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根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0%[1]。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带来了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研究显示,有12.54%的老年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医疗和生活护理[2]。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目前大多数家庭都属于“4-2-1”结构,即2个年轻人需要赡养4个老人和1个孩子,年轻人在经济和精神方面都承受着很大压力[3],老年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社会需要有专业的养老机构。为保障老年人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要推动医养融合,健全医疗保险机制[4];2015年2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提出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在国内的发展。但是由于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知晓率较低,管理者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影响了医养结合机构的快速发展[5]。学术期刊作为知识和经验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了解医养结合知识在学术期刊中的演进路线和研究现状,本研究将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即通过筛选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和万方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绘制医养结合主题词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和领域结构,为国内学者开展医养结合研究提供借鉴,促进相关知识传播。
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词为“医养结合”或“医养融合”,检索时间不做限制。同时对已经检索到符合本研究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筛选,共筛选相关文献1 091篇,并以Refworks格式导出。采用CiteSpace自带的数据转换功能将导出的文献转换成软件可以使用的记录(Data-impot/Export-CNKI)。
本研究所有的数据均采用Excel 2013和CiteSpace 5.1.R8 SE进行分析。在主菜单中通过New Project创建好项目,Link Retaining Factor=2,Look Back Years=8;时间窗口(time slicing)设置时间为2003年—2017年,Years Per Slice=1;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精简合并网络pruning策略为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算法。
统计历年来医养结合的期刊论文数量,结果显示2005年国内第1篇以医养结合为主题的论文是郭东等[6]发表的《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文献数量变化情况详见图1。
图1 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
医养结合文献涉及发文机构827所,发表医养结合研究文献排名前10的机构见图2。从总体来看,各机构发文量普遍较少,表明尚无机构对医养结合进行过连续、深入的研究;其中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发表的文献最多,共8篇,但其发文数量与其他机构相差不多,说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在医养结合方面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机构。发文机构合作网络见图3,图中节点代表发文机构,标签大小代表发文数量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合作关系紧密程度,连线越粗代表合作越密切。从图3可以看出,机构之间的合作密度较低,研究团体比较分散,机构之间未能形成广泛的学术合作网络。不同时间不同机构对医养结合的研究情况见图4。
为了解医养结合研究作者的分布情况,对作者的发文数量做了相关统计,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作者见图5。于卫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长青(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娜(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发文数量较多。将每年参与发文数量排名前30的作者作为数据源,绘制作者合作图谱,见图6。图中节点标签大小表示参与论文发表次数的多少,联系的粗细代表合作的紧密关系,以马颖为首的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内部合作较为紧密,其他作者各自为阵,合作松散,表明目前对于医养结合的研究力量还没有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养结合研究成果的传播。
2.4.1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为了解医养结合研究的核心内容,统计检索文献的全部关键词,关键词出现次数排名前20的高频词汇详见图7。去除检索词“医养结合”和“医养融合”,养老模式作为关键词共出现207次,居于首位,远远高于其他关键词,这表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医疗和养老的结合方式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失能(69次)、老龄化(65次)等代表医养结合模式出现背景的词汇占据较高的使用频次,表示医养结合的研究者对于关键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认识到关键词是对论文核心的概括和提炼,不利于学术的交流。设置每年出现次数>30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8。关键词中节点及标签大小代表出现的次数多少,节点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年代,标签颜色的深浅代表其中心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关键词的联系比较紧密,表示目前的研究比较集中,主要是以老龄化、养老需求等为背景,围绕机构建设、养老护理、政策保障等考虑如何完善医养结合并建立其合适的养老模式。但是以机构建设、养老护理、政策保障等关键词为中心,几乎没有向外延伸,表明现阶段研究还停留在现状及表层,缺乏研究深度。
2.4.2 研究前沿时序图谱
为了解不同时间的研究内容,在图8的基础上,按照时间分布统计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详见图9。由于2013年以前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只采用2013年—2017年的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和2015年是研究的繁荣时期,2016年和2017年研究热度出现下降。
图2 高产量发文机构
图3 机构合作图谱
图4 机构时序图
图5 高产作者发文量
图6 作者合作图谱
图7 高频词汇
图8 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9 研究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
2.4.3 医养结合中护理相关研究
在1 091篇文献中筛选出119篇与护理有关的文献,为了解目前医养结合中护理相关研究的内容,统计了频次≥2的关键词,详见表1、表2。其中护理服务、长期护理、长期护理保险出现频次较高。对所有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关键词共聚为10类,见图10。第1类主题词为“康复护理、护理保险、文献综述”,第2类主题词为“养老服务、制度设计、制度困境”,第3类主题词“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困境”,第4类主题词为“医养结合、护理员、sds评分”,第5类主题词为“护理需求、护理保险制度、制度困境”,第6类主题词为“长期护理、老龄化、“护工荒””,第7类主题词为“医养结合、慢性病、老年”,第8类主题词为“医养结合、社区护士、制度困境”,第9类主题词为“医养结合、护理、护理分级标准”,第10类主题词为“医养融合、实习时间”。结合表2的结果可知长期护理、护工荒、社区护士、护理保险是医养结合中护理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
表1 医养集合中护理研究部分高频词
表2 医养结合研究前沿关键词
图10 护理相关研究聚类分析图谱
时间分布图谱的结果显示,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医养结合的理念,但是直到2013年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才出现增长,这说明国内学者早就关注到推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但是医疗和养老资源长期割裂,又没有政策支持,医养结合机构未能发展。自2013年起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2013年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了要推动医养融合,从国家层面对医养融合做出了规划,推动了医养融合的发展;2015年国家卫计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17年要逐步建立医养结合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和管理体系,建成一批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统一管理的医养结合结构[7];到2020年,要完善医养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齐全、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十三五”健康老龄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立诊所,取消诊所设立的行政审批程序实行备案管理[8]。这些发布的政策都旨在打通医养结合的“最后1公里”。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2013年—2017年医养结合研究出现突破式增长。
空间分布图谱显示,对于医养结合进行研究的机构较多,呈现“百家争鸣”的形势,但尚无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的影响力突出。而且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合作较少,机构各自为阵,限制了学术知识的传播。从机构时序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2017年南京的机构给予医养结合持续关注,这可能与南京医养结合实施的情况有关,根据南京民政局的数据表示,到2017年南京大部分的养老就已经实现了医养结合的目标,而且对医养结合过程中“医”的结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9]。从医养结合发展方面建议,各地医可以借鉴南京的发展模式;从学术研究方面建议,各机构在增加对此类研究总量投入的同时,探索研究的深度,通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提高研究人员对研究主题的关注度,形成医养结合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从图谱可以看出,高产作者最高参与发文量为9篇,相对较低,且作者之间合作较少,说明目前大部分作者对医养结合的研究是受到国家政策和舆论的影响,盲目跟风,没有产生在这个方面有高影响力的专家。建议研究者要提高对自身研究领域的专注度,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做好长期规划。研究者要积极寻求合作,因为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医养结合是一个涉及全国、全人口的重要项目,靠个人能力很难对其有深入的研究[10]。
从图谱可以看出医养结合相关研究的关键词是一个相对紧密的网络,主要围绕机构建设、养老护理、政策保障等考虑如何完善医养结合并建立其合适的养老模式。但是老龄化、失能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表示研究者对关键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1]。因此需要研究者拓宽视野,加大对养老模式以外内容的研究力度,比如政策衔接、医保支付等。同时关注关键词的作用,规范使用关键词,促进学术知识的有效共享和传播。从研究前沿时序图可以看出,医养结合研究主题较多,不同时间研究主题变化较大,影响力逐渐降低,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研究主题[12]。建议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如与经济学的结合、与心理学的结合等,开展可以指导医养结合机构持续发展的研究。
由于老年人自身身体机能的退化,慢性病常与老年人相伴。控制慢性病发展最好的措施是长期的医疗和生活护理[13],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单个家庭中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数量相对增多,而能够照料老年人的家庭成员相对减少,急需护理力量介入[14]。国内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在结合过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长期护理、老年人护理需求和护理保险制度等[15]。但是医养结合不是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简单相加,医疗护理主要关注老年人患病期间的照护,养老护理主要关注老年人康复护理和生活护理,为了保障老年人在医养结合中可以享受到科学化、规范化、连续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有必要规范医养结合的护理模式。
赵艳荣[16]对医养结合护理模式与普通护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发现根据医养结合的特点对护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对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建议加强对护理模式的研究,根据老年人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针对治疗期间的护理、康复期间的护理和生活期间的护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