数,对故事的核心了然于心,所以在两条线索中方能做到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如果作者本身是混乱的,心中没有明确的框架,在塑造故事时,随心所欲,那绝对不会将两条线索都写得这般精彩。
在写作剧本时,要想让戏剧情节更加的有吸引力,使情节能够抓住观众的心,不至于让观众觉得无聊,进了剧场有离开的冲动,最重要的是设置冲突,只有恰当的冲突,才能让剧本的结构更加精彩。
同样以《琵琶记》为例,作者就是在不断设置冲突中,将故事的主人公逼得无路可走。只有将主人公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观众的好奇心才会充分的被调动起来,他们会去考虑,主人公接下来会如何,她该怎么样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而不是置身事外,对故事的发展漠然以对。
在剧本中,蔡伯喈离开之后,赵五娘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已经够辛苦了,但是作者认为戏剧的冲突在这时候还不够,于是便发生了家乡饥荒事件,家中没有了过夜粮,二老连饭也吃不饱,这还不够,接下来就是因为天灾造成的人祸,自己的粮食被抢,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在另一条线索的对比下,显得赵五娘的处境更加艰难。如果赵五娘的处境已经牵动了观众的心,那么接下来作者设置的冲突,更是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二老相继离世,赵五娘无钱埋葬,只能沿街卖发。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冲突中,作者将主人公逼得无路可走,剧本才会变得这样的精彩,才会不断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观众紧张起来了,自然也就不会置身事外。
所以,要想让剧本的结构变得精彩,冲突是至关重要的,冲突也就意味着避免单调。鲁迅先生曾用天堂和地狱做比,说单调、一成不变的可怕,他说他不喜欢下地狱,因为满眼的刀山剑树太过单调,就连苦痛也难承受。但是他现在又怕上天堂,因为天堂四季皆春,即便是桃花,纵然它有车轮般大小,也只能是初见时的惊艳,也不能日日对着它做一首灼灼其华的桃花歌。再美的桃花,都会变得单调乏味,更遑论故事情节的平铺直叙。观众本自带着期待前往,结果故事从头乏味到结尾,观众只能带着期望至,带着失望归。所以,最好能在叙事开头,便让冲突开始,抓住观众的心,然后再去展开叙事。
另外在设置冲突时,也要注意节奏,就是该缓时缓,该快时快,在该抒情时抒情,该叙事时叙事。不要在剧情正是精彩,应该进一步刻画情节加深戏剧冲突时,作者插入了大段的抒情,打乱了情节的节奏,这不仅让观众产生了心理断片,在抒情完毕,剧情的紧张感也没有了。也不要在该进行抒情,让叙事更加含蓄蕴藉时,却放弃抒情,前往叙事,让故事情节勉强带着观众走,这也是不合适的。
在设置结构时,要注意人物的发展,只有将人物置身他所生活的环境,让环境带着人物去发展,让环境促成人物的一举一动,这样故事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人物才会变得更加立体。作者不应该向壁虚构,作者想要人物怎样便怎样,如果作者的主观性太强,这样构造出来的故事情节,便过于生硬。
就像《琵琶记》,作者将蔡伯喈塑造出来,将他塑造成虽然有才,足以让他考中状元,但是他不能向皇帝辞官,不能向牛相辞婚,又那样让人感到失望可憎。其实蔡伯喈后面面对皇帝、牛相的懦弱,早在蔡伯喈和自己父亲相处时,便有预兆。蔡伯喈本不欲离家,他本不想去追逐功名,是他的父亲一定要他前往,于是蔡伯喈妥协了,“凄凄然”踏上了应考之路。一个连父亲的话都不敢违背的人,更不要说日后面对君相。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说蔡伯喈不去违背自己的父亲,是他全孝的表现,但是他在高中之后,一个银子都不曾往家寄过,更是完全没有去考虑过,自己走了,家中会变得无法维持。所以与其说他不敢违背父亲是孝,倒不如说是因为他懦弱。正因为他的懦弱,他不敢去违抗自己的父亲,不敢去坚持自己的决定,所以在后面遇到皇帝,遇到牛相,他同样不敢去违抗他们。
如果作者高明在塑造蔡伯喈时,忽略蔡伯喈的生存背景,忽略了他生存环境,为了自己的一时痛快让蔡伯喈挺身去对抗牛相和皇帝,那作者塑造的就不是蔡伯喈,而是自己。所以蔡伯喈后来的举动,是蔡伯喈自己去创造情节,是他的性格因素去开展情节,而不是作者主观地去设置情节。
最后,在构造结构时,要注意尽量让观众进行情感上的契合,让观众真的置身剧中,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
在《琵琶记》中,赵五娘一再被环境、现实所逼迫,一度的再也活不下去,她为了让公公、婆婆能吃到粥,自己偷偷地吃难以下咽的糠,她自己受苦也就罢了,却偏偏遇到了不能理解的公、婆。他们认为赵五娘让他们喝粥,自己却躲起来吃好的。观众本来就为赵五娘的处境而心生同情,在她被公公、婆婆所误解的时候,观众和赵五娘之间在感情上达到了最大的契合,之后赵五娘沿街卖发葬二老,更是让观众的心为她而动。
所以,在构造结构时,要注意让观众和剧中人物进行情感上的契合,只有让观众“身临其境”,才会让剧本的塑造达到更好的效果。
戏剧的结构是由情节、冲突、人物等一起组成的,作者在构造结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白情节的发展顺序,何时要设置冲突,何时要推动情节,人物要怎样进行塑造,作者在心中清楚,方能有条不紊的运筹帷幄,方能刚好的决胜千里。
参考文献:
[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李渔.闲情偶寄[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蒲晓彬.从“结构第一”看李渔对戏剧结构艺术的建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8).
[4]胡世均.戏曲剧本的结构与节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王骥德.曲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