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芳 谢丽萍 谢永祥 李景玉 史 伟
肾小球肾炎血尿具有症状隐匿,病程绵长,反复发作,病因病理改变多样,临床表现少的特点,目前西医学对于肾小球性血尿,暂无针对性治疗,主要是一般处理,如调节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治疗原发病等,对减少及消除血尿的疗效不明显。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研究治疗亦逐渐深入,为血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湿热既是血尿的成因,又是血尿加重的关键,我们通过实验研究[1]证明尿血消1号对湿热型肾性血尿有治疗作用,而临床观察应用自拟方尿血消1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同样取得显著疗效,特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18~68岁,平均(42.17± 14.45)岁,病程2~10年,平均(5.3±2.39)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7~69岁,平均(42.5± 15.66)岁,病程2~11年,平均(5.5± 2.45)年。2组的性别、年龄、疗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以及王海燕主编的第三版《肾脏病学》制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西医诊断标准[2]。肾性血尿诊断标准[3,4]: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计数>8000个/ml,以异常形态为主(畸形红细胞>70%),可考虑肾小球源性血尿。湿热证的诊断标准[5]如下:小便黄赤带血,口黏腻、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呆,纳谷不香,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1.3纳入标准以肾性血尿为主,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及湿热证诊断标准,年龄在16~70岁的患者。
1.4排除标准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妊娠、哺乳期患者或精神病患者;3)恶性肿瘤,或肝硬化失代偿期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影响治疗及检查者;4)患急性感染的患者;5)已知对研究中的药物过敏者;6)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5方法
1.5.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肾炎四味胶囊(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642)每次4片,每天3次;治疗组予尿血消1号,药物组成:猫须草15 g,薏苡仁25 g,田七15 g,大蓟、小蓟各15 g(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水冲300 ml,分2次早晚温服;2组均治疗12周。
1.5.2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5],正常记0分,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 分; 舌苔、脉象另行记录,不参与积分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尿液白介素-6(IL-6),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其中血、尿IL-6标本的收集及检测:血液标本: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离心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保存备测;尿液标本:清洁中段晨尿3 ml离心提取上清液2 ml置于-20℃冰箱保存备测。血清和尿液收集完毕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6。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次:W09013962,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1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小便黄赤带血、口黏腻、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小便黄赤带血、口黏腻、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同时可改善患者口干不欲饮症状,优于对照组;但2组治疗后对脘闷纳呆、纳谷不香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血尿IL-6、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2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血尿IL-6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3)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IL-6、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 (例,±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肾性血尿是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可归属于中医“血证”中的“尿血”“溲血”“溺血”“血症”等范畴。《素问·气厥论》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吴琨在《医方考》中说“下焦之病,责于湿热”。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裹湿中,胶着难解,病势缠绵;湿热稽留,阻遏气机,“气滞则血凝”,致脉络阻滞,与湿热交阻,每使病情加重,病情缠绵难愈。故认为湿热既是血尿的成因,又是血尿加重的关键。而广西地区地处亚热带,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而且降雨量多,江川河流水溪随处可见,湿热之邪为四季的主导邪气,人体质多以湿热偏胜,在血尿治疗中去除湿热因素尤为重要。吴康衡教授[6]认为肾性血尿的发生与三焦湿热密切相关,而病程长者,联合破瘀止血法,常用水蛭、地龙等药。故清热祛湿佐以活血化瘀是治疗肾性血尿的重要原则。
本研究中,运用尿血消1号治疗后,患者小便黄赤带血,口黏腻、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同时可改善患者口干不欲饮症状,而实验室指标方面,可明显减少尿红细胞计数,提示尿血消1号治疗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红细胞计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尿血消1号由猫须草、薏苡仁、大蓟、小蓟和田七组成,方中主要选用清热祛湿要药猫须草为君药,其同时可凉血止血,臣以薏苡仁健脾、清利湿热,佐以大蓟、小蓟清热凉血止血,田七化瘀止血,全方共奏清热祛湿、化瘀止血之效。
而目前研究认为肾性血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的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引起免疫炎症损伤,导致肾小球病变,红细胞漏出而出现血尿[7]。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致炎介质中,IL-6 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其可促使系膜增生,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促使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化,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是加速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独立风险。李国华等[8]用泻肾活血法治疗IgA肾病疗效确切,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尿IL-6有关。而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尿血消1号治疗后,患者血尿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提示尿血消1号对肾性血尿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其免疫反应,减少尿红细胞计数。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究其原因,考虑其作用特点与本方选药有极大关系,研究表明猫须草提取物[9]能有效改善肾功能,明显降低大鼠尿蛋白;薏苡仁[10]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IL-6水平;而大蓟、小蓟[11]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 和IL-6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的扩大;田七[12]中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可抑制心肌缺血后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IL-6水平,有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综上所述,尿血消1号能有效治疗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尿红细胞计数,下调血尿IL-6水平,从而改善肾脏微炎状态,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