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琴 赵敏
[摘 要]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决定着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乡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从教师主体内外需求出发。因此,可基于ERG理论,通过改善激励性工具,保障物质需求;构建和谐教育场域,增强情感联系;从教研活动、教师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支持政策三方面丰富能力建设,实现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成长需求,提升其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伴随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从业收益的认识、评价而产生的以积极体验为主导的较稳定的情感体验[1]。教师职业幸福感关系着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活动的成效,影响着师生的生命质量。新生代乡村教师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学校特别是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2]。2015年5月,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但受困于成长环境以及乡村教育现实条件的冲击,许多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低,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那么,如何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使其能安心地积极服务于乡村教育呢?在此,基于ERG理论,从个体内外成长需求出发,探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路径。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德弗提出了生存·关系·成长理论(以下简称ERG理论)[4]。ERG理论认为人共有三种需求:一是生存需求,即对工作、生活的基本保障需求;二是关系需求,以教师为例,需要与同事、学生、家长及朋友间保持人际交往;三是成长需求,即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希望自己的行为有价值和意义。当个体从事的职业能同时满足以上三种需求时,个体将产生一系列欣喜与愉悅的情绪,体验到职业幸福感。因此,ERG理论为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提供了分析思路。
一、生存保障:改善激励措施
是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前提条件
改善激励措施,是通过差异化补偿方式保障个体物质需求,使个体拥有基本安全感。因此,改善激励措施是新生代乡村教师生存的根本保障,是提升其职业幸福感的前提条件。
1.实行分层差异补贴,减少城乡差异带来的“牺牲感”
职业给人带来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和谐统一是职业幸福感的最高样态。很多年轻教师怀着对教育的爱与信仰走向乡村,受现实的冲击被迫选择离开,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处境[5]。笔者调研发现,乡村学校多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县级财政薄弱,教师薪资较低,弹性福利很少;学校办公环境拥挤,教师住房紧张,上班交通不便……凡此种种,加重了乡村教师工作的“牺牲感”。
因此,有必要实行分层差异补贴政策,根据县域、乡村学校的地区差异,提供边远艰苦地区专项补贴。根据教师服务年限、教师职称,实行弹性绩效补贴,增加教师的薪资待遇,减少其与城市教师的差距。为新生代乡村教师提供医疗保险福利,提供定期体检福利,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备齐办公设备,改善住房环境,单独设立营养工作餐间,减少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心理落差。
2.科学安排教学工作,减少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不公平感
在乡村学校,行政事务繁多,工作安排笼统,教师们的教学自主权受限。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新生代乡村教师得是全能手,不仅要教学,还要承担许多额外的行政事务。由于乡村学校的专业教师分配不均衡,教师不得不超工作时间地跨专业兼课。同时,乡村学校的寄宿制性质决定了学生的安全管理是头等大事。因为年轻且单身,学校更多会安排新生代教师承担晚上值班查寝等工作。这些教学之外的事务,更是加重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不公平感。
因此,学校应实行人本化管理,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根据其专业特长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要明确工作职责,基于公平的原则,给予新生代乡村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同时,注重教师的精神奖励。通过教代会、职工大会等平台表彰先进教师,增加优秀教师评选活动,给新生代教师以精神鼓励,使其能在工作中体会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二、 关系融洽:增强情感联系
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在源泉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生存与周围的群体环境密切相关。个体与周边群体环境组织的亲密度越高,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越强。因此,通过营造和谐的教育场域、重塑尊师重教的乡村文化、宣传乡村教育的魅力和使命,增强个体与群体的情感联系,培植教师个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在源泉。
1.营造和谐的教育场域,促进人际群体共享与团结
教育场域是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教育介质和社会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交换而形成的时空统一、多维、动态的网络样态,具有整体约束、凝聚和激励的功能。和谐的教育场域将使个体处于一种有爱、有温度、有序、有规则的网络空间中,使个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新生代乡村教师大多数是外来的异乡人,师生关系更多的是职业与服务的关系。同事之间存在年龄、文化差异,共同话题比较少,彼此的关系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作关系。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家校合作处于空白状态。新生代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的关联愈发微弱,渐渐地成为乡村社区的边缘人。教师与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依存感很弱,这种情感方面的弱联系加重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孤独感。
因此,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团体活动,增强教师间的对话与合作,以促进友好的同事关系的建立,降低新教师面临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要鼓励新生代乡村教师主动走访学生家庭,举办学校与乡村社区的联谊活动,既让学校教育服务于乡村,又可提高乡村教师在社区中的参与性,使其能够体味本地乡村文化;促进新生代乡村教师与学校、社区、家庭的联结,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场域,增强新生代乡村教师对组织环境的信任感。
2.重塑尊师重教的乡村文化,增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认同感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拥有怎样的身份,其如何看待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会影响其如何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赋予意义,并进而影响其行动及其身份认同[6]。有研究指出,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低于乡镇和城市教师[7]。这种低认同感源于乡村教师根据外界的片面评价来定位自身职业价值,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价值感以及对乡村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因此,应倡导社会、家庭、学校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宣传工作的落实,通过宣传乡村教师的工作面貌,宣传“教师才是改变乡村面貌,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纠正家长、社会对乡村教师职业的认识,赋予乡村教师真正的职业尊严。而教师自身也应在教学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尊重自己的教学价值。
3.宣传乡村教育的魅力和使命,培植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主体责任感
作为新生代乡村教师,只有意识到自身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乃至社会繁荣富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感受到自己对于乡村孩子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体验到教育事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乡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在童年时期失去很多重要的教育机会,甚至常常被“污名化”,导致他们厌学、辍学。在同一片蓝天下,乡村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与城市学生大不相同。但他们是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能够享受现代化的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使命。因此,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生代乡村教师,应从一个更大的视框,意识到乡村教育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而走出不一样的教育道路[8]。
同时,应加大力度宣传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乡村教师的奉献和创造,唤醒教师的乡土情怀。通过媒体赋予乡村教师表达话语权,激发其内生成长力。要让新生代乡村教师体验到乡村教育中蕴含的深层教育意义,从乡村教育的现状及样态中体悟乡村教育的神圣,从而提高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生长机会:丰富能力建设
是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根本动力
馬斯洛指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假设,人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趋向自我实现的成长需要[9]。新生代乡村教师往往毕业不久,自我提升、向内向前生长的积极性很高。因此,丰富能力建设是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根本动力。
1.整体设计,拓展教研活动的渠道与样式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媒介、教育方式的分析、讨论和决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据调研了解,当前乡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多流于形式,教师受益较少。突出表现为:教研员没有发挥好引领作用,未能充分衔接好课程与课堂;教研活动内容单调、主题形式陈旧,未能让教师有充实感和获益感。
因此,学校应从意识上、行动上重视教研活动。要树立成功的教研活动能够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实现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理念;注重教研活动的整体设计,从理念到实践实现创新。教研活动要打破本校教研的局限,引入更多新教师,开展校本、校际教研,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教研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技能,促进其专业成长。
2.增加培训的机会,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训中获得成长、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是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生长需求。但是当前乡村教师培训目标忽视城乡差异,培训内容单一且脱离实际,培训机会不多,培训部门自身能力不足,这些都消减了新生代乡村教师对培训的期待。
因此,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契合其成长需求,从实际出发,适当采取分层化、差异化的培训。根据教师专业素养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维度,结合乡村教师需要,选择符合需要的培训内容,构建分层级、分类别和立体化的有效培训课程体系[10]。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创造个性化的培训环境,选取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使培训真正取得实效,让新生代乡村教师在培训中真切地获得成长。
3.为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政策支持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认知、评价,最后做出选择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职业转变、晋升的重要通道。当前乡村学校组织管理幅度和管理宽度比较小,职位配备不齐全,也缺乏为教师设计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
因此,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特征及成长需求,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要明确教师服务乡村的年限,规划教师任职期间的职位发展方向;开通绿色职称评定通道,使新生代乡村教师在繁忙的乡村教育工作中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
四、小结
在市场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队伍结构与分布不尽合理,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多种多样。尤其面对乡村学校现有的教育生态,教育改革发展在短时间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新生代乡村教师还要调整自身心态,树立乡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深信在教育生涯中可以获得快乐。总之,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平和努力,是通往教师职业幸福之路的必要心态[11]。
参考文献
[1]赵斌,李燕,张大均.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42-46.
[2]郑新蓉,王成龙,熊和妮.中国新生代乡村教师调查[N].中国教师报,2015-09-09.
[3]付卫东,范先佐.《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1):163-173.
[4]于瑮,宋凤宁,宋书文.教育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9.
[5]席梅红.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基于关心关系的伦理学视域[J].中国教育学刊,2018(4):81-85.
[6]叶菊艳.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6):86-93.
[7]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张莉莉,林玲.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3):88-92.
[9][美]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0]容中逵.“国培”背景下农村教师研训问题研究——基于浙江、河北、四川三省调研情况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7-10.
[11]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6):46-50.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