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传播技术革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019-03-28 13:53曾晨
新媒体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曾晨

摘  要  第六次传播技术革命浪潮下,传统媒体纷纷转型,构建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具有典型代表性,一方面它脱胎于传统专业媒体《东方早报》,另一方面它的栏目设置特色性较强,其新媒体转型之路在中国当今新闻客户端市场上较为成功。澎湃新闻的骨子里新旧两种基因兼具,在发展过程中,第六次传播技术革命对于澎湃新闻具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  澎湃新闻;传播技术;专业主义;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3-0033-02

著名传播学者邵培仁在其所著的《传播学》一书中,把传播革命分为五次,依次为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革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传播革命。同时,邵培仁极具前瞻性地预见到了第六次传播技术革命的到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手机等无线网络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移动化传播革命从2010年开始至今正发展得如火如荼,至此互联网完成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飞跃,人类已经进入媒介大融合的传播新时代。

1  专业内容生产与用户内容生产融合的新闻信息采集

澎湃新闻客户端以时政报道和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目前共设10个普通栏目,下设77个频道,内容领域覆盖面广。开发特色栏目2个,分别为“问政”和“问吧”。澎湃新闻利用《东方早报》移植过来的传统优势资源,始终坚持原创专业新闻内容的生产(PCG)。本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17日,澎湃新闻客户端该天发稿量为303条,其中原创新闻发稿量为122条,原创稿占约40%。其他的稿件依托新闻资源整合,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其他专业媒体;第二,来自于第三方事件事实的发布平台;第三,来自于专业的撰稿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时事栏目”中,涉及国家重大政治、外交方面的新闻,澎湃新闻多采自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其他专业媒体的稿件。而上海本地的时事新闻和思想、生活栏目内容则多由澎湃新闻平台的专业采编团队进行采集。

在第六次传播技术革命中,每个人都是新闻内容的生产者,即为用户生产内容(UGG)。澎湃新闻客户“问吧”特色栏目对时事热点和思想性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其模式为用户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创建话题,一般来说,澎湃新闻客户端会邀请知名专家、大学教授、新闻事件当事人等成为答主,其他用户可对此话题进行提问,答主对于用户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1]。如此,用户的主动性大大提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澎湃新闻客户端还设有“湃客”这一开放媒体平台,目的在于吸纳更多原创内容的生产者,自媒体、个人作者等可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表文章。

2  新闻信息加工报道方式的改变与创新

本人以澎拜新闻客户端对“头发花白80后干部”事件的报道为例进行分析。2018年11月15日,云南楚雄“80后”干部李忠凯头发花白引发关注。随即澎湃新闻于11月16日展开报道,截至18日,澎湃新闻客户端有关李忠凯的新闻报道共检索13条,其中澎湃新闻原创为9条,以文字图片为主要形式的报道共7条,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报道共5条,以数据可视化为主要形式的报道共1条。

1)标题的制作。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标题要交代新闻要素,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标题侧重于吸引眼球。

(1)突出新闻重点内容。在这13条新闻标题中,多用交代现象与下结论相结合方法,在新闻标题中明确向受众提示新闻要点,给出意见。例如标题《楚雄“白头80后干部”工作有多苦?所在乡3个村今年刚通电》以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让受众一看就明白该篇新闻着重报道李忠凯工作环境的艰苦。(2)强调戏剧冲突。在这13条新闻标题中,出现“80后白发干部”该关键词的标题共10条。“80后”本是年轻气盛之时,与“白头”显然格格不入,形成一种戏剧冲突的效果,激发受众的好奇心。(3)突出热点话题。2018年11月15日,该话题便已经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热点话题,所以把“80后白发干部”作为标题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认同感。(4)多引用人物话语。该专题报道中多引用新闻报道对象李忠凯的话语作为新闻标题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精确概括人物品质,另外一方面更显真实感人。(5)调动受众的情绪。标题突出人人物、事件的感人或值得赞揚之处,容易调动受众内心赞扬、同情、崇拜等情绪。(6)多用标点符号。在这13条标题中,标题制作多用冒号。而我们更多在新闻微信公众号上常见使用标点符号的新闻标题,例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多用感叹号和问号。

2)融多种媒体形式的报道。此次澎湃新闻客户端关于“80后白发干部”的新闻报道形式融文字、图片、视频和数据可视化为一体,这种融多种媒体形式的报道具体、生动、形象,给受众以真实性、可信性和感染力。4条视频报道时间共计8分30秒,平均每条大约1分钟左右,这种以短视频为主的互联网新闻内容传播方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传播效率大大提高。而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网络提速对于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又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澎湃新闻客户端时事栏目下设“美数课”频道,用数字解读新闻,以数据图表为主,辅之以文字报道,可视化程度较高。时事栏目还下设集合文字、声音、图片、Flash、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全景新闻”频道360度实时再现新闻现场,用户还可佩戴VR眼镜进行一种沉浸式的新闻体验,新闻的真实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一种互动传播。

3)专题式整合。此次关于“80后白发干部”的新闻报道中,有三篇文章在其报道页面的前方或后方,罗列整理了对于该主题已经完成了的新闻报道。这种专题式的新闻整合通过超文本的形式,实现页面的跳转,帮助受众清晰地了解到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事件的前应后果。

事件发生一开始人们认为李忠凯年龄造假,提出质疑,随后当地政府进行核实,证实事件的真实性,紧接着澎湃新闻对李忠凯进行对话采访,挖掘出人物背后的优秀品质。由此可见,具有时空连续性或是真相有待挖掘的新闻事件,往往适用于专题式整合的新闻资源呈现方式。澎湃新聞客户端同样也设有“专题”栏目,其内容大多涉及重大的政治新闻事件,将信息集中聚合,既简化页面,又方便受众接受,实现全息性,立体化的新闻报道。

3  受众接受主动与反馈及时

在第六次传播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受众的角色定位发生很大的改变。第一,受众由被动接受者变为内容的生产者,以澎湃新闻客户端的“问吧”栏目、“湃客”栏目为代表。第二,受众互动参与度大大提高,新闻报道页面下方设置有分享、评价、点赞、订阅功能。第三,受众反馈及时成为社会的监督者,澎湃新闻客户端设有“报料”功能,受众作为一事件的知情者,可向澎湃新闻提供相关的新闻线索,一方面,媒体的新闻线索大大增多,可以接收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另一方面,受众可以就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承担一个社会监督者的角色。对于媒体来说,如何辨别新闻线索的价值和真实性,就更加需要凸现其新闻专业主义素养。

4  传播新时代下澎湃的“不变与改变”

今天,由字节跳动网络科技公司研制开发的今日头条在新闻客户端市场中异军突起,不同于从传统专业媒体转型而来的澎湃新闻,今日头条根据用户阅读习惯,向用户推荐个性化信息。就目前来看,澎湃在挖掘和分析用户信息,实现个性化推送方面落后于由网络科技创新公司所研发的新闻App。但澎湃新闻设有新闻“追踪”功能,即新闻报道下方设有与事件内容相关的话题,用户可点击追踪,一旦该新闻事件有新的报道出现,则系统会提醒用户浏览观看,极大杜绝了烂尾新闻的出现,不易出现“信息茧房”现象,可帮助受众全面分析新闻事件,更显澎湃的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产物,澎湃新闻在传播技术革新中不变与改变。

2017年7月21日,彭湃新闻与今日头条签署合作协议,澎湃新闻旗下所有原创视频内容都将入驻头条号,通过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和算法进行精确分发。这是融媒体时代下一场传播内容与传播技术的融合。而今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快速发展,智媒体正悄然来临,本人认为这将会是作为个体的媒体机构打造更优质的原创内容和采用更先进的科技技术的并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霖清.客户端用户思维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再造——以澎湃新闻“问吧”栏目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18):3-4.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浅析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新时期农业新闻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