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
【摘要】吴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对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将其科学合理地要融入幼儿园教学当中,既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种能够看得见的文化形式,吴文化包含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如节日篇、民间工艺以及美食等特色。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儿园教学当中,拉近孩子与吴文化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启迪幼儿心灵,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吴文化 幼儿园教育 课程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44-01
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更是江苏地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多数幼儿园都在与吴文化内涵相背离,或者没有体会其中真谛,因此在课程实际与实施方面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无法发挥吴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根据吴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提出几点有效实施策略,希望能推动幼儿园吴文化特色课程的构建。
一、构建幼儿园吴文化特色课程的必要性
1.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幼儿热情
当前,教授幼儿基础知识,已经成为大多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步入小学阶段学习做好铺垫,这也使得整个幼儿园教育逐渐成为形式化和模式化。除此之外,这种幼儿园教育方式,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磨灭幼儿的学习热情。而将吴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当中,则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热情,进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丰富教学资源,推动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幼儿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幼儿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而在幼儿素质教育课程中融入吴文化,既能丰富教学资源,又能打造特色幼儿课堂,从而推动素质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顺利进行。
3.传统文化精髓,必须传承与弘扬
幼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中,为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吴文化是苏州历代发展的精髓,因此,在幼儿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也应该渗透一定的吴文化。同时,幼儿时期的时间较为充裕,幼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对吴文化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掌握更多的吴文化,为其日后对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石。
二、吴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意义
吴文化是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泛指吴地古今物质和精神文明,其发源地与核心地区在苏南。除了知识传授之外,思想与精神的传递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将吴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吴文化凝聚了开拓、奉献以及创造精神,其中设计了大量區域的民族、民间以及传统等文化,既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吴文化也是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幼儿教育是必然趋势。吴文化的丰富多彩有助于幼儿的人文和历史教师,促进特色教育课程的构建,进而促进幼儿人文精神与品格的培养,推动幼儿身心协调发展。
除此之外,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对幼儿教育功能的升华,有助于幼儿民族认同感的加强,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品格,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在课堂融入丰富多彩的吴文化内容,能够充分引发幼儿好奇心,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三、吴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具体策略
1.开展吴文化特色手工活动
手工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有助于幼儿手、眼、脑之间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幼儿核心素质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手工内容,无法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很难激发幼儿兴趣,导致无法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幼师可以试着将吴文化与手工活动相结合,将吴文化中的手工艺品作为手工课主题,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如,苏州的剪纸、泥塑以及版画等手工艺品,都可以作为手工活动的教学素材。幼儿在组织幼儿进行手工艺品制作之后,鼓励幼儿相互展示与探讨,并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在活动室或走廊,以此提高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体验特色吴文化音乐课堂
著名的昆曲就发源于吴地苏州,“慢”“小”“细”“软”“雅”是昆曲的主要艺术特色。而昆曲这种独特的阴柔之美,也是由吴地的江南水乡所赋予,进而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风韵。
在开展幼儿特色课程时,幼儿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会唱昆曲的老师在音乐课上给幼儿表演一段昆曲,让所有学生观赏,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对昆曲的看法,让幼儿模仿昆曲老师的唱腔和表演,引导幼儿与昆曲老师交流,进而感受“昆曲”艺术的独特与雅致,以此增加幼儿对昆曲的了解及兴趣。
3.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吴文化
传统节日在民间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民族、民风主题的实践活动融入学前教育当中,能够强化幼儿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吴文化的主要节日有:四月神仙节、六月荷花节、七月乞巧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庆祝形式。因此,可以将节日庆贺融入幼儿教育当中,以此培养幼儿地域文化素养。如,幼师在节日之前为幼儿制作庆祝礼品,并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去户外感受节日氛围。这样,既能让幼儿对节日庆贺的形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让幼儿将各种节日的日期与不同习俗熟记于心,以此促进幼儿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除此之外,吴文化还包含饮食文化,幼师除了让幼儿参与户外活动之外,还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相关影片或小视频,如《满意不满意》《美食家》等等,以此强化幼儿对吴文化独特魅力的感受。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多开展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或课程,让幼儿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内涵,增强幼儿民族认同感与文化意识,强化幼儿对吴文化的认识,加深幼儿对吴文化的感悟,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凤燕.以吴文化为依托的幼儿园特色活动的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27-28.
[2]黄树生.幼儿园吴文化特色课程的审议实践——以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1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