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凝 ,李艺濛,高云逸 ,张占军 ,宋坪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210;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呈慢性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床治愈有一定难度。有研究表明,该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瘙痒性疾病,发病率达40.7%[1]。通过前期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伴有阳虚表现,结合病络学说,笔者认为阳虚络阻可能是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主要病机,当以温阳通络法治疗本病。因此,自拟温阳通络方,与皮肤病血毒丸对照,以期客观评价温阳通络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60例入选患者均来自2015年1月—2015年4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的皮肤瘙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初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 9 例;年龄 51~75岁,平均(65.23±6.56)岁;病程 1个月~10年,平均(47.87±37.28)个月。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平均(62.33±5.90)岁,病程 0.5个月~40年,平均(48.28±86.64)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2]诊断标准:年龄50~75岁,阵发性皮肤瘙痒,皮肤无原发损害,皮肤因瘙痒而见抓痕、结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情绪、饮食及外界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病情;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3]、《中医诊断学》[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并参考相关文献,制定中医诊断标准:皮肤瘙痒、干燥,抓后可有少量脱屑,遇风加重,得温则减,日久局部苔藓样变,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腹胀便溏,苔白、脉沉迟或沉细。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50~75岁;②近2周内未系统内服或外用治疗本病的药物;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①对试验药物成分有过敏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能够引起皮肤瘙痒的内科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合并其他瘙痒性皮肤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自拟温阳通络颗粒,药物组成为:干姜、炙甘草、黄柏、砂仁等,由四川新绿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颗粒制剂每盒7格,温开水冲服,1格/次,2次/d。对照组口服皮肤病血毒丸,由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 Z11020834),20粒/次,2次/d。2组均联合外用我院制剂室提供的硅霜乳剂,于皮肤干燥部位薄涂一层即可,1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用药同时嘱患者注意日常护理,忌饮酒、浓茶及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搔抓刺激或热水烫洗,不用碱性肥皂洗浴,内衣选全棉织品。
1.3 观测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测指标 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记录皮肤瘙痒情况(瘙痒程度、部位和频率)、皮损表现(干燥程度、鳞屑、角化、皲裂),并依照严重程度,分别按4级评分法以0~3评分,各症状评分之和,即为症状评分。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2组患者随时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3.2 疗效判定标准 目前国内外无统一的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症状体征评分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中治疗风瘙痒的疗效判定标准以及相关文献报道[6-8],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瘙痒完全消失,皮损基本消退,疗效指数≥95%;显效为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好转为瘙痒减轻,皮损有所改善,30%≤疗效指数<70%;无效为瘙痒及皮损情况无变化,疗效指数<30%。
依据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分析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釆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5例,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2组之间等级疗效比较,经 Wilcoxon 秩和检验,Z=-3.561,P=0.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症状积分比较
2.2.1 皮肤瘙痒总积分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2周后,皮肤瘙痒总分(瘙痒程度、部位和频率)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14);在用药4周后,皮肤瘙痒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在停药2周后,治疗组皮肤瘙痒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对照组皮肤瘙痒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皮肤瘙痒总分评分比较 (±s)
表2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皮肤瘙痒总分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 4 周后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停药2周2周 4周治疗组 30 7.33±2.20 4.47±1.11#2.70±0.99**# 3.80±0.96#对照组 30 6.70±1.82 5.03±2.11#4.17±1.46# 4.40±2.53
组间比较显示,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停药2周后,皮肤瘙痒总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P=0.198,P=0.229);治疗4周后,治疗组皮肤瘙痒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2.2 皮损表现总积分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停药2周后,皮损表现总分(干燥程度、鳞屑、角化、皲裂)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皮损表现总分评分比较 (±s)
表3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皮损表现总分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00,##P=0.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停药2周2周 4周治疗组 30 3.67±1.88 2.07±1.41# 1.03±1.13# 2.47±1.20#对照组 30 3.90±2.31 2.80±2.16# 1.43±1.55# 2.90±2.17##P 0.670 0.125 0.258 0.342
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停药2周后,皮损表现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胃痛,嘱饭后服药后得到缓解;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胸痛,2例患者出现腹部湿疹样丘疹伴刺痛感,减少药量后症状消失。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在临床正常范围内。
老年皮肤瘙痒症,属于中医“风瘙痒”、“血风疮”等范畴,有研究表明,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9],临床上多采用抗组胺药、补充维生素、性激素等药物和各种外用疗法,目前尚无满意临床疗效。
中医药大大丰富了该病的治疗方法,但缺乏统一的证候分型和治疗标准。目前医家多从“阴虚”及“热盛”论治,认为该病与风热血热、湿热内蕴、血虚肝旺等相关[8,10-12],治疗以疏风清热、养血平肝、清热解毒为法,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笔者从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辨证角度,对10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阳虚型患者占66%。基于王永炎等[13]提出的病络学说,笔者认为,对于伴有皮肤干燥、夜尿频多、腹胀便溏、舌暗苔白、脉沉等表现的阳虚型老年患者,其皮肤瘙痒的根本为阳气亏虚,痰、湿、瘀、毒等病理因素蕴结体内,引起络脉瘀阻不通,络虚不荣,肌肤失养而发病。其治疗根本在于温阳通络,使阳气有所化生,络脉调畅通达,皮肤得以滋养。
治疗组温阳通络方由“封髓丹”加减化裁而来,封髓丹载于明代《奇效良方》,凡阳虚或虚阳上浮的病症均可应用。封髓丹中黄柏为君药,坚肾清火,调和水火之枢;砂仁辛温,醒脾调胃,润肾燥,引诸药归宿丹田;佐以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上下,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又能使真火伏藏。炙甘草与砂仁相配,祛黄柏之寒而存其沉降;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在原方基础上,加上川芎活血行气通络,祛风止痛;干姜、肉桂,培补元阳,益气温中;黄连、苦参与黄柏共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效;黄连泻心,肉桂温肾,共用可交通心肾。全方寒热共用、阴阳互济,共奏温阳通络止痒之效。
由于目前尚无采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本病的报道,对照药物选择成为难点。经过专家组讨论,采用皮肤病血毒丸作为对照药物。皮肤病血毒丸是我国近代名医施今墨的经验方,具活血清热、凉血消瘀、祛风止痒、除湿解毒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皮肤病血毒丸具有抗炎、抗瘙痒和抑菌的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14]。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周治疗,温阳通络组总有效率可达90.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患者皮肤瘙痒、皮损表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停药2周后随访,皮肤瘙痒情况和皮损表现积分仍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采用温阳通络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有较好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本项研究仅为小样本临床探讨,其确切疗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