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军 李建伟 曲曼青 张金玉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本病属中医“真心痛”范畴。常因过度疲劳、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发为本病。患者因疾病限制需绝对卧床、进食减少、床上排便的不习惯等因素导致便秘;抗生素以及镇痛药的使用抑制、减慢胃肠蠕动,形成便秘[1]。排便时怒责用力可致腹内压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导致急性心衰或猝死。所以保持排便通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原有西医治疗方法基础上,运用中医三联外治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且便秘的住院患者60例,排除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便秘。其中女26例,男34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8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2]罗马Ⅲ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在过去1年中至少有3月以上时间出现以下2个以上症状:1)每周自发性排便少于3次;2)超过1/3时间粪便团块或硬结;3)超过1/3时间有排便不尽或排便时肛门下坠感;4)超过1/3时间排便肛门阻塞感;5)超过1/3时间排便以手法帮助;6)超过1/3时间不使用泻药时几乎无松软大便。
1.3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及便秘标准者;2)年龄18~85岁,性别不限;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1)有肠道器质性病因,或有可疑病史未经排除者;2)便秘有手术治疗指征,需手术治疗者;3)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沟通及配合者;4)对同类外用药物有过敏史;5)有皮肤破损、皮肤病不宜操作者; 6)不同意本治疗方法的患者。
1.5治疗方法2组干预患者均未使用通便药物治疗。对照组延用原有西医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饮食、情志、活动及排便指导护理:1)饮食调节: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饱餐,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蕉等。适量饮水,以软化大便。2)情志护理:消除患者疑虑,创造适宜环境,消除紧张心理。3)适度活动:告知早期床上运动重要性,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床上被动活动,每日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以利排便。4)排便指导:训练床上排便,嘱切勿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以利于排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通便中药贴脐、耳穴压豆、热敷疗法三联中医外治疗法进行干预治疗。干预措施:1)脐贴:清洁脐部给予自制中药贴1贴贴敷于神阙穴上,每天更换1次;药物:生大黄、枳实、冰片等研末,用香油调成黏稠膏状,制作成直径2 cm、高1 cm左右的药饼放置于5 cm×5 cm 胶贴正中贴敷于神阙穴上,贴敷4 h,每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做好使用指导。2)耳穴压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取穴:主穴为心、小肠、大肠、三焦、直肠、便秘点、皮质下,配穴为交感、肺及内分泌等。操作方法:患者取端坐位,使用探针确定穴位后,用75%酒精消毒,用小方块胶布将王不留行对准穴位紧紧贴按在上面,每个穴位均需轻轻按揉,以感觉酸、麻、胀、痛为度,每日自行按压2~3次,每次3~5 min,隔日更换至对侧,7 d一个疗程,并做好操作指导。3)热敷疗法:将热水袋用双层一次性治疗巾包裹,待测量热敷温度在50~60 ℃,在患者神阙穴脐贴上放置包裹热水袋热敷20 min,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并做好指导,防止烫伤感冒。注意事项:1)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取得合作;2)穴位按揉力度适中,以防皮损;3)严格执行操作禁忌症,掌握操作的相关注意事项; 4)评估皮肤情况,感觉迟钝或过敏者不宜使用;5)热敷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烫伤;6)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有不适停止操作;7)操作后再次察看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破损等,如局部有散在小水泡,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观察待其吸收。如疱液较大,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敷以无菌纱布,观察对症处理。
1.6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显效:2日内排便1次,便质转软,短期无复发;有效:3天内排便1次,便质软润,排便欠通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绝对卧床,常易导致便秘,便秘是急性心梗常见护理问题之一,如不及时干预处理,患者用力排便可致病情加重,诱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便秘病位在肠,其脏腑涉及肺脾肝肾。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论述颇多,归纳为以下几点:1)燥热内结,津液不足;2)情志失和,气机郁滞;3)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4]。其治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通过口服药消除症状,但存在依赖性大、停药后复发及腹痛等不良反应。而外科的手术方法更不易被患者接受。中医外治法有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但缺乏循证证据支持。
耳穴压豆是利用体表与脏腑关联的反应点,在耳穴处将王不留行籽进行埋压并给予适当按揉,产生酸、麻、胀、痛的刺激反应,以调整经脉,传导感应,以治疗疾病。耳穴压豆(王不留行)于心、小肠、直肠、便秘点、皮质下等耳穴,通过每日按压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润肠通便。位于脐中的神阙穴,与人体五脏六腑相通,在神阙穴上配用热敷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经络循环达到调达脏腑、泄热通便的功效[5]
脐疗是指把药物直接贴敷于脐部,以通经活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便,不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疗效好等优势。研究表明,经脐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倍,目前将脐疗应用于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缺少符合GCP有关要求的规范性研究较少[6~11]。自制中药贴选用具有通便行气作用的大黄、冰片、枳实等药物,运用中医传统疗法脐疗贴敷法即使药物渗透入腹以发挥效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能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枳实能缓解乙酰胆碱或氯化钡所致的小肠痉挛,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12];冰片开窍发散,引药入里,以上药物协同作用,可起到清热通便,行气除胀之效。配合热敷疗法及耳穴压豆能加速药物渗透、疏通经络利于药物吸收以达到协同治疗增效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上述三种中医外治疗法自制通便中药贴脐、耳穴压豆、热敷疗法进行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便秘的患者,与常规治疗、护理配合,在急性心肌梗死便秘的治疗上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运用三联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便秘症状经济安全,操作简便,效果明显,适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