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詹生栋
摘要:文章对天光为主导元素的空间塑造方法以及此方法产生的空间交互美学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天光与空间在互动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发空间设计方法与空间美学联想。通过探讨天光与空间的交互美学,开拓空间设计思维,拓展空间设计美学范畴。
关键词:天光 空间 感知 美学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2-0081-03
一、人对天光的需求与感知
自远古时代,人类就依靠天光生存。天光提供了照明,也提供了热量,还衍生了对人类生存尤为重要的自然火源。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天光不仅仅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也紧紧跟随着人类在精神世界探索的脚步。
在不同区域的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天光都被赋予了诸多神话色彩。在中国内敛含蓄的文化中,对天光的韵律多展示在传统建筑之上,例如纹样多变的窗棂、不同造型的雕刻,在注重自然属性的园林设计中造景结合天光的手法也较为常见。而在西方,天光的艺术表现源起于绘画,经历了古希腊时期对光的记录,到文艺复兴期间对光的主动刻画,画家门不再满足于把光作为绘画的附属元素,这一时期“巴比松画派”、“印象主义”都在大胆地表现天光,让物体服务于天光。
纵观中西方对天光的艺术见解与表现,都有“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的玄妙,即虚空的部分好像没有什么形态,然而从不同维度去揣摩它,却有着无穷的功用。
二、天光与空间的交互
在当代,人们越来越看重自然属性元素与空间的交互作用。作为自然元素中最为普遍存在的天光也由此成为了空间塑造过程中被追逐与诠释的对象。交互设计强调的可用性以及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环境设计的单一性及体验感….-这也就打破了以往的空间参与者与空间之间被动且静态的交流方式,呈现出一种更有趣,更有互动性的动态交流模式Ⅲ。
(一)空间形态塑造光感:光的直射受周边物体形态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空间形态的塑造,我们很容易圈选出需要投射进室内的天光形态用以塑造空间氛围。较大的开敞空间,可以营造敞亮、活跃的空间氛围;较狭窄的开敞空间,可以营造私密、静逸的空间氛围。规则排列的开敞空间,可以营造出较为正式的,具有引导性、指向性的空间氛围;不规则的开敞空间,可以引发空间内的光影反差,营造出具有装饰性或特殊氛围的空间(如图1)。
空间设计过程中,通常在一个混合功用的空间中,都会配合多种透光空间形态,用来满足不同空间的天光情景需求,丰富空间本身的层次感。例如,位于印度尼西亚的Twist and Shout住宅,设计师在建筑空间扭转的过程中,根据视线轴线、居住者高度以及空间中自然光的分布需求,在空间立面设计了不同的开口方式,既满足了公共活动区域的开敞明亮,也满足了转折空间的私密静逸,镂空造型处圈选的天光也是装饰空间的重要元素(如图2)。
(二)材质使用表现光感:在大自然中有着千姿百态的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天然色散、衍射、散射、反射、折射而引起的。结合天光自身的特性,可借由不同材质对天光的反应激发不同的空间天光效果。
例如,玻璃是最为常见的感光材质,它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外界天光的变化,还附带有反光的特性。在妹岛和世、西泽立卫设计的0-博物馆中,选用了玻璃围合整个空间,让在空间内部的体验者对天光的感受似有界限又无界限,同时也借玻璃反光的特性让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很好地藏匿于周围的景观之中(如图3)。其次,借用水对天光的反射与折射也是强调空间光影效果常用的方法。在路易斯·巴拉干设计的吉拉迪住宅中,将天光与室内泳池结合,营造出了别致又独具艺术气息的室内光影效果(如图4)。除了传统的材质与常用的天光造景方法外,高新材料的使用也将天光与空间的交互效果提到新的高度。英国建筑师Asif khan设计的无色建筑,使用了被誉为与黑洞最颜色最相近的纳米管材料——antablack,试图创造出深邃太空般的“schismin space(空间裂缝)”,让空间体验者体验到被无尽的黑云吸入的感觉(如图5)。
综合以上的几个设计案例可以看出,能否完全展现天光与空间互动过程中的内、外在意境是选材的核心点,至于材质的形态、形式、价值则完全取决于设计师对于材质特质的了解,以及对空间体验者感官的精准挖掘。在利用光的折射、反射等原理的同时,更离不开设计师对空间天光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空间方位的认真揣摩,最终提炼出人们愿意来体验并具有某种精神享受的空间。
(三)光影的感知与体验:建筑师路易康曾说:我们意识不到光的存在,直到它在墙上投下一道阴影。对于光影的视知觉是一个过程,受众的视觉感受到物体的形态所呈现出来的动力式刺激,做出与之相应的直觉反应。该反应是直觉的、下意识的、符合格式塔的完形趋向律的视觉思维[2]。
由此可见,空间体验者对空间内天光的感知与体验的反馈并非不可控因素。反而是因为众多体验者对不同时段的天光有着相似的原生的解读,才引发出空间感知与体验的价值叠加。在建筑师王斌设计的“光的容器”中,就将光影作为空间内感知与体验的主体。倾斜的顶屋设计,配合大量高侧光天窗,让自然光的移动轨迹,在建筑的墙面上绘出一天之中的光影变化。在这个设计案例中,光影的流动,仿佛赋予了空间生命力,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鲜活。也达到了设计师所想的以此营造一个具有精神性的“光的容器”(如图6)。
三、天光引发的空间美學联想
柳冠中先生说过,“其实美是一种拯救….-你可以站在一片树底下没有任何目的地看阳光下树叶间的闪光。在美的面前,没有平民和贵族的差别,没有专业和一般人的差别,正如庄子讲的‘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中存在着无所不在的‘美,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发现,一个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可以发现”[3]。从形态层面上来说,天光具有变幻性、不可测性,是空间中灵动的艺术符号,而空间属于实体形态,它提供了,人与天光的对话基础,同时借由天光引发自身的美学联想。
(一)呼吸与生命:光明与温暖,是光的主要属性。光合作用带来了供给呼吸的氧气与维持生命的食物。光、呼吸、生命,都是自然界进出均衡、交换有序的生命状态。这种源于自然的生命状态造就了人类亲近自然的属性,人类对光的艺术转化也更添了一层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意义。
由日本建筑事务所tezuka architects设计完成的“环大树(ringaround a tree)幼儿园”,就是借由自然环境中结合了光、呼吸、生命主题的大树为空间设计主体。设计过程中整个建筑空间围绕着大树,建筑内的柱子和楼梯隐藏在枝叶的光影中,可供上课的教室使用了通透的玻璃材质围合,满足了儿童亲近自然的内在需求。(如图7)。在这个案例中,充分利用自然元素营造空间,即尊重了天光与树木本身的自然属性,也引发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增强了空间价值,更加丰富了空间整体的美学感受。
(二)捕捉与探索:光引发出的光亮,触动着人对周边事物的捕捉与探索。在艺术表达中,“捕捉”更多的是将某一瞬间永恒定格,“探索”则是由内在感情与不同的外界环境碰撞得出的感悟。将天光引发的“捕捉”与“探索”引入空间,可以创造出具有多种空间行为与多种维度感知的空间。
建筑师董功设计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就利用建筑结构中预留的透光口,配合建筑内部不同功能的空间,激发不同的空间行为与多维度感知。有较大的透光口的空间,用来捕捉空间之外的光景,让空间体验者开启对外的视觉体验与观景遐想。较狭小的透光空间,用来独处与冥想,让空间体验者开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在这个设计中,光不仅仅是空间中灵动的艺术符号,还是空间体验者在捕捉与探索过程中连接内外感知的桥梁(如图8)。
(三)时间与记忆:在感知的维度,光的变化可以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从古至今,很多感慨的发生都与光有关。夕阳西下时,阳光展现出它华丽的部分,在入夜之前做—次最美的绽放。当人在欣赏夕阳的时候也很容易将自己内心中存放的某一种情绪释放出来。所以有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抱负无法施展时写下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有了北宋文人宋祁伤逝时间流逝的愁绪“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些感叹似乎在诉说,能留住光,就能留住时间。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在设计阿布扎比卢浮宫时,就将天光以特别的形式留在博物馆中。他将阳光直射在交错叠搭的棕榈叶上留下斑驳光影这一灵感应用在这座博物馆的穹顶,让直径180米的超级穹顶透出数以干计的“阳光雨”,让具有时间寓意的光影变化与足具历史气息的展品进行有形的互动,展现出在时间长河中的深远记忆,制造出仿佛穿梭在时光中的奇妙体验(如图9)。
结语
天光的变化,它经由感官,但不仅仅停留在感官。天光创造美,但它又不受单一设计美学的束缚。在新的设计理念与新的美学观点不断跨越学科更新的今天,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空间塑造方法也与日俱增,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在探究人在空间中的多维度感知。
在此,借用“推敲”之典故阐述这种多维度感知的观点。唐朝诗人贾岛在与韩愈探讨“推”、“敲”二字在自己诗中的使用时,因一个“敲”字多了一份动作上的轻巧,又多了一份在空间里的声响,最终选用了“敲”字。一句“僧敲夜下门”由单纯品读诗的美衍生出场景既视感的美与听觉的美。在对空间的创作中,我们何尝不需要一番“推敲”,从“制造感觉”转向“顺应感觉”,让空间多一份其他感知维度的美。
参考文献
[1]马蓬伟,张晓燕交互设计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8 (13):156-157
[2]谢文锋,吴绍兰基于自然感知的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17 (12):098-099
[3]柳冠中设计的目的:提升生命品质[J]设计,2015 (01):030-033
[4]謝传伟,情感化设计在用户体验中的运用[J],设计,2014 (02):021-022
[5]谭傲楠,李洪海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文献综述[J],设计2016 (01):074-075
[6]甘伟,邱岚室内设计交互式表达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4(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