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班级文化,强化初中学生道德水平

2019-03-27 11:44孔水清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孔水清

【摘要】 文化环境对学生的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意识间改善着学生的言行举止。班级管理工作应当重视文化环境的营造,应当重视学生品质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言行、改变学生的认知,起到积极的班级管理效果。本文就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文化的营造提出了几点措施和看法,为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道德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82-01

一、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是建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在班级文化性物质环境的营造中,教师需要发挥每一面墙壁對学生品德的塑造效果,让班级中的每一项物质陈列都给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摆放绿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与学习的美好情操;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墙的布置分别设置目标栏、榜样栏、优秀学子栏等方式为学生建立学习榜样和学习目标,构建一个更具奋进性、更具积极性和班集体;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张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等班级文化帖,引导学生以更加广播的心胸接待人、事、物,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坚持学习,坚定自己的学习信仰、坚信坚持就会有所收获;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构建书香阅读角,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在书架前驻足,养成积极阅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班级中构建书香班级。以上文化性物质环境的构造,能够在学生的思想和对待事物认识上逐步改善学生的言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最终获得更高的提升。

二、营造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辐射面增大,交际圈子变得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学生思想的不成熟、问题解决能力有限,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环境进行营造,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化解人际交往矛盾,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待人接物的积极认知。首先,在班级中,教师引导学生要建立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在日常的交往行为中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积极的道德修养,通过文明用语的宣传,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帮助学生养成懂礼貌、讲卫生、不讲脏话和粗话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活动文化的构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提升学生对友情友谊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学会诚信交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通过班级手抄报、班级黑板报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友谊、交往等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构建活动,,并通过展览的方式将优质的手抄报作品展览到班级文化走廊中,培养学生更加积极的交往礼仪和交往习惯,让优质的交往环境成为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条件。

三、完善班规班级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学生高效学习、有序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只有系统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维持班级的长治久安。在班级文化管理中,制度文化是一项重要的组成,只有明确的制度和班规,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班级活动和班级学习中有明确的红线不能触碰,这是学生学习和活动中的行为底线。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班规管理。第一,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是学校正常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以安全作为前提才能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安全主题的班级文化制度制定,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养成不随意摆弄电器设备、不随意嬉戏打闹等行为习惯。第二,卫生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轮岗的方式维持班级的卫生环境,教师和学生创建更加温馨洁净整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舒心。轮岗制的卫生秩序的维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意识,建立卫生维持习惯,帮助学生建立时时处处讲卫生习惯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意识到:在接受他人的服务中,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更要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和责任意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常规和作业常规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帮助学生在班级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品质习惯,培养更好的道德习惯。

四、构建积极的班风和舆论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在无形间影响着每个学生个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着力于班风的维持和构建。班主任对班风的维持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以身作则、积极认真的班级管理态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让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首先,教师要言而有信,言而有行,时时刻刻起到带头和领导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自身对学生的重要影响,第二,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定班级目标、个人目标,并让目标成为学生共同奋进、不断努力的引领和指导,培养学生积极奋进和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帮助学生攻克学习困难、抵抗学习诱惑,让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构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锻炼机会,让学生之间的友谊升温,让班级凝聚力更强。

总结

班级文化的构建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班主任需要抓住文化物质环境营造、人际交往环境构建、完善班规制度的制定和积极班风舆论的构建等措施,强化班级管理、提升学生品德。

[ 参 考 文 献 ]

[1]曾华萍.以人为本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03-204.

[2]张兴伟.浅谈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52.

[3]王旭升.对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学周刊,2018(34):161-162.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