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生成与实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活样态

2019-03-27 07:47:17谢珍萍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时代生活发展

谢珍萍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美好生活通常是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出场,承载着人们对未来应然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的重装出场,意味着我国人民能将原本对于遥远未来的美好想象拉近为新时代具有很大实现可能性的生活理想,意味着我国人民可以一点一点地逐渐将美好生活理想转化为新时代可见可感的鲜活现实。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2]当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每一步”和“每一棒”都不可能没有任何阻挡和障碍,理想实现的征程必然充满挑战和风险,只有勇敢应对和积极化解才能梦想成真。于此,本文尝试站在新时代方位上解读人民美好生活理想,分析实现此理想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选择的路径,以利于尽早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匹配的生活样态。

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我国从富到强阶段的生活理想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我国社会主义在启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强国建设阶段提出的生活理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1949年建国实现站起来之后,长约50年的生活目标都定位于解决温饱问题。至1980年代,党的十三大报告在“三步走”战略目标里明确将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列为第二步目标。至本世纪初,总体小康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还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时至今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2017年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至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至2050年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奋斗三十年后,“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美好生活正是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主要标准配置,体现为全体中国人民对即将到来的全面小康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体现为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相联系的可预见的未来生活现实。可见,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阶段为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准备了充分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全民富起来之后,我们向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理想迈开大步前进。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看,什么样的生活才称得上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做了注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宏观层面上,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呈立体状全面展开,横向跨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领域,纵向确立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美丽五大目标。中微观层面上,沿着五大领域和目标深挖与细分,即能描绘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图景,还可构建出衡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水平的指标体系。中央电视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发布的我国经济生活调查大数据显示,住房条件、收入水平、家庭和谐、人际交往、健康状况、心态情绪、物价水平、教育培训、法制观念、生态环境、孩子成长、养老质量、社会保障,是影响中国人“美好生活”感受的核心指标,提升这13项指标的满意度,则能够整体提升“中国美好生活指数”。总体而言,通过“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向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景观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建设规划上,从而成为人民创造可见可感的美好生活的奋斗蓝图。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不难发现,这也是人民为不同时期美好生活目标努力奋斗的历程:1980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15年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明确要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经济发展转化为丰富的物质成果,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然而因生产过于粗放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出现了生产需要与生活需要失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等生活危机。为此,经济以外的其他领域改革提上日程:2002年确定建设政治文明;2007年确定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2012年明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直至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会上明确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升级和扩展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全国人民规划出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新战略中的美好生活。追溯历史可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理想是我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全方位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丰富之后对生活品质提出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理想在新时代面临着新挑战

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但在当下现实与未来生活愿景之间还存在着重重挑战和诸多风险。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国情和民情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人民生活前进的步伐已行至选择的岔路口,如果选择不当极易导致方向偏离,就此落入类似“中等收入陷阱”“现代性危机”这样的怪圈中。在此意义上,人民美好生活要由生活愿景转化为生活现实,每位社会成员都必须对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给生活领域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新变化。其一,生活需求随着闲暇时间的拉长而增大。首先,从日常工作制角度统计,我国假期正随着工作时间的缩短而相对拉长。从1995年开始周工作时间由6天减至5天,从1999年开始休国庆节和劳动节长假,从2008年开始虽然劳动节调整为小长假,但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小长假,同时正式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如此,每位从业劳动者每年用于旅游、娱乐等休闲活动的生活时间就增加了50天以上。其次,从退休角度统计,我国劳动人口退休后的闲暇时间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而拉长。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1980年为66.5岁,至2017年为76.7岁。[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至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79岁。按人均预期寿命计算,每位劳动者在退休后用于休闲和养老的生活时间就增加了大约10年。其二,生活空间沿着产品和技术的足迹不断拓展。首先,全国消费品总量极大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6262亿元,年均增长15%,总量增长了234倍。[4]消费成为当下生活的主题,消费品占据了当代家庭的主要生活空间。其次,空间距离因交通便利而大为缩短。以铁路为例,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冠。[5]最后,虚拟空间生活异常精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6]网民利用互联网空间开展社交、购物、娱乐、阅读、预约出行等多样化的生活活动。

生活时空的新变化使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和挑战。第一,如何把闲暇时间利用成自由时间。闲暇时间通常被定义为休息和享受时间,主要包括饮食、睡眠等身体消耗的修复时间和娱乐、休闲等精神损耗的修补时间。然而,闲暇时间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此。按照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所有闲暇时间都将成为人的自由时间。所谓自由时间,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7]。也就是说,除了修补身心的损耗之外,自由时间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增强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力量,以让可能庸常的生活富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由此一点一点增加美好生活的内容和提高美好的程度。如果人满足于如动物生存般适应环境变化,势必不可能将生活建设得更美好,反而极易因及时行乐导致玩物丧志,甚而娱乐至死。第二,如何摆脱物的诱惑成就精神的充实。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人们源源不断地生产和交换着大量的商品,但市场交易原则极易僭越成普遍的生活准则,导致精神价值也需要通过商品来衡量和标榜。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被赋予了符号价值。法国学者鲍德里亚认为,在符号价值中,“商品的价值是以它们所带来的声誉和展现的地位、权利的方式来衡量的,它体现在消费者的时尚、名望、奢华等身份象征上,成为他们社会地位的标识。”[8]商品的符号价值不仅能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如尊严和认同,甚至还能成为评判精神价值的标准。在物欲膨胀和精神萎缩中,人的生活空间日渐失衡,生活与美好之间的距离自然变遥远了。第三,如何保持适量消费以增强人的生活幸福感。大量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满足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临界地带”。在到达“临界地带”之前,需求满足越趋向于“足够”,人的幸福感越强,但到达“临界地带”之后,需求满足已超出“足够”,人的幸福感却不会同比例增强,反而可能会下降。“超出‘足够’的花费可以带来更多的奢侈品,但却伴随着幸福感或成就感的降低。在某些点位,物品并不能增加幸福感。”[9]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消费型社会,需求旺盛的消费者被不断培养出来,这样的消费者在资本和市场的刺激下,不自觉地大量消费、及时消费和迅速更新消费。消费的狂欢致使消费常常超出“足够”水平,但狂欢之后的生活幸福感反而降低了。

上述考验和挑战如若应对不当容易导致现代化进程面临片面发展的风险,如果风险不能有效化解,那么,美好生活的希望则日渐暗淡。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时至今日仍在中等行列徘徊,原先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频频爆发,贫富分化等失衡问题持续加剧,反过来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有学者就此提出“半程现代化”现象,意即在现代化“初始阶段往往是快速的,而行进到中途则是最艰难的阶段,如果不能顺利跨过这一阶段,就有可能长期陷入发展的陷阱”[10]。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表明,在现代化中途必须往全面发展方向进行战略调整,在片面发展的现代化陷阱中的生活自然美好不起来。与此同时,发展较好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面临着现代性危机,典型体现为消费型社会。消费型社会看似人人因生活富裕而美好,实则人因过度依赖物质消费而呈现单向度发展,生活意义丧失、精神需求弱化等问题突出。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表明,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并且通过全球化向全世界蔓延。现代性“创造了风险和危险的新形式,同时它也使全球安全的可能性延伸至力所能及的远方”[11]。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现代化行至中途的调整,也需要避免现代性危机的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显然要走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道路,既要破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片面发展的僵局,也要形成不同于发达国家单向度发展的现代性生活方式。

三、“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可能路径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理想已明确,实践路途中的挑战和风险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当下的奋斗是通向未来的美好生活呢?综合分析现有挑战和风险的来源,主要是由现代化进程中的片面发展所致。这种片面发展集中体现在不同生活领域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发展不平衡。为此,如果以人的需要向度、精神生活向度、实践主体向度和生活感受向度为全面发展的经纬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中深根厚植,必定可以开出人民美好生活的灿烂花朵。

首先,推动人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需要的高层次化是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动力。心理学研究需要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迄今影响甚广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产生的一般顺序分层次由低到高排列,组成金字塔式的需要等级,生理需要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往上更高层次需要依次是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金字塔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马斯洛并没有勾划出高层次需要的全貌,因为他是在抽象意义上分析人,在生物学意义上谈论人的需要。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将需要划出类型和层次,但他是在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条件限制以及突破限制的历史进程中谈论需要问题,更接近人的真实性需要和需要满足实践的真相。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不断解放自身,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经由实践,先克服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再克服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逐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12]对生活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人”而言,自由发展才是人高层次需要的重要类项。自由发展需要并不能与自我实现需要完全等同,因为自由的实质是意志自由,而不是价值实现。自由发展意味着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通过自觉自为的实践活动,自主提升体力、智力和能力,自主选择和从事科学、哲学、艺术等活动,自主开展社会交往,而非迫于人身依附压力或物质财富依赖压力而被动地发展。所以,美好生活需要所指人之更高层次需要,既包括马斯洛所言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更包括马克思提出的自由发展需要。以此观之,我国在社会主要矛盾一方还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时,在实践中起支配作用的需要无疑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样的低层次需要。现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处于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理应成为实践的新动力。需要由低层次往高层次产生并获取满足符合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史实。马克思指出,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3]人在寻求更高层次需要满足的驱动下展开实践,才使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品质升级成为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去人民的基本需要是“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现在,人民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4]61。适应人民生活需要的变化推进民生建设,才能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成为生活现实。

其次,在全社会培育向善致美的理性自觉。向善致美的理性自觉是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支撑。有别于动物式生存,生活是人之为人的特有的生命活动。生活过程不仅仅是生命的自然展开和种族繁衍,还是社会关系的推进和文化基因的延续。生活与生产一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体现,而不是自发的生存本能,更不是无意义无价值无创造的生存活动的重复。换言之,与满足眼前的生活条件相比,理性反思、能动创造和追求梦想等都是指向未来的活动,更能体现人之为人的独特力量;与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活动相比,人际交往、坚定信仰、艺术传承和价值追求等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更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基本物质生存条件达到之后,美好生活必须以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应然生活要求的达到为主要表征,而善和美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追求目标和价值要求。之所以称得上美好生活,必定是高扬了人之为人的力量、意义和价值,必然是指向未来的价值选择,也就是向善的生活和致美的生活。向善致美是美好生活区别于生存意义上的生活的必须价值保证。从向善致美的理性自觉意识来衡量,苟且于眼前快乐不是生活美好,沉溺于物的富足也不是生活美好。在理性上自觉追求善和美的生活逻辑,必须超越注重当下主观感受的快乐逻辑,以及追求物欲满足及扩张的资本逻辑。早在1981年,经济学家于光远就说过:“从社会主义的观点来看,过一种健康、愉快、能够发展和表现自己才能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不要求消耗今天西方国家那么多的产品和劳务。在那里有极大的浪费。”[15]可见,创建美好生活并不需要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美好生活建设的关键点不在于生产多少物质生活资料,而在于物质生产丰富之后怎么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富起来后的新时代,恰恰行进到此关键点上。向善致美的理性自觉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理性面对、迎难而上。

再次,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建设理念。人民是共建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强大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推动者,此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的一切财富和价值都要依靠人民来创造,美好生活也不例外。人民毫无疑问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实现者:一方面,符合人民期待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一定出自人民认为好的生活,美好生活一定是人民过得满意的生活。另一方面,人民能够平等自主地创造和参与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人人都可以平等地行使民主权利,人人都可以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凭借辛勤劳动实现梦想,人人都乐于尽力参与将中国梦转化为现实。由此可见,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共建主体,正因为如此,美好生活建设的成果也应由人民来共享。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为己有,这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资本主义的“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6]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异化,产品的丰富因为剥削的存在而无法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谈美好生活只能是“你的幸福恰恰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有了坚实的制度保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立足点,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成的美好生活,当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的美好生活,是人人过上各方面都达到美好要求的生活。为了谁、依靠谁、由谁享有,是创建美好生活的路线题和宗旨题。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讲话中都强调,要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214

最后,用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评估生活实践绩效。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核心的生活感受是人民美好生活实践效果评估的重要维度。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美好应是客观实在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客观实在的人运用主体性能力,遵循善和美的原则,通过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即实践,引起客观世界朝着善和美的方向变化,这就展现了美好的客观性。但美好还须反映到人的意识里,让人感受到并留下主观映象,即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实践除了要踏实奋斗、努力创造之外,还须使奋斗和创造的成果令人可以直接感受和评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成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主要感受。因此,生活实践的结果是否够得上美好要求、在多大程度上达到美好要求,必须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达到的程度来衡量,这已成为实践成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如是评估,既有利于国家的制度设计、政府工作及民生服务落到实处,也有利于引导人民走向内心提高个体的美好生活感受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深化改革的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改革任务和改革举措,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4]102当前正是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倒逼各行各业采取改革措施以有效解决痛点,达到畅通改革渠道的目的。在创造出优质的生活资源和生活环境之后,还需要人民拥有感受和体验美好生活的能力,避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钝化困境出现。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权力、金钱、社会地位等看得见的外在因素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幸福,心态、想法、待人方式等看不见的内心选择才有利于人追求长久的幸福。[17]这正印证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的基本观点。适中和节制在人类文明早期即成为美德,也是因为古人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就看到了强烈物欲对人追求幸福所起的迷惑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可以从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倒逼个体拨开物欲迷障,注重内心建设,真正认清营造个体美好生活氛围的决定性因素,抓住可让个体亲身体验到生活美好的重要来源和保障。

美好生活之于社会是立体式全方位的进步,美好生活之于个体是自由自觉的选择和创造,美好生活之于人民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打下了现实基础。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描画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理想。从新时代的生活理想到未来可见可感的生活现实,还需经历多重挑战和风险的考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实践,就是要让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因素历经考验,由点到面不断生成和扩大,逐渐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生活样态,有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坚信的“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猜你喜欢
时代生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HANDS OFF THE WHEEL
漫生活?阅快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