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共促劳动教养
——以“五一”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为例

2019-03-27 15:41:57巫燕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五一劳动幼儿园

巫燕华

(漳州市幼儿园,福建 漳州 363000)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家庭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失去应有的“自然常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劳”放在最后一位,常常被成人所忽略,总认为幼儿年龄还小,不需要劳动。但是没有优良的劳动品质,幼儿就能难真正学会独立地走上社会,丧失生活、生存的技巧。幼儿期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期,因此,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理念模糊,忽略劳动价值

劳动教育,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1]但是,劳动教育在幼儿期渐渐缺失,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成人提供给幼儿的劳动机会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幼儿渐渐丧失了劳动的技能。

(一)父母原因——劳动机会缺失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家庭对幼儿过于溺爱,不舍得幼儿吃一点苦,还时常听到:“孩子还小,等他大了自然就会做这些事了!”等幼儿长大了,又会说:“孩子,你只要读好书,其他都不用管。”幼儿失去了参与劳动的机会,便丧失了劳动的能力。有的家庭,虽然有意识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但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是通过儿歌、故事,或者让幼儿参与劳动的机会比较随意,这样的劳动教育只停留于表面。甚至少数家庭,是因为幼儿犯错才让幼儿参与劳动,这样一来,便把劳动变成惩罚的手段,幼儿便更加排斥劳动了。

(二)幼儿园原因——劳动形式单一

部分幼儿园还没有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忽略了劳动教育,所以未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甚至出现“劳动教育无必要”的错误观念。[2]没能遵循“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教师开始重视幼儿劳动教育,有意识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从小班开始慢慢地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设“值日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但是总体来说,幼儿园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不全面,幼儿很难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获得新的劳动经验。

(三)幼儿自身原因——劳动观念偏差

现在的幼儿生活条件好,成人的劳动教育不到位,使得幼儿缺乏劳动观念,难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在家庭和班级中的劳动大多是来源于成人的要求,很少有幼儿主动参加劳动,经常能发现幼儿看到地上有纸屑,没有成人的要求,很少有幼儿会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有的幼儿还表现出对劳动者不尊重,对劳动成果不珍惜的现象。例如在餐厅吃饭,有的幼儿会模仿自己的爸爸妈妈对服务员大声吆喝,浪费食物等现象。成人是幼儿最好的榜样,正是因为幼儿看到成人对待劳动成果的粗暴态度,导致幼儿对劳动的观念产生偏差,从而养成不良的劳动行为习惯。

二、通过劳动教育,体现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开展不应生硬地强制幼儿进行劳动,而是应该根据适当的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让幼儿从心理上真正愿意参加劳动、热爱劳动。其中“五一劳动节”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

(一)认识各种劳动,感受劳动意义

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生活轨迹单一,对劳动的教育认识不全面。幼儿园应先让幼儿认识到劳动是一个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光荣的,无论什么样的劳动都应该被尊重。结合“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开展,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小班让幼儿认识爸爸妈妈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是家庭里的,如“妈妈煮饭、爸爸修理灯具”等家务活,也可以是爸爸妈妈的工作,认识自己父母的职业名称、内容,让幼儿先接触身边熟悉的人的劳动。在中班利用家长资源,请牙医入园为幼儿介绍牙医的工作性质以及保护牙齿的方法;在大班联系消防队、110指挥中心,通过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消防员、警察一天的工作,让幼儿切身感受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从而对劳动者产生敬意,让他们了解劳动虽然辛苦,但因为有了劳动,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提高幼儿的劳动积极性,向往劳动生活。

(二)学习劳动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劳动教育不单单只是让幼儿认识劳动的内容和含义,同时还要提升幼儿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使幼儿的肌体充满活力,改善肌体的各种生理素质,包括呼吸、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促使幼儿的身体发育。[3]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将植树融入“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小、中班幼儿可以尝试照料班级的自然角植物,观察自然角植物或动物的变化,帮忙浇水、在教师的指导下喂食;大班幼儿可以到种植园地参与浇水、播种、施肥和除草等劳动,待果实成熟,教师还带领幼儿去摘菜,品尝劳动的果实。幼儿通过这样的劳动,一方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也通过劳动获得了对蔬菜、植物的认识,在亲身体验的同时劳动也增强了体质。

(三)培养劳动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当幼儿在劳动教育中掌握了相应的认知与技能后,教师还应注重在幼儿了解劳动意义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情感,也就是教育意义。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态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4]所以,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片面追求幼儿的劳动技能,而要让幼儿真正爱上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养成优秀的劳动品质。

笔者所在幼儿园从中班开始,每个班级都设立值日生。值日生的任务有擦桌子、整理书包、整理玩具柜和图书柜、浇花等。为了让幼儿认识到参与班级劳动是光荣的,教师请点心午饭吃得好的幼儿来当擦桌子的值日生,早早上学的幼儿帮植物浇水等,让幼儿意识到值日生必须由表现优异的才能担任,对值日生产生尊敬的情感。开展一段时间后再让幼儿按号数参与,给予每个幼儿劳动的机会,再结合班级创设的“生活养成角”对积极参与劳动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三、多方合作培养,共促劳动发展

幼儿园教师应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充分挖掘劳动的教育意义,激发幼儿的劳动积极性,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挖掘劳动意义,实施劳动教育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前,应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解析劳动节的内涵,了解“五一劳动节”的文化,充分发掘、筛选、设计、实施“五一”主题活动,提取符合劳动教育精神的内容。

1.年段统一主题开展路线,开辟各班特色劳动主题

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开展劳动教育应以年段为单位,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劳动目标,整合五大领域活动内容,拟定相应主题方案。再由各班根据自己的班级特色与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开展别出心裁、求同存异的劳动教育活动。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例,每个年段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年段教研制定统一的家园互动表分发给家长,让家长和幼儿利用周末时间共同完成互动表,并由幼儿带来幼儿园介绍展示。同时,各班设计具有本班特色的主题展示墙,为班级营造热爱劳动氛围的同时,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的进展程度。

2.多种形式共同开展活动,体验劳动情境主题活动

开展劳动情景体验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可以是家里的、班级里的、幼儿园的,也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带领幼儿到外界去充分感受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如通过“争当小记者”进行调查采访。先通过园内采访,让幼儿认识园长、教师、保健室医生、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平时上班都在做些什么。紧接着通过社区合作,开展园外采访,到超市或医院去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们的工作性质,认识到劳动是多种多样的,每一项劳动都非常重要。

(二)鼓励劳动行为,树立劳动榜样

在劳动教育中,除显性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外,还可灵活实施隐性课程,如游戏、环境创设等,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潜移默化地爱上劳动。

1.灵活利用多种形式,放大表扬栏目作用

不同的节日活动所蕴涵的教育意义不同,教师应根据节日活动所特有的内涵开展特色活动。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的“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结合“棒棒小童星”表演活动,让幼儿在展示自己为自己或他人服务技能的同时,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意义。《纲要》中指出:“3-6岁是儿童生理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4]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开展“我是穿鞋子小能手、我是能干的市幼娃”活动,中班幼儿开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是生活小达人”活动,大班幼儿开展“我会帮忙叠被子”活动,并由幼儿自己评选与评价。展示在班级的表扬栏,调动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也让家长了解自己幼儿的劳动能力,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

2.自我服务为基础,集体服务是关键

为幼儿铺垫了劳动精神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劳动精神”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从自我服务劳动过渡到集体服务劳动。如小班幼儿喝完牛奶后将牛奶盒拆开压平放在牛奶箱中,慢慢地请“小老师”帮忙检查有没有每一个小朋友都把牛奶瓶方整齐了;中班幼儿可以设计“给小椅子洗澡”的游戏,让幼儿帮忙写会擦桌子、椅子;大班幼儿则可以帮食堂叔叔、阿姨摘菜叶、豆角等。这样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既新鲜又有趣,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生活劳动技能,也感受到了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完善幼儿的劳动品质。

(三)利用家园合力,构建互动平台

班级外墙的窗口文化是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纽带,幼儿园可创设丰富多样的家园联系栏,如“家教园地、家园连心桥、教育金点子、沟通无限”等栏目窗口,与家长交流劳动教育理念,也让家长分享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心得,增强家园互动平台的灵活性。

1.家庭劳动,做爸妈小帮手

幼儿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但是许多家庭中由于家长对幼儿的保护,导致幼儿在家庭中的劳动少之又少。于是教师可先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家,“我爱我的家,因为家里又干净又舒服。是谁让我们家变得这么干净呢?让我用双眼来观察,让我用小手来记录……”接着让幼儿在家庭劳动中真切体验,“我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通过劳动让我的家变得干净又舒服,我能为我的家做点什么呢?让我也来体验一下家务劳动吧!虽然帮爸爸妈妈做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但这次我要把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劳动时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可真高兴啊,画个笑脸表示吧!”

2.园里劳动,当劳动调查员

幼儿园是幼儿第二个家。为幼儿今后走上社会,愿意为他人服务奠定基础,可以先让幼儿观察教师一天的劳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哪里来?让我们用双眼来看看教师的劳动吧!

教师的劳动让我们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本领,教师说这是她们劳动最大的快乐”。在幼儿感受到教师劳动的辛苦后,再去观察幼儿园里其他人的劳动,“园长老师的、厨房里叔叔阿姨的、医生阿姨的、门卫叔叔的劳动,我们都想知道,让我们一起去采访他们吧!”最后延伸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快乐,真正做到“动”起来。

3.家园共育,树立劳动精神

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意义,热爱劳动,单靠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家园互动的平台,让家长与教师一起协作,帮助幼儿爱上劳动。如制定倡议书,家园合作让幼儿认识劳动的重要性;进行调查活动,了解家长对幼儿的引导方法;发放互动评价表,让家长追踪幼儿在劳动中的表现;进行个体家访,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劳动氛围;举行反馈会,引导家长相互阐述幼儿在劳动中的转变;实施“小分队”活动,让不同的家庭共同参与到劳动中来;开展春、秋游活动,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享劳动成果。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成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适宜的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理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教师开展的劳动教育方向正确,才能让幼儿爱上劳动,争做“小劳模”。

猜你喜欢
五一劳动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