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2022-07-22 04:47徐玲玲
新闻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运用作用

徐玲玲

【摘    要】引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新闻报道更有现场感、立体感、节奏感,增强真实性、可读性。不同的引语形式有不同的作用和运用方法,本文阐述了引语的含义、分类、作用,分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使用引语,以提升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与理解力。

【关键词】引语;新闻报道;作用;运用

新闻引语是在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新闻人物语言,是人物语言的实录。[1]在新闻报道中,虽然引语的篇幅一般不大,但是作用不容忽视。准确恰当的引语能够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可读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引语的分类

在新闻报道中,有三种常见引语形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不完全引语。

直接引语是指在新闻中完整引用新闻人物的话,并加上引号。直接引语要求引文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改变新闻人物的思想和原意。

间接引语是指记者准确转述或概括新闻人物的语言,有时是完整的表述,有时是部分引用,不加引号。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有着明显的区别。直接引语是完全“复制”新闻人物的话,起到例示作用,间接引语起到解释和描述的作用。直接引语呈现给读者的是“原话”,所以真实性和可信度更强。

不完全引语,又称“部分引语”或“断引”,陈霖在《当代新闻传播原理》一书中给其下的定义为“即只引用人物言语中的一部分,可以是一个短语、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字词。”[2]相比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不完全引语的使用情况虽然较少,但点睛效果同样明显。

二、引语的作用

不同的引语类型适合不同的新闻报道场景,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一)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无论是在新闻事件报道中,还是在新闻人物报道中,如果通篇稿件只是单方面的采访或叙述,没有体现出多个信息源,真实性、可读性都会打折扣。如果能通过不同身份人物之口,从不同方面对事件或者人物进行叙述和评价,能够使事件和人物更真实可信。

笔者撰写的党建工作通讯《齐心扮靓“冰丝带”》,报道了国家速滑馆公司党委第一党支部在冬奥会筹办期间针对场馆清废工作总结探索出的经验,文中使用了这样一处引语:

“10月测试赛时,巩老师每天晚上都带着我们巡查到晚上11点。”保洁员霍红梅口中的巩老师,是党支部委员、清废团队副经理巩大伟,负责速滑馆闭环区域中的清废管理工作。

笔者在采访时从巩大伟口中也得知了在冬奥会筹办期间他们经常加班加点的情况,但要让读者感受到速滑馆闭环区域清废管理工作任务之重,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如果仅采用概述或者从报道人物自己口中说出来,既无说服力也无真实感。在采访保洁员霍红梅时,她向笔者提到了上述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于是,笔者引用了保洁员的话,用具体的“每晚11点”来代替每晚都加班加点的概述性话语,让读者的感受更加直观。此外,报道中还详细地列出了说话者的身份和姓名,更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

(二)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新闻报道中的引语,特别是说话者在特定场景下说出的话语,能够让文字产生“画外音”的作用,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新闻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

《中国青年报》撰写的追记云南边境缉毒牺牲移民管理警察蔡晓东的人物通讯《生死缉毒写传奇 青春热血染征衣》中有这样几处引语使用:

“行动!”话音未落,蔡晓东率先冲出,并大声喊道:“警察,别动!”

犯罪嫌疑人见状,丢弃装有31.8公斤鸦片的绿色背包,向境外方向疯狂逃窜。蔡晓东和战友们立即展开追捕。

“砰”,枪声响起。蔡晓东大声喊道,“有枪!”他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护住紧随其后的战友。

“砰砰砰……”枪声响彻山谷,蔡晓东虽然身着防弹衣,但毒贩射出的子弹,却不幸打在了防弹衣没有护住的肩、腿等部位。

蔡晓东强忍剧痛,英勇还击,在追出10余米后,终因伤势过重,倒在地上。

面对赶过来救援的战友,蔡晓东用手捂住不断流血的伤口安慰大家,“我能行……你们快去抓人……”

“队长,挺住!你别睡,千万别睡!”侦查员左康(化名)不停呼喊着蔡晓东的名字。

“我好冷,我好冷……”蔡晓东脸色逐渐发白,身体瘫软。

报道中 “行动”“警察,别动”等几处简短引语,营造出实施抓捕行动时的紧张氛围。一句“有枪”,让读者感受到警察面临的危险局势。特别是蔡晓东和侦查员的对话,没有用大量篇幅来刻画蔡晓东受伤和牺牲的过程,也没有刻意渲染、拔高先进人物,寥寥数语便让读者明了事件的发展,朴实的语言更让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可信可敬。

(三)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节奏感

虽然直接引语更能体现出现场感和真实性,但不是说直接引语越多越好。笔者曾看到不少报道在文章中大段引用直接引语,这样不仅不能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还让故事变得拖沓冗长。所以,在文章中交替使用三種引语形式十分重要。程徽娉在《中国当代新闻报道的引语失当分析》一文中提到:“三种形式引语的交替使用,不仅赋予了新闻张驰有度的叙事节奏,也使文字更加活泼生动。同时,使用引语可以用来帮助总结文字、提供背景、解释疑问或转移话题,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完整,行文更加通畅。”[3]

比如新华社的报道《从“回天乏力”到“回天有术”——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样本观察》一文就非常好地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引语:

科星路作为林萃路北延,是连接“回天地区”和北京主城区的重要通道。早在2009年,大部分路段就已建成通车,唯独中间930多米成为“断点”,而且一断就是11年。

“主要问题卡在五星啤酒厂。”昌平区“回天专班”副班长薛岩介绍,有400米路段要穿过该厂厂区,涉及复杂的征地拆迁等问题,而且啤酒厂地处邻区,协调难度更大。

报道中仅直接引用“主要问题卡在五星啤酒厂”这一句,就让读者一下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起到生动点题的效果。后面再通过昌平区“回天专班”副班长薛岩的间接引语介绍,阐述主要问题形成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难点,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四)增强报道人物的个性化特色

在人物报道中,要让所报道的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一定要突出先进人物最具特色的方面,而个性化的直接引语蕴含着说话者特有的文化背景、性格思想和人生阅历,最富有个性色彩。笔者在参与《首都社区防疫百人访谈录》《光荣在党50年——北京百名党员风采录》采写过程中,采编部门负责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读者在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的一个金句,也就是性格最鲜明的一句话。”

《北京支部生活》杂志有一篇题为《吴华侠:从打工妹到非遗传承人》的人物通讯,报道的是烧麦制作技艺传承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华侠。其中有这样一处引语令笔者印象深刻:

“我是那种撞了南墙也要穿墙而过的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吴华侠笑着说。“撞了南墙也要穿墙而过”,这句引语不仅成为不轻言放弃的生动注脚,而且语言诙谐,让人读后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活泼坚韧的女孩形象。

再比如,《北京支部生活》杂志一篇报道时任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宝申的人物通讯《王宝申的三句大白话》,在开篇一段就亮出了颇有人物特点的引语:

王宝申盖出许多优质的高楼,百姓叫好、领导也称赞。其实,一个盖楼的人盖出了好楼,并不值得多说。但人们真被这样那样的“綦江彩虹桥”吓怕了,所以,王宝申就有人夸。他是怎么盖出让老百姓放心的好楼的?王宝申说了一句精彩的话:“盖楼的人自身就要像一座楼,身子向上挺挺拔拔,脚板向下扎扎实实。”

报道中引用的王宝申的话,既体现了王宝申的职业,也体现出了他的品行,更为后文解答人物为何能盖好楼埋下伏笔。

三、引语的正确运用

为了能充分发挥引语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用一定的技巧方法,有选择性地运用引语内容,才能达到为新闻报道添彩的效果。

(一)遵循真实原则

使用引语的首要原则就是真实,直接引语是特定人物在特定场合对特定事物的看法与想法,能够起到塑造人物形象、升华报道主题等作用。而引用贴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话语,真实性、感染力更强。

笔者曾编辑过一篇总结北京市房山区曹家房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经验的报道《废弃矿山如何变身“金山银山”》,其中有两段内容出现了多个发言者的引语:

“关了煤矿,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当时,曹家坊村民在煤矿里都占有部分股份,煤矿关闭,不仅会影响矿主的收入,还会影响村民的利益。因此,村民上访现象日益增多,村内不稳定因素剧增。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石明军找到村里颇有威望的煤矿主张进宝做思想工作,对他说:“进宝,关煤矿对我们村有长远好处。你在村里有威望,群众基础也好,你能不能带个头,先把煤矿关了?”

张进宝经营着一家年产量10万余吨的煤矿。要想说服别人关闭煤矿,就得带头先关自己的煤矿。经过一番思索,张进宝对石明军表示:“书记,你放心,我第一个关!”张进宝的这个想法——说出来,就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村里让我带这个头,就是信得过咱,咱不能辜负。再说,现在不关,违反政策不说,长期下去,村里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差。”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家人终于同意后,张进宝关闭了自家的煤矿。

在短短的两段内容中,有村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里颇有威望的煤矿主三个人的引语。村民的“关了煤矿,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运用口语化的表达,读起来真实生动,村党支部书记面临的难题也跃然纸上。村党支部书记和煤矿主的引语也能体现出不同身份人不同的语言风格,村党支部书记的语言体现了他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特点,煤矿主的话语体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抉择与担当。引语的使用让两段内容不仅真实、可信,而且充满节奏感。

(二)交代清楚信息源

新闻报道中引用发言者话语时,除少数涉及消息来源秘匿权的情况外,记者应该清楚交代发言者的姓名、职务或职业。笔者在不少新闻报道中看到诸如“王女士说”“张先生说”“一位大妈说”“一位大爷说”,或者“相关负责人说”,可信度打了折扣;报道基层事迹时,在引用党支部书记或者职能部门人员话语时,记者能够介绍清楚姓名、职务等,但在引用群众话语时,身份往往是模糊的,也容易让读者产生质疑。

在《从“回天乏力”到“回天有术”——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样本观察》这篇报道中,引语的使用就非常规范。全文共有9处完整说明的信息源,包括:回龙观附近居民王乙星、昌平区“回天专班”副班长薛岩、居民丁羡铭、天通苑居民李泽宇、清华附小昌平学校执行校长刘建伟、龙泽苑社区党支部书记伊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华龙苑北里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翠娟、华龙苑北里社区居民高丽丽。姓名、身份一目了然,为文章增添权威性。

此外,报道中常见的一个错误引语用法是以集体名义表达某种观点,比如“大家都说”“与会者一致表示”,后面加一段个人感受,这样难免让人产生质疑:大家可以表示一致同意、一致认可,但怎么可能几个人说出完全相同的话呢?可供参考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以概括性的语言表述群体的态度或倾向,具体观点引用一个具体人物的话语。

(三)选用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可以是新闻人物的所思所悟,可以是饱含发言者独特经历、独特情感的表达,语言越独特,报道就越生动、鲜活。

《人民日报》人物通讯《“拆窝燕子”邢孔丰》中有这样一段:

“新买的篷布挡不挡雨?”老周拿着盆准备做饭,听邢孔丰在喊。

“挡雨,挡风。”周才丁露出笑容,“当初,工作队来了6趟,不是你带头,这房子,我不拆。”

文中引用周才丁的话“工作队来了6趟,不是你带头,这房子,我不拆”,充分表达了他对邢孔丰的认可和钦佩。一句话不长,但是对比强烈,比单纯大篇幅介绍村民怎么认可邢孔丰更有说服意义。

有时,个性化的语言可以作为文章的小标题,成为串起人物思想和经历的“金串子”。比如《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生活在群众中让人充实”——记原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长高德荣》一文,不仅引用高德榮的话作为文章标题,还将高德荣的四句话作为小标题:“独龙族同胞还没有脱贫,我的办公室应该设在独龙江”“与其花时间打扮自己,不如多留点精力打扮家乡”“干部是用身影指挥人,不是用声音指挥人”“漂浮在官场上使人浮躁,生活在群众中让人充实”,四句话既能反映出人物的工作作风,更突显了其鲜明的性格特点,读后让人印象深刻。

结语

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语虽然在文章中占幅不大,但恰当地使用,有利于突出主题、展现个性、强化意义。用好引语,记者既要有善于观察的眼力,又要有善于表达的笔力。只有精心选取最能体现文章主旨、人物个性的语言,才能为文章增色添彩。

注释:

[1]傅永翠,张红云.新闻写作中人物引语的运用[J].写作,2011(01).

[2]陈霖.当代新闻传播原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程徽娉.中国当代新闻报道的引语失当分析[D].苏州大学,2008.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运用作用
浅析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企业工会新闻报道工作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