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词汇空缺现象及其翻译策略

2019-03-27 12:14吴乐雅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吴乐雅

摘    要: 词汇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较为普遍,它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给翻译造成麻烦。本文以词汇空缺现象为研究对象,列出三种常见词汇空缺形式,分别从地理环境、物产风俗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三个层面,对造成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策略,以期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词汇    词汇空缺

在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中既有文化的融合又有文化的碰撞。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不仅反映着文化,还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语言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建起了桥梁,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1](12)。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进程、思维方式、宗教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语言在交流中势必出现词汇空缺的现象。所谓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2](10)。如果在对词汇的翻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带来的词汇空缺现象,就很有可能带来理解上的偏误,甚至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

一、词汇空缺的三种形式

在汉语词汇中,除了部分没有任何附加意义的普通词汇,以及科技词汇能够达到与其他语言词义上的完全对等外,还有部分词汇深深扎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我们称之为“文化词汇”。“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们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3]。在跨文化视角下产生冲突和误解的主要是这部分“文化词汇”,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词汇空缺现象。一般而言,文化词汇空缺现象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完全空缺

某一种语言中特有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存在,我们称其为“完全空缺”。比如反映中国传统的民俗、风俗、礼俗等内容的词语,如:拜天地、灶王爷、闹洞房、红包、红白喜事、本命年等。这些词都是中国特有文化的体现,对中国人来说非常亲切熟悉,然而绝大多数不能在其他语言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接受过西方学校教育的学生肯定不会对bingo和presentation感到陌生,这两个词在汉语里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

(二)部分空缺

某些词语虽然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存在,且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失去背后丰富的象征意义,我们称其为“部分空缺”。在汉语中,文人雅士经常用梅、兰、竹、菊、莲及松树借物言志,这些原本普通的植物拓展了它们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高洁的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成为空缺。在英语国家中有些植物,如oak(橡树)被视为神圣之树,象征着顽强勇敢,a heart of oak 比喻刚毅果敢的人,palm(棕榈树) 象征着胜利与荣耀,No pain, no palm指没有苦难就没有胜利。这些植物在汉语中仅仅是一种异域物种,不会产生任何文化联想。

(三)冲突空缺

某些词语虽然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存在,且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两者传递的文化信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我们称其为“冲突空缺”。如“bat”和“蝙蝠”虽然在概念意义上完全对等,但“bat”在西方传说中是一种丑陋的、邪恶的动物,联想意义并不美好,熟语as blind as bat意为瞎眼,有眼无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由于“蝠”与“福”谐音,则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此外,和蝙蝠一样习惯夜间出来活动的猫头鹰,由于其夜行的习惯加上叫声凄厉,中国人则将之看成噩运的征兆。然而西方人却将owl(猫头鹰)看成智慧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如同猫头鹰一般的睿智)。

二、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物产风俗的不同造成词汇空缺现象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或不常见,那么在相应语言中就有可能出现词汇的空缺现象。比如西方人爱吃奶酪制品,不仅奶酪制品名目繁多,还有各种风味,所以出现了大量有关奶酪的词汇或俚语,如what a line of cheese(废话连篇),a big cheese(大人物),chalk and cheese(截然不同), hard cheese(真够倒霉)。中国人普遍喜爱的竹子与竹笋在汉语里有大量的词汇出现,如雨后春笋、胸有成竹、青梅竹马、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罄竹难书、势如破竹等,這些在一般的英语国家人眼里是生疏的,所以出现了词汇空缺现象。此外,还有中国人常吃的“油条”“汤圆”“春卷”,中国妇女穿的“旗袍”,在英语中都无相应的词汇表达,salad,toffee,sardine,soda等在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汇对应,它们都属于词汇空缺中的完全空缺。

(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造成词汇空缺现象

语言能够最大限度、最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由于各个国家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为语言的基石——词汇必然打上各个国家的文化烙印,因此出现词汇空缺现象。如中国文化长期受家长制的影响,形成了以老为尊的价值观。我们经常说“姜是老的辣”“老教授”“老戏骨”“老中医”,这里的“老”代表经验、智慧与权威。但是西方人却认为“old”意为过时、不中用,没有价值。在与他国人的跨文化交际中,要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尽量避免说“老”字,如果一定要表达此意,则需要换成aged,elderly,advanced,senior替代。又如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中国社会重视血缘宗亲的关系,有一整套称谓系统分别从横向、纵向及姻亲关系严格区分亲属。汉语里的叔叔、伯伯、姑父、姨父、舅舅等男性亲属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词,只能都用“uncle”一词表示,而婶婶、伯母、姑妈、姨妈、舅妈等女性亲属则都用“aunt”一词表示。此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民族认知,这些都会造成词汇的部分空缺现象。中国人表现出整体思维的特点,汉语词汇中经常有一些具有高度整体概括性的词汇,如“牛”“羊”等,这些词不仅可以表示事物本身,还可以用于表达一些概括的抽象概念。英语更喜欢一些分门别类的词。如要表达“羊”会出现具体的羊的品种,如sheep(绵羊),goat(山羊),lamb(羊羔),ewe(母羊),ram(公羊),这正反映了西方人重辩证、重逻辑、喜欢条分缕析的思维方式。此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单单一个“仁”字就表示很多内涵,但是“仁”字却在英文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因为它具有非常复杂的意义,内涵可以译为humanity, benevolence, goodness, heartedness,love。

(三)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词汇空缺现象

每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尽相同,宗教信仰更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反映在语言上会出现词汇空缺现象。例如,汉语里所反映的历史事故、神话传说、名人轶事,如“卧薪尝胆、杞人忧天、请君入瓮、八仙过海、四面楚歌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这些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的影响,很多词汇来源其中,如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和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都是典故,现在分别用来比喻“灾祸来源”和“内部颠覆者”;《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本身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英语中就有不少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成语。如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原指上帝造的一个园子,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生活在那里,现在这个词常指充满浪漫和爱意的天堂。还有如scape goat(替罪羊),Judas kiss (死亡之吻),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家徒四壁)。而在汉语里则出现了许多如“五体投地”“一刹那”“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深受佛教影响的词汇,这些词汇如今也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三、词汇空缺的翻译策略

词汇空缺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给表达与理解造成麻烦。当我们遇到这些“貌合神离”的词汇或表达时,一定要在文化背景的指引下做到真正理解。“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4]。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具体翻译方法有音译法、直译法和意译法。

(一)音译法及音译加注

有些文化词汇和意象在译入语里是完全空缺的,很难用一两个字准确译出其意,它们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十分广泛使用的东西,对于这些文化词汇,我们选择音译法,即以译音代意。如太极Taichi,功夫 Kung fu,旗袍Chi-pao,麻将Mahjong,推拿Tuina,气功Qigong,豆腐Toufu 等。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许多反映西方文化的完全空缺词语都是通过音译法引入汉语的,如:卡通(cartoon),罗曼蒂克(romantic),麦克风(microphone),布丁(pudding),提拉米苏(tiramisu),引擎(engine)等,这些词已被我们接受,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词。有些时候音译词由于本身的局限性,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并不能了解它负载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采用音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的方法完善它,如“风水”可译为Fengshui (a traditional Chinese practice of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house,tomb,etc.) “斗拱”,可译为Dou-gong(interlocking wooden bracket set) “阴阳”可译为Yin and  yang(the two opposite principles/forces existing in nature and the human world)。在英语外来词中同样出现这样的方法,音译后附加一个表示分类解释的词,如salmon 三文(鱼),ballet 芭蕾(舞),sauna 桑拿(浴)。

(二)直译法及直译加注

直译法也是解决词汇空缺的一种常见方法,指在不违背目的语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将译文中的词汇按照其字面意思直译过来,这样的翻译不仅可以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还可以照顾原文的民族文化特色,使译文更忠于原文。如英语中fast food (快餐),hot dog (热狗), bubble economy(泡沫经济),e-mail(电子邮件),honeymoon(蜜月)等,上文提到的部分來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或者是《圣经》里的经典词汇,如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还有如Achilles hell(阿喀琉斯的脚后跟)、Judas kiss(犹大之吻),sour grapes (酸葡萄),olive branch(橄榄枝)。虽然在汉语中出现了文化空缺,但是由于这些作品的特殊地位,里面的故事人物随着文化的传播早已家喻户晓,没有必要将它们的比喻义翻译出来,而是采用直译法,读者对其表达的意思也能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保留原文的风格,还能更加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汉语里的一些词汇同样采用直译法,如“丢脸”译为“lose face”,“铁饭碗”译为 “iron rice bowl”,“经济特区”译为“special economic zone ”,“中秋节”译为“Mid-Autumn Day”,“北京烤鸭”译为“Beijing roast duck”。如同音译法一样,直译法有时会出现翻译局限,无法传达出准确的文化信息,所以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的方法完善它。如,“Big apple”译为“ 大苹果(美国纽约城的别称)”,“裹足”译为“bound feet: a vile feudal practice which crippled women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三)意译法

在直译法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文化的鸿沟,有时还会出现误解,如川菜中的一道名菜“夫妻肺片”,如果直译过来则是“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那么外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品尝的。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或有误解、不宜用直译法处理时,采用意译法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如刚刚提到的“夫妻肺片”,采用意译法翻译成“Sliced beef and ox organs in chili sauce”,让人一下子明白这道菜的原料与口味。此外,由于西方人热爱奶制品而出现不少由“cheese”组成的熟语,如“get the cheese”“the big cheese”,这些熟语在汉语里则造成文化空缺,如果直译过来则是“得到一块奶酪”“大奶酪”,与原意相差甚远,因此不妨采用意译,译成“碰钉子”“重要人物”。还有如汉语里“戴绿帽子的男人(隐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直译过来是“Man with a green hat”,这样的翻译并没有将其文化意译出,而英语中有一词“cuckold”则是最好的译法。由此看出,意译法要求译文能消除误解,比较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所以此方法是我们解决词汇空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四、结语

记得“AIDS”刚刚出现的时候,有一段时期采用意译法“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但是随着音译结合加注的方式“艾滋病”流行后,基本取代原来的意译法,因为便于朗读记忆。对于文化空缺词汇的翻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翻译方法,我们要正视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对于不同的情况灵活对待,只有通过对文化空缺词汇的深入分析,将不同翻译方法进行比较与思考,才能较好地解决跨文化翻译中的词汇空缺问题。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2.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10.

[3]汪国军.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故障及其处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