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

2019-03-27 09:33李晓薇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苦难余华温情

李晓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了先锋派小说的创作风潮,这类小说以暴力而著称,余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在90年代以后,处于种种原因,余华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激进地追求强烈感官刺激的先锋小说转向了朴素而又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他开始直面人性的光芒,注重对生命的关怀,在悲剧中体委温情。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余华的作品浅谈其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表现以及其风格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余华;风格转变;苦难;温情

一、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表现

90年代以后,余华相继撰写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等几部小说。这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温情使我们意识到,余华那冰冷的心在慢慢地融化。尽管他的作品中仍然脱离不开苦难、孤独、死亡等阴冷的词汇,但人们开始慢慢地感受到余华对普通大众的关怀以及对生命的怜悯之情。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余华风格转变后悲剧中的温情。

(一)《活着》中的温情美

《活着》讲述了一个富家少爷徐福贵年轻时因嗜赌成性、骄奢放纵而败掉了所有的家产,但即便如此,至亲仍对它不离不弃,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坚定地陪伴在他的身边。亲人的关爱使得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了安分守己的日子。福贵从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富家少爷变成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但是命运的毒手并未从此停住,上天将他最爱的母亲、女儿、儿子、女婿、外孙、妻子一个个硬生生地从他身边夺走,只留下一头老牛与他孤独作伴、共度余生。在《活着》中,余华用苦难重重的绝望梦魇了社会民众的现实生活,但是拨开那层迷雾,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温情美。

年轻的福贵嗜赌如命,妻子家珍在屡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离开了他。但是在福贵输光了所有的家产、被迫靠变卖母亲的首饰过活的时候,家珍又带着儿子女儿回到了富贵的身边。家珍本是米商老板的女儿,完全没必要跟着徐福贵过这种穷苦的日子,但是在丈夫困窘的情况下,她毅然地选择了共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活的苦难不仅未使这对夫妻各自飞,反而处处透露着一种温情。二喜和凤霞之间亦是如此。两个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依偎在一起亦能取暖。为了让凤霞风风光光地出嫁,本就不甚富裕的二喜欠了一屁股债,只为给凤霞一个完满的婚礼;凤霞难产时,二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大人;凤霞死后,无论生活多么的艰苦,他都寸步不离地带着儿子草根,因为“那是凤霞用命换来的孩子”。他们的婚姻平淡无奇,可正是这份微小的平淡折射出了夫妻间的温情,折射出人性的難能可贵。

此外,在《活着》中还有两处容易被忽略:春生与福贵的友情、福贵与老牛之间的感情。生活对于福贵而言,艰辛而又漫长。于他而言,最大的痛苦不是生活的艰辛,而是目睹着亲人一个个从自己的身边离去。余华曾经就解释道:“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福贵就是如此,当至亲无法避免地从他身边消失时,他没有消极地避世,而是带着与他们的回忆、与他们的温情坚强地活着,给这无边的黑暗注入了一丝光亮。

(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悲哀与温情

同样是刻画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但是许三观与徐福贵的人生际遇不相径庭。《许三观卖血记》以主人公前后九次卖血的经历为主线,用一种略带喜剧性效果的笔调展现了这个小人物的悲哀。许三观靠自己的鲜血度过了生命中一次又一次艰难的处境,可是当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之后,他的血再也没人要时,他却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生的渴望。命运在让他经历各种磨难后逐又走向绝望。放弃对生命的抗辩,虽然悲哀,但也展现了生存的残酷与真实。对苦难的承受,虽然凄凄惨惨戚戚,但亦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其中,许三观前后三次为了一乐卖血更是散发着人性的温暖。小说中的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而是其老婆许玉兰与何小勇的儿子,在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要赔钱时,走投无路的许三观卖了第一次血。第二次是在许三观得知一乐在乡下染了病,于是就把自己卖血的钱全部给了一乐。最后一次卖血也是为了给一乐治病,许三观四处借钱,但是效果并不好,无法只得再次去卖血。但是李血头不再理他,于是他规划好路线,前后在六个地方上岸,“一路卖着血前往上海”,这一次几乎要了许三观的命。哪怕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穷困到无以复加,许三观始终没有放弃对一乐的关怀,这也许就是人性的温情所在吧。

一次次苦难的打击,使得许三观的生命历程看起来犹如一首优美而又悲怆的受难曲,令人久久回味。

二、创作风格转变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余华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一位外科医生,他从小就对鲜血、死亡耳濡目染,他说父亲给他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的模样,胸前是斑驳的血迹,口罩挂在耳朵上,边走边脱下沾满鲜血的手套。他在自传中也曾写到过:“我对从手术室里提出来的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年幼的余华被整日地锁在家中,只能通过窗户观察外面的世界。孤独、压抑、暴力、血腥的成长环境让他喘不及息,迫切地想要逃离那个家庭。但是在对家庭不抱任何希望之后,余华似乎也感受到了灵魂的孤寂。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世界观,从内心深处回归家庭,在苦难中寻找温情。这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许三观卖血记》中描绘了许三观为了亲人而去卖血的场景,《活着》中刻画出家人之间在苦难中相互依存、相互取暖的故事,从而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使得余华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从而对其创作风格的转变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二)社会大环境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

8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之际,遭受“文革”迫害的知识青年们开始进行了反思,努力的建立起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于是乎,先锋派小说横空出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外国先进的文学思潮借机涌入中国,国人的思想也随着这种多元化的趋势而不断地改变。迫于这种压力,余华尝试性的对自己的创作风格进行了改变。

总之,90年代以后,余华一扫之前暴力而又血腥的先锋文学的创作风格,不再是一味地冰冷、封闭和黑暗,而是开始出现对人性地悲悯、对生命地关怀以及对温情地体味。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公司,2004

[2]余华.自传[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指导老师:缪军荣

猜你喜欢
苦难余华温情
一颗假糖的温暖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