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垣君 徐子刚
1山西省儿童医院皮肤科,太原030013;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100045
患儿女,3 岁2 个月,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关节型)7个月,皮疹6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7年6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患儿就诊前7 个月,因间断髋关节疼痛2月余,双腕关节疼痛1 个月入院治疗,入院后检查类风湿因子1 571 U/ml,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48.95 RU/ml(参考值<25 RU/ ml),抗链球菌溶血素O<25 IU/ml,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抗原抗体阴性。双膝关节X 线片及双肘、膝、踝关节超声和腕关节MRI提示:多个关节囊内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确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关节型),给予依那西普(益赛普)皮下注射12.5 mg/次,每8天1次,甲氨蝶呤片5 mg/次,每周1 次,住院治疗1 周出院。患者累计用药1个月后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但在双肘关节伸侧出现红色斑块,无痒痛,1 周左右自行缓解,但每次注射依那西普后,皮损均有反复、加重。患儿就诊前2个月因皮损累及范围逐渐扩大,双膝、耳廓、臀部均出现鳞屑性水肿性红斑而再次就诊。
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耳廓、臀部、四肢关节伸侧可见对称性分布的圆形、椭圆形、环形或半环形红斑,其表面覆有白色细薄鳞屑,周边散在色素沉着斑(图1、2)。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血钾4.76 mmol/L,钠137.2 mmol/L,氯105.7 mmol/L,总钙2.57 m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38.6 U/L,丙氨酸转氨酶27.8 U/L,肌酸激酶MB 15 U/L,乳酸脱氢酶214 U/L,均未见异常;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34.65 RU/ml(参考值<25 RU/ml);IgA、IgM、IgG 阴性,IgE 134 IU/ml(≤52 IU/ml);淋巴细胞亚群未见异常;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可溶性抗原抗体均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伴海绵水肿,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层血管周及部分附属器周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局灶性皮下脂肪组织变性、坏死,血管扩张(图3)。免疫组化示:CD20阳性。
图1 患者右肘半环形或不规则性红斑,部分附有鳞屑图2 患者膝关节鳞屑性红斑图3 皮损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伴海绵水肿,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层血管周及部分附属器周较多淋巴、组织细胞浸润(HE×100)
诊断:药物性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治疗:给予甲氨蝶呤片5 mg/次,每周1 次,依那西普皮下注射12.5 mg/次,由每8天1次逐渐调整为每10天1次、至每2 周1 次,皮疹随治疗间隔延长,逐渐自行好转。到目前为止,药物减至每18 天1 次,关节炎症状控制良好,皮疹偶有复发,但很快自愈。
讨论药物性狼疮是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抗原的形成、遗传因素、DNA 甲基化等相关。自1945年首例报道磺胺嘧啶诱发药物性狼疮后,至今已发现有80多种药物与药物性狼疮相关。有研究报道,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所致狼疮样综合征(TAILS)值得关注,认为其与阻断细胞凋亡以及淋巴细胞功能失调,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1]。
临床上尚无药物性狼疮的特异性诊断标准,患者可有发热、疲劳、关节炎、胸膜炎和心包炎等,但常无口腔溃疡、脱发、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及肾脏和神经受累,症状较特发性狼疮轻。尽管抗组蛋白抗体在药物性狼疮阳性率高达95%,但对药物性狼疮并非特异,且在TAILS 患者中较少见[2]。目前多数学者认同以下诊断标准:①一种或多种狼疮症状存在;②药物的应用与药物性狼疮的发展有关;③无红斑狼疮病史;④停药后症状消退[3]。本例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临床及病理表现,除皮疹外暂无其他系统症状,因此考虑药物性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本病在临床、组织病理、免疫方面尚无法与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鉴别,血清同样可出现ANA、dsDNA、抗(SSA)/RO 和抗(SSB)/LA抗体阳性[4]。尽管红斑狼疮很少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发生[5],但对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炎、浆膜炎等系统症状时,一定注意与SLE 鉴别。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皮疹主要见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皮疹在高热时出现,热退后消失且不留痕迹。本例患者出现了与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应用后相关联的皮疹,并在生物疗法逐步撤退后症状改善,提示了一个与药物相关的过程。目前,该患儿仍在治疗中,需要密切长期随访。鉴于其皮疹偶有复发,要注意其未来发展为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