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义龑
(阜阳师范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清代中期,“清音”艺术诞生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那时我国长期受封建主义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封闭,戏曲文化艺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为数不多的精神享受,太和清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民间大众的喜爱。太和清音唱腔委婉动人,曲调清丽优美,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享受感。2006年,太和清音艺术成功申请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由盛转衰的太和清音艺术再一次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中,受到了当地政府及一些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及现代经济的不断冲击,太和清音这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地方性小戏曲濒临灭绝。随着太和清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由得让人觉得惋惜,因为在这片充满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土地上,洒满了人们对它满怀深情的热爱。太和清音艺术见证着一个时代的艺术文化历史,是当时人们消遣享受的一大乐趣,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一些清音老艺人交流中可以感觉到他们深深的惋惜和无奈的心情,因此拟从太和清音的起源、发展及现状等方面分析太和清音艺术,为这个濒临灭绝的文化艺术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戏曲艺术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定的区域文化也以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任何文化都离不开特定的区域音乐文化,区域文化的根本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属性的基础上,不同区域之间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资源、音乐艺术等等。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应当透过音乐与其他文化的关联,例如诗歌、舞蹈、宗教信仰等方面,来寻找音乐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本源。区域音乐的形成,是在人类民族或群体进行迁徙、战争、经济、文化或日常生活中进行创新或发生改变的。人类各个民族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才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矩阵。区域问题的上层建筑则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生存能力及创造能力,逐渐摆脱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用不同的方式把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太和清音也不例外。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安徽阜阳市,地处于黄淮平原南端,与涡阳、利辛、界首、亳州相连接。古代时期为豫州(今河南)之域,春秋时期属于宋国,名为鹿上。因此,太和县受到楚、宋文化的影响居多。太和县有七处古城遗址,人杰地灵,元朝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庙建筑群,见证了太和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太和县境内群众艺术活动非常丰富,除了音乐、舞蹈,还有太和挑花、旱船、狮子灯、烙画、细阳刺绣、雕塑、印花、剪纸、工艺柳编等。城关镇还专门成立了打击乐组合“锣鼓棚”,经常在节日期间随民间歌舞演出。且太和县的唢呐音乐发展得非常好,据近年调查,全县有24个唢呐班子,演奏者多达百余人。戏剧方面,在民国时期全县境内的戏剧团体就非常丰富,有县衙梆子班、三店梆子班、洪山梆子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太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百姓的努力下,成立了梆剧团。梆剧团的成立为1958年太和清音剧团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由此可见太和县人民非常热爱生活,热爱文化艺术,这也正是太和清音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
除了楚、宋文化对太和县的影响之外,道教和佛教的艺术文化也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最初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但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在太和县流传开来,明朝太和县的佛教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仅太和县一个小县城竟有500多间庙宇,共有僧人500多人,这为太和清音艺术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太和清音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并得以发展。清音艺术始于元末明初,颍州地区汝河南岸有一位老僧人,人们称之为玄坛法师(真实姓名不详),他知识十分渊博,且精通音律,善于习琴,性格清明,不愿到朝廷为官,则削发为僧。他喜爱吟诗作对,唱歌抚琴,出家后更是终日研究音乐并与之为伴,创作出一种唱腔清丽的音律。其曲调委婉缠绵,清雅悠扬。这种清雅高尚的音韵,最初由于是僧人所创所唱,民众总把它当作和尚之曲、庙堂之乐,并不喜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有人喜爱上其清丽的唱腔与筝琴优美动人的旋律,开始拜他为师刻苦学习,清音艺术逐渐流传于民间。太和清音虽起源于皖西北地区,但清音的唱腔及韵味,却不像北方戏曲那样宽广豪放,它以细腻、委婉、清雅的曲调居多,故取名为“清音”。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清音由阜阳传入太和,当时的清音艺术有两派之分,南派为阜阳地区,北派为太和地区。清末明初,是太和清音艺术的鼎盛时期,当地蜂拥出现许多热爱清音艺术的百姓,县城附近自发成立了许多清音会。新中国成立后南派的清音艺术后继无人,北派的太和清音逐渐发展为中国稀有地方剧种之一。当地热爱太和清音艺术的群众通常十天左右,或逢祭祀或庆祝,大家会积极相聚演唱,不在乎场地与观众,演唱者衣冠整洁,自弹自唱,自娱自乐。
正如太和清音艺术的发展一样,首先要把皖西北地区、太和县历史及人文的特点与特色作为基础,然后与这一地区音乐的社会存在方式、社会影响力、音乐实践行为及音乐风格差异等相结合,最后做到将太和清音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区域音乐在参与区域文化构建中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我国戏曲艺术中除了太和清音以外的“清音”艺术有:四川清音、承德清音和江西清音。但在阜阳及太和地区流传的清音艺术是稀有剧种,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它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最初时期的太和清音,因由僧人所创并于寺庙中流传开来,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是僧侣传教的经文,并不愿意学习演唱。直到明朝成化年间,才因其乐曲优美流传开来。明朝至清朝年间,当时的太和县处于宗教信仰十分浓厚的阶段,人们很快就接受了清音艺术的唱腔及音乐美感,但是由于太和清音的曲调及唱腔较难掌握,且当时没有正规的记谱方式,因此学习的人较少,真正掌握曲调及唱腔的人并不多,所以发展非常缓慢。直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才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代的发展,太和清音也在逐步创新,创作出了许多除宗教音乐以外的作品,由之前较为低沉醇厚、带着浓厚宗教风格的唱腔及作品,慢慢演变成曲调清丽高扬、更加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源于人们的日常劳作及生活,非常贴近民情且大众化,从此便形成了今日正规的太和清音。由此可见太和清音最初受宗教影响非常大,在太和清音的最初形成及早期传播中佛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太和县人民也正是在宗教信仰的修养中认识到清音艺术,也在此文化修养的陶冶中对清音艺术进行创新,清音优美深情的唱腔及清新脱俗、饱含文化音蕴的表现形式,使得太和清音艺术的发展逐渐大众化。
太和清音初期由玄坛法师在寺庙中传唱,其音调委婉圆润、清新脱俗,以宗教感居多,到了明清以后随着民间人们的传播与改编,更加贴近生活。这就和人们生活的民俗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节日庆典、赶集庙会或是红白喜事,传统的歌舞表现形式是这些庆典、庙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一直以来,戏曲艺术在民间集会时都经常出现,它在传统歌舞艺术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通俗易懂,具有叙述性和歌唱性,且在一些具有地域性代表的戏曲艺术中使用的唱腔及语言均带有当地方言及特色,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环境及风情民俗都大不相同,地方的风情民俗是戏曲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太和清音亦如此,清音与当地民间群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清音艺人们通常十天半月聚集一次演唱,或用于敬拜神灵,或是用于庆祝家族活动。在早期人类的生活中,科学经济水平较低,艺术欣赏方面的资源比较匮乏,歌舞戏曲是唯一的消遣方式,也是在当时的祭祀与大型活动中重要的沟通手段。明朝中期以后,民间老百姓参加庙会活动成为其民间传统集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在适逢神的寿辰之日,各个地方都会举行庙会,太和县也不例外。此时的清音艺术已经非常成熟,有许多传唱者会在庙会中演唱太和清音的作品,且有更多的人可以认识、了解到太和清音,从而喜爱上这个带有本土风俗气息的民间艺术,这样更加强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唱者也越来越多,使得当时太和县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一片繁荣的景象。1960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到阜阳视察,在听到了太和清音演唱后,他给予太和清音非常高的评价,称之为“此曲应从天上来”,然而如今,这一太和县独有的稀有剧种即将面临灭绝。戏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奠基石,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道德新风尚、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播渠道比较少,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认识到我国的国宝——传统戏曲,这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让太和清音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太和县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学校成立了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让太和清音艺术走进现代的校园,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戏曲之根。清音艺术传承人走进课堂进行教学,让学生们认识到清音艺术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们与太和清音结下了不解之缘。太和清音是太和县独有的传统文化,太和清音能用这种方式走进校园,将其纳入音乐课程教学为传承与发展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也让新时代的孩子们真正认识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认识到自己家乡的传统戏曲的伟大。太和清音的演唱教学中,许多都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张洪奎先生在给学生上课时,每一句都认真的辅导。反复强调孩子们的音准和咬字,孩子们也非常认真地学习,一曲唱尽,大家都意犹未尽,从孩子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家乡艺术的浓厚兴趣及对文化的热爱。
前不久本人有幸参与清音作品《我为书香太和来助力》的录制,担任琵琶声部的演奏,在排练与录制期间,我多次与太和清音传人张洪奎老师、演唱者刘梅老师及年轻的清音传承人进行交流,他们都十分热爱太和清音艺术,自发性地组织排练演出清音作品,同时也讲述了许多太和清音艺术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是创作曲目的匮乏。清音传唱至今,传承下来的传统曲目有《雪梅教子》《白蛇传》《永乐观灯》《赏雪》等剧目中的选段,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追舟》和《自知雪梅命不强》。清音是采用“四句腔”作为主曲调,不断进行变化、循环重复每一个上下句作为一个小乐段,最后以“煞板”作为乐段的终止式,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唱段。但在当今社会中,这种“四句腔”曲调的形式已经无法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要求。为了迎合时代的进步,必须要有现代作品,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许多现代清音作品,例如《致淮颂》《怀念周总理》和清音老艺人张洪奎先生创作的《清音一曲赞盛世》等,随之有了《水调歌头·中秋》《让座》及前不久创作录制完成的《我为书香太和来助力》等作品,这首作品就是创新太和清音艺术的很好见证,此曲既包含了太和清音传统唱腔优美清丽的主旋律风格,为了易于传唱,又融合加入了一些民族音乐风格的元素在里面,这无疑是为太和清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贡献。
其次,大众及媒体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度过低。在现代这个快餐消费的社会中,手机、电脑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沟通交流工具,网络与媒体的传播与发展速度也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接触了现代流行音乐后被其吸引,在学习音乐中也以钢琴、小提琴、吉他及美声为主要选择方向,慢慢地摒弃了中国传统艺术,对这个带有地方性特色的小剧种关注越来越少。而且随着流行风尚的变化,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很少有人会走进太和清音的小剧场听一场清音演唱,曾经热闹非凡的清音剧场也变得越来越冷清了。太和清音在当代的继承中,并不能够博得群众的喜爱,也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与生活需求。而且当地政府在一些大型的展演活动中更多地需要歌舞、器乐类的表演,给清音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更多的太和清音传承人来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保留太和清音固有艺术价值的基础上,编创出更多的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标准的作品,让传统的清音艺术重新登上舞台,再次展现在大众视野中。
最后,缺少清音传承人是太和清音艺术现在面临的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太和清音的传统作品有限,且在当今时代不太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因此想要在创作曲目方面进行革新很难,因为熟练掌握清音唱腔且了解时代风向的年轻清音传承人少之又少,而且他们大多有着自己固定的职业,例如刘梅老师是太和中学的一名教师,平时有较多的课程任务,只能在课程之余进行清音作品的创作与普及。现在,仅有的几位清音艺人,大都年过花甲,他们满怀着对太和清音艺术的酷爱与追求,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进行练习及演唱。没有场地,他们就轮流在各自家庭中进行聚会温习。有时会利用晨练的时间及场地进行演唱,每次演唱都会吸引许多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清音老艺人都笑着说:我们这也是传播清音的一种方式。但他们深知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多么微弱,然而令他们欣慰的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学校的清音课程已经步入正轨。这让清音老艺人们看到了他们一直珍惜的清音艺术即将发扬光大,他们曾经的美好愿望即将变成现实。
清音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切实做到对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传承与发展清音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当地的文化、教育部门应该设立专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制定详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制度,并贯彻文化亲民工程。例如,详细制定每年清音艺术的演出计划;每年定额定向招收学员并详细制定系统培训计划;拨款购买清音伴奏乐器及演出所需的音响设备;建设清音剧院,让清音爱好者有固定的场地可以教学和练习。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传统艺术的历时重构、优化新时代的文化生态。
其次,想要太和清音艺术发扬光大,最重要的就是要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清音作品。有新的清音作品,就如增加了新鲜的血液一样。传统的清音作品大多节奏较为缓慢,唱腔较为传统,语言也较为简洁,许多年轻人接受不了这样的清音艺术,认为清音音乐过于呆板,一成不变。因此清音艺人们应该参考青年人审美要求,在保持清音艺术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时尚元素进行开拓创新,来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建构进程。例如丰富歌词语言、增加伴奏织体、拓展清音作品体裁等。这样在继承原有清音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既丰富了清音唱腔,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清音艺术将会吸引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传唱。
最后,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培养清音演唱者和传承人。在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艺术实践、实训课等,例如在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学校开设清音课堂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举措,但目前太和第二高级职业学校清音学生中没有学声乐专业的,因此,在演唱中就会遇到许多发声方法问题无法解决,他们只能学一些简单的曲谱,想要登台演唱清音作品就无法做到了,且在清音艺术伴奏方面,至今仍是一些太和县的清音老艺人们自发组成的乐队,编制不够齐全,乐器种类不够丰富,导致伴奏织体较为单一,几乎全是只演奏主旋律段落,没有和声配合。因此本人建议将太和清音艺术的教学作为选修课程加入到音乐舞蹈学院器乐及声乐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里,这样不仅可以磨炼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可以加快太和清音的传播,从而促进其发展。同时,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太和清音艺术在太和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太和清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会有许多热爱清音艺术的人们愿意投身于传承与保护清音艺术中去。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当义不容辞地去传承、保护当地的一些小戏种;作为大学教师,应该将这些濒临失传的小戏种传承给学生,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美好的传统艺术文化不会消失。相信在我们和清音艺人们的努力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清音艺术正在慢慢重回大众舞台上,正积极地朝着美好的未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