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寰
摘 要:清华大学自2009年开始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的基本思路是将大学生学习置于中国宏观社会变迁的整体大势之下,抓住其核心要素进行概念化、结构化的指标设计,进而对中国大学生群体性学习状况进行定量化处理。本文用大学生“学情研究”一词来概括这一研究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学情研究;实证研究;大学生群体性学习状况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以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所代表的关注学生、以学为本的理念和实践进展,讲学情(调查)研究这个话题时,有必要从研究初始起因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等基本问题讲起。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政府已颁布很多文件。就高等教育来说,最核心的就是强调“内涵式发展”和“提高质量”。其实质量并非是纯粹的教育问题,在世纪转换的90年代和21世纪最初十余年,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1994年,世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oseph.M.Juran)提出: 2l世纪,人类将告别“生产率的世纪”,迎来“质量世纪”。201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会议上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提出“质量时代”新概念: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教育部2019年10月8日发文《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密切结合在一起。
讨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宏观背景是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及其引发的质量观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1998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学界评价具有不同声音:很多人为其叫好,也有不少人认为规模扩张太快了。如果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世界范围的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中国自1998年扩招到现在,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4年全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均值已经超过了34%,有100多个国家超过15%,进入大众化阶段;50多个国家超过了50%。中国将在2020年达到50%,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相比,中国高等教育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不过是弥补了以前的缺失。从全球来看,不仅中国,亚洲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新兴区域。
然而,伴随全球教育的迅速发展,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出来。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虽然教育日见发达,但存在学习危机(Learning crisis),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未能建立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2018年世界银行报告的主题就是学习危机的问题。在分析学习危机存在的原因时,世行报告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准备不足,教师教学技能不足、缺乏激励,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低下,教育投入未达及教学。这四个原因我们听起来并不陌生,显然它并不是特指中国学校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对中国来讲,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和多样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不同大学的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乃至院校特点等都存在差异。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其共同点都是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是通过教育过程来实现完成的。
按照科尔曼报告,学校教育似乎难以改变家庭背景对人的发展和地位获得的影响。如果目前以北大学生为样本的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除了进一步证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多么的无力之外,也迫使我们必须反过来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能做什么?我们改变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地位,更不要说早期家庭教养方式了。我们能做的可能更多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事。我们能够、也应该负起责任的是大学的教育过程,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环节。我非常认同大学要关注教师培训工作,大学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应该是其职业发展的应有的职责。
一谈到教育或人才培养过程,我们发现进入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情景。通过了解学生档案与登记材料,我们对学生入学前的特点是清楚的,他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是生长于知识分子还是文盲家庭,是来自于重点高中考分很高,还是多次参加高考成绩一般,这些信息我们都可以掌握。学生毕业后要走进社会和职场,我们希望他离开大学时成为有用之人,这是教育目标。为此,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我们也有预期。但是一旦学生进入大学教育过程之后,我们就很难说清楚,是什么因素、基于何种机理和互动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不同学生在同一教育过程中产生不同反应。这是一种远比物理与化学反应复杂的变化过程,因此,学校教育过程被不少研究者称为“黑箱”。我们知道这一黑箱中存在诸多要素,如教师、教学、课程、课堂内外活动、同学、学校环境等。我们也清楚,影响教育结果的还有学生个体在认知,情感,学习动机、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等。我们甚至还知道学校不能完全排除掉自身难以掌握的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以教师、家长、政府、学校为代表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教育的想法、做法和期待不尽相同。过去我们主要基于经验来解读教育,这样的教育研究难以揭示教育过程黑箱子里的诸多要素及互动机制。当前,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内发展很快,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角的教育经历也纳入研究范畴。
二、大学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学习体验
2019年10月,美国两位知名教育学者桑迪·波美( Sandy Baum )和迈克尔·麦弗逊( Michael McPherson )在美國艺术和科学学院发表演讲,题目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学习体验》。在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讨论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近乎忽视了大学的教学质量。关于高教的研究很多,但都避开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体验的教与学的“黑箱”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未来本科教育大学委员会强调:对大学生教育质量进行严格的考查有必要在高等教育未来的思考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关注质量并非大学排名,我们的兴趣在于学生大学经历的质量:大学课堂和宏观的教学环境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知识体系、行为能力、价值观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这里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是大学生教育经历的质量?为什么要关注这一质量?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意见》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强调要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要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要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要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
从文件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落脚点在哪儿:在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在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引导教师育人投入上。这些我都非常认同。我想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源于我们的管理不够严格吗?在中国,大学生刻苦学习已经入法, 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按法律用语解释,“應当” 等同于“必须”,属强制性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不刻苦学习可以被看成违法。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法律规定、社会呼吁似乎并未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研究学生学习是教育领域的专业之事,也是教育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教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是讨论“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我更倾向于用“以学为本”,这个“学”包括学生、学习与学校三层含义,而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要素和支柱。在学校这一特殊而专门从事教与学活动的机构中,师生共生,教学相长,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容易使人的认识陷入另一个误区: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用“以学为本”凸显出学生、学习、学校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强调以学为本,就是彰显教育的本质所在,表现教育质量的深刻内涵。
在以学为本的基本理念下,清华大学自2009年开始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的基本思路是将大学生学习置于中国宏观社会变迁的整体大势之下,抓住其核心要素进行概念化、结构化的指标设计,使其对中国大学生群体性学习状况可以进行定量化处理。由于我们强调要将大学生学习研究置于复杂的社会情境中,揭示学生学习状况及心态与社会宏观环境和政策互为影响的复杂机制,所以,我们更愿意用大学生“学情研究”来概括这一研究的本质特性,以区别于心理学、教育学已有成熟研究范式的大学生“学习研究”。CCSS已形成大学生学情调查工具系列,包括:面向普通本科院校的绿色问题,面向应用型院校的黄色问题,对院校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的蓝色问题和专门为清华大学本科生进行全口径、全过程追踪研究的紫色问题。在我们构建的指标中,既有反映院校整体学情的综合性分析指标,也有聚焦教育过程关键环节、可以帮助院系诊断课程教学问题的过程性指标,还有表现学生学习方式和风格的学习诊断指标。我们努力用精心设计、严格筛选的调查题项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感受,通过大规模学情调查数据揭示教学过程“黑箱”里面的东西。在过去的10年中,全国已有近150所不同类型高校参与CCSS学情调查项目,已积累近百万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CCSS项目团队已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产出学位论文30余篇,还有30余项选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与院校级研究项目立项。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发关注,也通过多种渠道转化成国家和院校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政策。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话概括CCSS: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运用有理有据的实证研究方式,研究所在院校实际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为院校教育改革决策提供研究支撑,促进院校改进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有益工作。我们将把这项工作坚持做下去。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