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 王岩彦
【摘 要】各种触键方式的综合处理,体现在触键角度与放松方式的结合、触键速度与触键力度的结合、触键力度与触键高度的结合,以及触键高度与触键速度的结合上。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方式;综合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50-01
弹奏钢琴需要手指触键精确,如此才能达到乐队般丰富绚丽的音响效果。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能恰如其分地抒发和传递不同的音色,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触键在钢琴演奏中是最基础但又最复杂的。各种触键方式的综合处理,体现在触键角度与放松方式的结合、触键速度与触键力度的结合、触键力度与触键高度的结合,以及触键高度与触键速度的结合上。
一、触键角度与放松方式的结合
不同的触键角度与不同的放松方式结合可以产生许多新的音色效果。大角度的触键倘若在触键后立刻放松,可以产生极其清澈的音色效果;但是如果延缓放松的时间,那么音色就会变得刚劲有力;而假如在大角度触键后始终让手腕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则会使音色发生较大的改变,出现类似弦乐器弓子紧压琴弦拉奏时所发出的凄厉的带有哭泣效果的音色。在小角度触键时,不同的放松方法也能够形成新的音色效果。在小角度触键时,如果立刻放松手腕能产生朦胧的混响效果,仿佛钟声在水面上荡漾;而延缓触键后的放松时间则会使音色变得类似弦乐器演奏时一弓一音的具有特殊强调意味的音色效果,如同戏曲唱腔中一字一顿的行腔方式;假如在小角度触键时始终让手腕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则会加强演奏时那种如歌的歌唱效果,最大限度地改变钢琴作为击弦乐器的发声特点。演奏者可以在演奏不同作品时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来随时调整和组合各种不同触键角度和放松方式,以获得预期的音色效果。
二、触键速度与触键力度的结合
不同的触键速度与不同的触键力度相结合,可以使钢琴音色的变化无穷无尽,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在钢琴上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上的尝试。比如在快速触键时如果与各种不同的触键力度相结合,就可以在改变钢琴演奏音量强弱的同时也改变钢琴演奏的音色。如果快速触键时加大触键的力度,就会获得嘹亮而清脆的音色效果,但如果在快速触键时以极轻微的力度触键,就会使音色变得幽微细弱而又清晰可辨,像午后的风铃声一样。当然在快速触键中的力度的变化层次极多,教师可以指导和启发学生在演奏中根据自己的音乐想象和作品的要求来自由组合,尽情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钢琴的优越性。
三、触键力度与触键高度的结合
通常情况下,触键高度和触键力度呈正比,手指落键时距离琴键的高度越大,触键时的力度就越大,产生的音量也就越大。但是,鋼琴演奏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变化,如果在手指落键时刻意改变落键的力度和高度,而不是顺势而为,那么,不仅能在弹奏的音量上形成不同的对比,还会在改变音量的同时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音色效果。比如,当需要较强力度的触键时,通常演奏者会加大触键的高度,但是,如果不改变触键的高度,而是努力去加大触键的力度,那么音色就会变得生硬、僵滞。反之,当减小触键的力度,而仍然采用从高处落下键盘的触键方式时,那么不仅可以获得很轻的音量,而且可以获得飘逸、柔曼的音色。运用这些组合的触键技巧,可以极大地拓展钢琴的演奏音色,创造出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四、触键高度与触键速度的结合
各种不同的触键速度如果与不同的触键高度相结合,不仅能产生力度上的变化,还会制造出许多不同的音色效果。
不同的触键高度与音量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在以同样触键速度触键的情况下,触键高度的大小与触键音量的大小呈正比,但是如果改变了触键的速度,则不同的触键高度改变的不仅仅是音量,还有音色。比如说,当手指从高处落下键盘时,通常会产生较大的音量,但是,如果改变手指从高处落下键盘时的速度,则会出现以下五种情况。
(一)手指从高处缓缓地全力落下键盘,产生凝重、浑厚的音色。(二)手指从高处快速地全力落下键盘,产生雄健甚至粗暴的音色。(三)手指从高处缓缓地轻轻地落下键盘,产生缥缈、幽远的音色。(四)手指从高处像蜻蜓点水般快速地轻轻地落下键盘(这种动作极困难),产生的是类似水面上波光粼粼似的音色效果。(五)手指从高处以一种比较中庸的速度和力度落下键盘,可以产生类似朗诵式的顿挫的音色效果。
以上只是改变手指从高处落下键盘时最基本的几种速度可能出现的音色变化,如果在运用这几种触键速度的同时再改变手指触键的高度,则又会产生许多新的音色效果,演奏者可以在弹奏过程中根据作品的音乐需要在钢琴上反复摸索组合各种不同的触键方式,以求得自己理想中的音色效果。
由此可见,钢琴演奏应当关注全方位的触键技巧,通过运用灵活性的触键技巧来显著强化音色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少惠.钢琴演奏技巧与钢琴音色的关系[J].黄河之声,2018(01).
[2]井晶.钢琴音色的特征及提升音色“艺术性”的演奏技巧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03).
[3]王印玖.浅谈钢琴音色与触键[J].科技资讯,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