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民
(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全球都在面临激烈的教育革新,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课堂结构有什么样的变化?相对于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课堂,中国的课堂应该有哪些借鉴?从最初的“I-R-E”到迈克尔斯、奥康纳、和雷斯尼克的“负责的言谈”再到埃里克松重构“情境”与“时间”的课堂互动微观情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组织话语的目标已从识记转向更高的认知活动,话语结构呈现多元。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谈对话互动很重要的多,但把经典互动理论引入语文课堂实践比较少;谈文本解读的多,但能科学建构课堂的少。现实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互动对话如何设计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课堂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带着这些困惑,笔者试着以《张衡传》一课的教学为例,呈现对话互动在课堂上可能的开展方式。首先介绍选取的个案样本与研究方法,随后从教学活动与教师话语两个层面,对这个案例中蕴含的互动对话进行分析,最后讨论这个案例给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笔者选取的个案来自高一年级必修四中《张衡传》一课,所用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公开课课堂实录,总共45分钟,辅助数据来源是教师的教案与课件,用来对分析结果进行效度检验。此外,作者作为任课教师,拥有“局内人视角”,进一步保证了分析的效度[1]。笔者选择这节课,主要出于三个原因:①本文所涉及的文化常识较为集中,学生积累可以事半功倍,同时这可以作为对话的切入点,让学生少一些对文言的惧怕;②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剪裁详略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③张衡科学家的身份对学生来说印象深刻,但作为政治家的这一点体会不深,而本文又是微言大义,怎么能从文字中去找到密码,破解言语的智慧,我想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对话提升学生思维深度的关键所在。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有点远离日常生活体验,学生难以对其产生直观的感受和经验,从而难以理解。因此,笔者选择这节课进行个案分析,通过互动理论的恰当使用,观察学生所产生的反应,从而进行进一步探究。
在个案研究的框架里,笔者采用互动分析的方法对课堂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着迈克尔斯、奥康纳和雷斯尼克对“负责的言谈”概念的三个层面理解,即:一是对学习共同体负责的言谈。这一类言谈有助于形成和维系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如用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在他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互相追问澄清彼此的观点;二是对思维规则负责的言谈,这一类言谈强调思维的逻辑性、连贯性、一致性等规则,例如对观点作出详细的解释、对自己的观点提供充足的理由、厘清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对知识负责的言谈,这一类言谈强调的是事实的准确性。[3]对当时的课堂情境与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理解“言语”这一核心活动在整个课堂中的角色与功能,随后关注教师的话语,识别其中反复出现的话语模式,重点考察教师怎样通过话语调度推进各个层面上的课堂活动,最后把分析结果重新置回45分钟的课堂全景中,对笔者的观点进行审视与检验。
(1)你们预习中遇到的难解的句子有哪些?
(2)你是否发现本文有很多文化常识?能否小组讨论一下将其归类?
(3)作为人物传记,文章写了张衡哪几方面成就?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4)为什么介绍候风地动仪时要详写?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5)张衡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文本中可以找到相关证据吗?
(6)我相信张衡作为伟大科学家这一点大家比较熟悉,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张衡什么样经历?
(7)文中讲“无骄尚之情”“衡不慕当世”,为什么后面又提到“衡乃诡对而出”,前后是否矛盾?
(8)你对本篇人物传记的写法及文章语言特色有什么思考?
我们都知道对话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痛点,可要解决这些痛点是课堂实践的。教师该怎么引导,怎么能惜唾如金,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在互动中提升自我,这是很考验教学艺术的。
01师:大家在预习中朗读了吗?
02生:有。(声音微弱,稀稀拉拉)
03师:各位同学在预习中梳理文言字词和句式时,有什么困难吗?(语调平缓)
04生(怯生生说):“奇其才”怎么翻译?
05师:林楚欣,“奇其才”,该怎么理解?
06生:他的才华很奇特,可以这样翻译吗?
07师:如果这样理解,“大将军邓骘”怎么办?这句话就变成病句了。你试着把“奇”当成动词,你会想到什么?
(老师微笑抬了一下眉毛,转了一下头面向全体同学)
08生:似乎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用法比较接近,是不是译为“大将军邓骘感到奇怪?”
09师:对什么奇怪?
10生:对张衡的才华。
11师:所以当一个形容词后边接了一个名词,可以考虑翻译成对什么感到怎么样的形式,这就是意动用法。(重音,抬起头,语调平缓)
12生:老师,“辄”怎么译?
13师:你试试看(手晃动)
14生:翻译成“就”吗?我看字典上有这个意思。
15师:字典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语调平缓,眨了一下眼)
16生:好像还有“总是”。
17师(微笑):你比对一下语境,用“总是”不是比“就”更能突出张衡官职多年不变化?
18生:老师,这好像不对?
19师:为什么?(歪了一下头)
20生:用“就”似乎比“总是”更能和“不慕当世”衔接。
21师:说的好,同学们,林楚欣同学的质疑很好,她翻译时注重语境,能结合上下文文脉进行考量,很好。(微笑,语调急促,赞赏)
22生:那第三句中“视事”“乞骸骨”“征拜”好像很复杂,老师怎么解释?
23师:这一课涉及很多官职变动的词汇,大家可以当成文化常识来处理。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24师:结合课文,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表示官职调动的词有哪些?已经预习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快找出这些词语?
25生:有拜、迁、举、辟、召、转、徙、征,一共八个。
26师:这八个词都是表示官职变化,但它们在意义上还有些区别,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词该如何归类呢?吴宁谦同学,请你来说。
27 生:“举”是一类,“辟”“征”“召”是一类,“拜”是一类,“迁”是一类,“转”和“徙”是一类。
28师:大家总结得很好,其实还有“假”“署”“权”“摄”,虽不常见,但在课外文言文中会常见到。它们都有“代理”的意思。我们也回应一下上边“视事”“乞骸骨”,“视事”不是当视察讲,应该是官吏到职办公的意思,“乞骸骨”和“致仕”同有退休,辞官归故里的意思。(重音强调)
29师:张衡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大家从文本中能找到什么样的证据吗?(教师看着全班,鼓励大家发言)
30生:老师,我来试试(有点害羞)
31师:非常好,你能尝试去思考,就是一种所得,你试试看,
32生:“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似乎可以证明?
33生:霓姗,这句话证明什么?(另一学生追问)
34生:说明他知识广博、细心严谨?
35师:大家还有证据吗?(老师眼神鼓励渴望,手掌摊开)
36生:还有一句很简练的话,“妙尽璇玑之正”?
37师:这句话能说明什么?(渴望鼓励)
38生:“妙尽”说明他严谨聪慧,潜心科研的品质,这是他取得科技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39师:大家觉得泓旭这两个字抓得准确吗?
40生:精准简练。
41生:为什么作者要用大篇幅写地动仪?
42师:很好,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43生1:我认为这说明作者突出了张衡科技上的贡献,所以用墨较多,人物传记往往文字比较细致。
44生2(有些不赞同):老师,我不是很认同他的观点?
45师:这样呀,你谈谈你的看法。(语调急促,尾音拉长)
46生2:就本文来说固然介绍地动仪的文字较多,但在六段文字有五段都是非常简练的。
(这时学生3举手,老师转向他,点了一下头,示意他可以自由发言)
47生3:我认为他说得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本文在介绍地动仪语言较详实,可在其他地方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1不解,摇头,老师在倾听,只是微笑,没有其他表情)
48生4回应:介绍他品质的时候就用了“衡不慕当世”四个字,展现他淡泊名利的一面,很凝练。
(另外一个同学也举手,老师向他点头示意)
49生5回应:“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这句话也非常凝练,说明他从容淡静,淡泊自在。
50师对生1:对本文的语言的特色你修改你的看法?
51生1:(微笑点头)
52师:谁能用简练的一句话概括一下本篇传记的语言特色吗(微笑鼓励)
53生6:凝练平实不失厚重。
54生7:可以说微言大义?
(这两个学生讲完,大家都抬起头表示赞赏)
55师:精彩!(频频点头)
56生:文中讲“无骄尚之情”“衡不慕当世”,为什么后面又提到“衡乃诡对而出”,前后是否矛盾?
57师(耸了一下肩,很吃惊):这问题问得深入,大家先小组讨论5分钟!
(过了5分钟,一个小组代表举手)
58生1:这似乎说明张衡这个人似乎有虚伪的一面。
59生2: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就是我比较反对将人物做这么简单分析,这不能说他是虚伪,而是圆通的表现,作者设计很精巧,这个看似矛盾的词语背后呈现的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不知死多少回了!(大家大笑,老师倾听,微笑)
60生1追问:你有什么证据吗?
61生2:“诡对”意蕴较深,要联系下文对张衡在河间政绩的描述,还有晚年被拜为尚书,即“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这些细节,都在变相阐述“诡对”的政治智慧,不具备这种智慧,他还能活着离开京都吗?
62生3:没有“诡对”能获得阉竖们的政治理解吗,没有“诡对”他在河间为民造福,政绩斐然,可也得罪那么多人(其中很多都是当权者),最后还能全身而退吗?
63生4:所以“诡对”是一种政治智慧,也许对个人道德有所伤害,但却使民众得到福祉,这为什么不好呢!
64生5:我也比较赞同这一提法,这一处又可联系课外案例进行论证,如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展开时以向太监冯宝妥协,来换取万历新政的推行,这也是以小博大的政治智慧!我们可以就此也批评张居正,但你不得不肯定万历新政的推行不仅充实了大明国力,同时也让大明子民获益良多!我们突然发现张衡的确不简单,不仅是一名科学家更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65师:你们从文本出发结合自身的体验,在文字的隙缝中谈自己的思考,都是应该鼓励的,而且大家反驳别人重逻辑、重证据!从文本的词语间发现矛盾,这种质疑和读书的方法值得鼓励,朋友们,我们经过分析发现张衡简不简单?
66生5:不简单,作者用墨不多,似乎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勾勒了一个立体的人,作者好厉害!(教师投去赞许的目光)
67师:有点微言大义的味道吧,所以文言文因其简练而难懂,细细品味还是有很多可读的东西的!(老师微笑,学生也认同,微笑)
在1-28的对话中,师生的互动所针对的知识是必备知识,词类活用和文化常识,这类知识对话固然强调体验,但属于“负责的言谈”中知识性言谈,重在准确。
在42-49对话中,学生1以“我认为”开始回答,表明这是个人观点,而学生2很快起来反对,教师要求她指出个人观点的文本依据,即“我认为”的证据,这是在引导学生针对别人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反驳和逻辑检验。同样,在转向学生3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重复提问,而试图激活争论(即不同观点的互动)的对话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又询问学生1对这几位同学的观点回应,让他自己在参与对话中修正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样的对话中尊重了学生1的参与,学生1是平时比较自卑的孩子,家境不是太好,所以教师的这一回应对他比较重要,这种尊重会鼓励他自信参与课堂,使课堂对话平等,避免标签化,避免对话互动陷入埃里克松所讲的“缺陷视角”。当学生主体参与被激活后,教师不一定通过强化结论来引导,注重师生倾听进而引发生生倾听,可以通过语气、语调变化、眼神、及肢体动作作为参与信号来互动引导,根据问题重构课堂情境,让学生体验文本,倾听对方、不断追问民主参与课堂,学会分析文本。
从56-67的对话来说,教师就是不断通过问题引导,通过表情、语气等信号来激发学生追问“无骄尚之情”“衡不慕当世”和“衡乃诡对而出”之间矛盾的思考,从而提升对文本的认知。加深对人物立体的认识,作者写法的独到的认识,而这些是教参没有的。实属难能可贵。
从课堂结构来说,这堂课的对话互动应是课堂的主体部分。互动内容分文言基础、内容梳理文体特点和对文章质疑构成,而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按照“负责人言谈”的三个层面要求,将《张衡传》对话内容在学生预习基础上分为必要准确知识,深度质疑部分,深度质疑教师在引导互动中不重在传达知识,而是努力通过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追问提升认识,努力让学生和自己和他人进行碰撞,修改自己的认知,教师尽量弱化自我的主角角色,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追问,促成接纳、让观点经过思维逻辑的检验,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对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通过引导让学生对张衡的政治才干有所了解。课堂对话,“要尽量不用先入为主的提问方式,而注重培养学生自能发现和自能索解的阅读习惯和能力”。[4]从言语形式分析入手,才会让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品质的想法真正落地生根。
笔者以《张衡传》教学为个案,呈现和论述了课堂对话活动是怎样在活动设计层面和教师话语层面同时开展和相互联结的。回归到教师的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对话?唤醒认知、体验与冲突以创设对话情境,以构建语文教学张力课堂,而决定语文课堂对话效果的关键在于合乎情理的文本解读,避免对话内涵的偏离;理清文本限制,避免对话过程的散乱没有针对性;品味文本语言,避免脱离文本解读的任意性。笔者认为,若要深入思考这一问题,使课堂对话不流于形式,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几个要素。
要想在课堂上实现少讲精讲,使对话互动有效,教师对情境的重构不是独立的,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前实践即预习,教师引导互动的方式选择不能离开学生独立学所展示的学情,这样课堂的互动才能真正有所指、有所得。教师对文本素读、学生对文本初读、课堂师生的对话互动及生生之间的争论思辨这四个方面构成对话平行四边形结构,但形状如何,起点应是学生对文本的自觉,这是对话有效的前提。
教学的结论有时相对于过程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语文课堂,关系到学生心灵建构,它本身就是具有多样性的,所以要多创造情境让学生参与。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允许差错存在实际上是允许学生认知的自然展开,是给予学生自主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辨别、分析、判断、推理的机会”,[5]互动对话要珍视这样的“错误”,而不是把它当作瘟神。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成长感、获得感,“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并不强调知识结果的客观性性与准确性,而是关注学习者在评价过程中的收获,以及是否能够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评价任务中展现自身的思维过程。”[6]
正如钱梦龙所说,“‘质疑’的提问不同于‘定向问答’的提问,问题不再是事先‘定向’,而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现’的,因此,对那些只习惯于‘上课听讲’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加强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7]更要在学生的无疑处生疑,这样学生才能将书读厚,让学生在对话中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历练自学,使他们学有所得,提升过程体验,提高阅读能力,才能提升课堂效率,离“不需要教”更进一步。
教师的动作、表情会重构对话情境,在这种互动中,教师如何通过话语来调度教学,就成为教学设计是否能落实的关键。[8]课堂教学不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归根结底会落脚在师生互动之中。[9]语文课堂更是如此,它追求的往往不是哪个具体的知识,而是看重的是课堂能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成长。互动提问的艺术某种程度上看就是教学艺术,诚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